(五百二十八)民智初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塞琳娜的信是从俄国首都彼得堡寄来的。
孙纲看完手中的信,小心地把信收好,放进了抽屉里。
“俄国人目前在全力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并有兵设防,我已经派人多方暗查地形,他日俄军来犯,我军可择险要之处毁之。”军情总处总办陈志坚(现在也是少将了)对孙纲说道,
孙纲看了看桌子上的一张张地图,有的上面似乎还有血迹。
“这些地图都是他们用命换回来的。”陈志坚有些感慨地说道,
“可惜我们还没有办法公开嘉奖他们。”孙纲叹息了一声,“他们的家人,一定要安排好。”
“部长放心好了。”陈志坚答道,
“塞琳娜夫人母女已经离开了莫斯科,随俄皇到了彼得堡,我们用不用采取行动,接她们回来?”陈志坚看着孙纲,小心地问道,
“不用,保持住联络就可以了。”孙纲说道,“在我们没有真正打败俄国人之前,她们无法离开。”
陈志坚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纪清他们已经出发了?”孙纲又问道,
“是,海先生要求苏队长随行,苏队长也乐意去。我就答应了。”陈志坚说道,
“也好。”孙纲点头说苏鑫已经由一个愣头青潜水员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特工人员“据在俄内线称,俄皇最近同德皇书信电报往来频繁,恐怕和我国有关。”陈志坚说道,“部长现在要整顿威海卫等各海口防务,德国人的动向我们应该注意才是。”
“没错,”孙纲说道,“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得主要放在西方了。你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注意。”
“有罗斯彻尔德小姐帮忙,事情好办多了。”陈志坚微微一笑,说道,“很快。我们在北京就可以随时知道西方各国的动向。”
陈志坚走后,孙纲开始审阅起关于整顿各个海港的相关文件起来。
由于旅顺港区面积狭小,活动空间不足。///北洋舰队现在舰艇众多,孙纲决定把北洋舰队的另外一个主要基地威海卫军港好好整顿,同时加强其它各个主要港口如烟台、上海、福州、基隆、湛江地建设,使中国海军有足够的基地使用。
而当他开始整顿威海卫防务时。德国人提出来了把胶济铁路也通到威海卫的建议,引起了孙纲的警觉。
德国人的意思是,目前威海卫铁路不通。德国刚刚建成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一段,而威海卫作为中国海军地重要军事基地之一。没有铁路很中国自己另建铁路花费太大。而且还需要另外开辟路线,不如两国共同出资将胶济铁路延至威海卫。“工少费省,两国俱得其便”。
中国目前虽然和德国进入了合作的“第二蜜月期”。但德国强占青岛的阴影还没有从中国人民心头消去,虽然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就青岛问题和德国人举行了谈判,通过“换约”地方式争回了一部分主权,但毕竟没有收回青岛,山东人民一直对德国人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在山东境内修建胶济铁路很不感冒。/后来在山东省长杨士骧的多方努力下,才没有弄出事来,现在德国想要把两座军港连接起来,这里面难道会有什么说道不成?
目前世界列强当中,以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最少,德国目前在东亚的主要基地是中国地青岛和日本的大阪及八幡滨,虽然德国在青岛和八幡滨都建立了造船厂和舰船维修基地,但德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还是以青岛为主,德国远东舰队地主力一直驻扎在青岛,难道说德国人有了青岛还不满足,还想在中国再弄一处海军基地?
可现在单以德国远东舰队的实力,已经不是中国海军地对手了,德国人要是真想夺取威海卫,应该再从本土弄些军舰来才行啊。
即使有了足够的海军,威海卫毕竟是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海上还是陆上防御都相当强大,德国人除非吃错了药,才想着要对威海卫动手。
孙纲联想起德皇威廉二世一贯自以为是说话不负责任地往事,心里也开始暗暗的有些打鼓。/
在处理完手头地事情之后,孙纲去找李鸿章等人商议此事,李鸿章一语道破天机,才让孙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李鸿章是这么对孙纲说的,“德国人想要把这两个港口联起来,目的是等我们和俄国人打起来,他们好捡便宜,别忘了当初他们是怎么占了青岛的。”
张之洞说的就更为明白了,“彼坐待我与俄人交兵,我胜则罢,我若败于俄人之手,海军不免大损,无力据守威海,斯时铁路已成,青岛与威海近在咫尺,彼可借海陆之便趁势夺之,而他国不及也。其用心可谓良苦。”
让他们这么一说,这事情就很明显了。
但尽管如此,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却全都表示同意借助德资修筑这条铁路!
当政务院在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此事的时候,刘坤一和谭钟麟对此表示忧虑,认为两座军港相联恐怕对中国不利,并且回绝德国人的“好意”也有些不好出口。/而李鸿章和张之洞则表示同意修筑这条铁路,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和同一旦失败,下场就是亡国,那时就是任人宰割的局面了,丢的就不只是威海卫这一个地方了,因此中国在未来同俄国的战争中,只能胜,不能败!
只要中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德国人就算是把铁路联到了威海,也不敢对威海卫生什么其它的念头
孙纲看完手中的信,小心地把信收好,放进了抽屉里。
“俄国人目前在全力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并有兵设防,我已经派人多方暗查地形,他日俄军来犯,我军可择险要之处毁之。”军情总处总办陈志坚(现在也是少将了)对孙纲说道,
孙纲看了看桌子上的一张张地图,有的上面似乎还有血迹。
“这些地图都是他们用命换回来的。”陈志坚有些感慨地说道,
“可惜我们还没有办法公开嘉奖他们。”孙纲叹息了一声,“他们的家人,一定要安排好。”
“部长放心好了。”陈志坚答道,
“塞琳娜夫人母女已经离开了莫斯科,随俄皇到了彼得堡,我们用不用采取行动,接她们回来?”陈志坚看着孙纲,小心地问道,
“不用,保持住联络就可以了。”孙纲说道,“在我们没有真正打败俄国人之前,她们无法离开。”
陈志坚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纪清他们已经出发了?”孙纲又问道,
“是,海先生要求苏队长随行,苏队长也乐意去。我就答应了。”陈志坚说道,
“也好。”孙纲点头说苏鑫已经由一个愣头青潜水员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特工人员“据在俄内线称,俄皇最近同德皇书信电报往来频繁,恐怕和我国有关。”陈志坚说道,“部长现在要整顿威海卫等各海口防务,德国人的动向我们应该注意才是。”
“没错,”孙纲说道,“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得主要放在西方了。你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注意。”
“有罗斯彻尔德小姐帮忙,事情好办多了。”陈志坚微微一笑,说道,“很快。我们在北京就可以随时知道西方各国的动向。”
陈志坚走后,孙纲开始审阅起关于整顿各个海港的相关文件起来。
由于旅顺港区面积狭小,活动空间不足。///北洋舰队现在舰艇众多,孙纲决定把北洋舰队的另外一个主要基地威海卫军港好好整顿,同时加强其它各个主要港口如烟台、上海、福州、基隆、湛江地建设,使中国海军有足够的基地使用。
而当他开始整顿威海卫防务时。德国人提出来了把胶济铁路也通到威海卫的建议,引起了孙纲的警觉。
德国人的意思是,目前威海卫铁路不通。德国刚刚建成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一段,而威海卫作为中国海军地重要军事基地之一。没有铁路很中国自己另建铁路花费太大。而且还需要另外开辟路线,不如两国共同出资将胶济铁路延至威海卫。“工少费省,两国俱得其便”。
中国目前虽然和德国进入了合作的“第二蜜月期”。但德国强占青岛的阴影还没有从中国人民心头消去,虽然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就青岛问题和德国人举行了谈判,通过“换约”地方式争回了一部分主权,但毕竟没有收回青岛,山东人民一直对德国人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在山东境内修建胶济铁路很不感冒。/后来在山东省长杨士骧的多方努力下,才没有弄出事来,现在德国想要把两座军港连接起来,这里面难道会有什么说道不成?
目前世界列强当中,以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最少,德国目前在东亚的主要基地是中国地青岛和日本的大阪及八幡滨,虽然德国在青岛和八幡滨都建立了造船厂和舰船维修基地,但德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还是以青岛为主,德国远东舰队地主力一直驻扎在青岛,难道说德国人有了青岛还不满足,还想在中国再弄一处海军基地?
可现在单以德国远东舰队的实力,已经不是中国海军地对手了,德国人要是真想夺取威海卫,应该再从本土弄些军舰来才行啊。
即使有了足够的海军,威海卫毕竟是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海上还是陆上防御都相当强大,德国人除非吃错了药,才想着要对威海卫动手。
孙纲联想起德皇威廉二世一贯自以为是说话不负责任地往事,心里也开始暗暗的有些打鼓。/
在处理完手头地事情之后,孙纲去找李鸿章等人商议此事,李鸿章一语道破天机,才让孙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李鸿章是这么对孙纲说的,“德国人想要把这两个港口联起来,目的是等我们和俄国人打起来,他们好捡便宜,别忘了当初他们是怎么占了青岛的。”
张之洞说的就更为明白了,“彼坐待我与俄人交兵,我胜则罢,我若败于俄人之手,海军不免大损,无力据守威海,斯时铁路已成,青岛与威海近在咫尺,彼可借海陆之便趁势夺之,而他国不及也。其用心可谓良苦。”
让他们这么一说,这事情就很明显了。
但尽管如此,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却全都表示同意借助德资修筑这条铁路!
当政务院在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此事的时候,刘坤一和谭钟麟对此表示忧虑,认为两座军港相联恐怕对中国不利,并且回绝德国人的“好意”也有些不好出口。/而李鸿章和张之洞则表示同意修筑这条铁路,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和同一旦失败,下场就是亡国,那时就是任人宰割的局面了,丢的就不只是威海卫这一个地方了,因此中国在未来同俄国的战争中,只能胜,不能败!
只要中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德国人就算是把铁路联到了威海,也不敢对威海卫生什么其它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