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五百零六)海上长城

(五百零六)海上长城(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校阅艇缓缓驶过“俾斯麦亲王”号装甲巡洋舰,孙纲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拭干了脸上的泪水,将目光重新落在眼前的参阅舰艇上。[3Z中文。3zcn]  

在“俾斯麦亲王”号的后面,是英国战列舰“巴福勒尔”号和“百人队长”号,孙纲看着这些曾经和中国海军擦肩而过的舰艇,心中不由得感慨不已。  

如果当年英国同意出售“百人队长”级战列舰甚至是“君权”级战列舰给中国,中国海军现在又会是什么模样?  

历史的进程让他改成了现在的样子,他已经不能再回头去“假设”一番了。  

当校阅艇驶到了昔日大清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定远”和“镇远”前时,望着这两艘从甲午战争一路打过来的老舰,李鸿章再次表现出了难以言表的激动。  

这两艘让当时的中国人热血沸腾,又让后世无数的中国人魂牵梦系的“遍地球之第一等铁甲舰”曾经是中国海军的骄傲,也是那时的中国人民当之无愧的“海上长城”!  

当甲午年整个大清朝在日本人的凌厉攻势前手足无措时,是这两艘铁甲舰冲在了保卫祖国的第一线,而那只从后世穿越来的小小蝴蝶,就是依靠这两艘铁甲舰,才得以撬动历史的车轮,使之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在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东沟海战中,是这两艘铁甲舰身上厚厚的铁甲,挡住了日寇如雨的炮弹,是这两艘铁甲舰,用威力无匹的巨型火炮,让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美梦,化成了齑粉!  

中国海军的荣耀,就从那一刻起奠定。//  

现在。这两艘经过重新改装老当益壮地铁甲舰在参阅地舰队当中。迎来了一生中最为光荣的时刻。  

当校阅艇从这两艘铁甲舰面前缓缓经过时,李鸿章和孙纲以及校阅艇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情不自禁的随着舰上地军乐队奏响的国歌音乐,放声高唱起国歌来!  

高昂地歌声在校阅艇上空回荡,在场观礼的所有外国人看到这令人感动的一幕。纷纷鼓起掌来。  

连那位和威廉二世一样有些傲慢的亨利亲王,此时此刻。面对着这两艘“德国制造”的铁甲舰,脸上也禁不住露出崇敬之色,端端正正地向两艘铁甲舰行军礼致敬。//  

“这两艘战舰是中国人民地骄傲,也是德意志民族的骄傲。”德国“皇弟”礼毕,目送着渐渐远离视线地“定远”和“镇远”。转头对李鸿章说道。  

“我们现在盼望着贵国能够在我国订购的龙威号上,再现昔日荣光。”唱完国歌。刚刚从激动中恢复正常的李鸿章听了身边翻译的解说,微笑着回答道,  

亨利亲王的脸上露出一丝骄傲和自得的神色,没有再说什么。  

孙纲装作漫不经意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德国人有理由骄傲。  

德国人的造船技术现在已经达到了和英国比肩的水平,甚至于有后来居上之势,德制战舰一向有“不沉之舰”之称,而德国将很快就会凭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不太久远的将来,建立一支前所未有地强大海军。挑战大英帝国地百年海洋霸权!  

德国人在这次中国海军大阅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而德国现在选择在东方和中国接近,目地也只可能是这个!  

那就是和中国结盟。从东方牵制英国!  

但孙纲却深深的知道,绝不能把中国,拴在德国人的战车上!  

从李鸿章的回答来看,老头子对此认识得也是相当清醒的。  

因为中国未来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校阅艇驶过的是巡洋舰的队列,李鸿章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海军从俄国虏获而来的“海平”号和“海晟”号巡洋舰,他很惊异于俄国人的这种“大船扛小炮”的设计,而德国“皇弟”看到了这两艘巡洋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之色,虽然一闪即逝,却还是被孙纲看在了眼里。  

在这两艘“俄国战利舰”之后,是孙纲从南美买回来的阿根廷“四大金刚”:“海霖”、“海谦”、“海曾”和“海升”四艘大型装甲巡洋舰,看着威风赫赫的“四大金刚”,李鸿章面露惊异之色,回头对孙纲说道,“前日里有些报纸上面还指责你虚靡国帑,花费巨资购回他国沉没捞起之废舰,以购舰之名行贪墨之实,并要监察部予以调查追究,今日一见,彼等之妄言可不攻自灭耳。”  

听了李鸿章的话,孙纲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李鸿章说的这些他都知道,自从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在孙纲和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建议下,华夏共和国政府公布了“新闻法”,允许开放民间舆论,提倡“言者无罪”,一时民间反响热烈,但孙纲没有想到的是,是自己提倡的开放言论,而自己又成了被这些“开放言论”攻击的对象!  

“此等四舰为同一制式,皆为新式坚利之船,这些人不加详查,妄动口舌,和当初大清朝的那些腐儒书生一样,实是可恨!”谭钟麟听到了李鸿章的话,有些生气的在一旁说道,“等此间事毕,非给他们点厉害尝尝不可!”  

“万万不可。”谭钟麟身边的陈宝箴说道,“要是那样的话,这言者无罪可就成了一句空话了。”  

“没错,”孙纲笑了笑,说道,“只要不危及国之大政,让他们说好了,我华夏共和国成立,自当有不同于大清朝的新气象。”  

说话间,校阅艇继续向前行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