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三)海关居然是这么丢的(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被迫和英国以及其它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中的“协定关税”条款,而后来中国海关彻底为外国人所把持,则是因为上海小刀会起义导致中国海关无法正常运行,结果为外国人趁火打劫所造成的。
而李鸿章告诉孙纲,中国海关为外国所把持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语言障碍!
海关掌握进出口贸易税收,是中国和外国之间打交道最为频繁的地方,而不排除语言障碍即无从开展业务。当时的中国严重缺乏外语人才,这是清朝政府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盖因积习相沿,耻与外人相交,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而外国人的情况正相反,外国人跟外国人之间根本不存在语言障碍;而外国人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不少的外国人已经熟悉掌握了汉语,和中国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这也是当时中国官员不得不承认的,“互市二十年来,彼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优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中国历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耻于向西方学习,“习洋文者称洋鬼子徒弟,人多非之”,可就没有人想想连懂外语的人都没有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结果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国海关的业务,让会汉语的外国人来掌管中国海关的事务,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西方列强就此提出“兹因难得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执行约章关章上一切事务,唯有加入洋员,以资襄助”的办法,清朝政府不得不表示同意。
一开始是雇佣洋员,而到后来,中国的海关官员也是由洋人来担任了。
就这样,西方列强以中国海关找不到“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的名义,把中国海关大权从中国人手中一步步抢过去,直接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了。
对于中国因为缺少懂外语的人才导致海关大权落入外国人之手的情况,李鸿章痛心疾首,曾在光绪七年劝告过朝鲜政府,一定要重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朝鲜的税务才不至于落入日本人或西方人之手,“从前初开通商口岸,华人罕谙洋文洋语,收税事件雇用洋人司理。今朝鲜拟与各国通商,日本窥知朝鲜未谙西洋语言文字及税务事宜,难保不以管税一职自荐充当。倘雇日人司理税务,尤恐滋弊。只有暂雇西人之明白税务兼通汉文者,令其随同朝鲜所派管关官员,料理收税,较为妥当。并一面速选聪颖子弟,从所雇西人学习语言文字、税务事宜。学成之后,自无容再用西人矣。”
中国的海关总税务司一职,一开始由英国人李泰国担任,李泰国因“阿思本舰队”事件去职后,则由英国人赫德长期担任这一要职。
当孙纲得知中国的海关居然是因为当时缺少懂外语的人才而沦于外国人之手的,心中着实郁闷不已。
而李鸿章告诉孙纲,中国海关为外国所把持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语言障碍!
海关掌握进出口贸易税收,是中国和外国之间打交道最为频繁的地方,而不排除语言障碍即无从开展业务。当时的中国严重缺乏外语人才,这是清朝政府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盖因积习相沿,耻与外人相交,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而外国人的情况正相反,外国人跟外国人之间根本不存在语言障碍;而外国人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不少的外国人已经熟悉掌握了汉语,和中国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这也是当时中国官员不得不承认的,“互市二十年来,彼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优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中国历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耻于向西方学习,“习洋文者称洋鬼子徒弟,人多非之”,可就没有人想想连懂外语的人都没有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结果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国海关的业务,让会汉语的外国人来掌管中国海关的事务,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西方列强就此提出“兹因难得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执行约章关章上一切事务,唯有加入洋员,以资襄助”的办法,清朝政府不得不表示同意。
一开始是雇佣洋员,而到后来,中国的海关官员也是由洋人来担任了。
就这样,西方列强以中国海关找不到“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的名义,把中国海关大权从中国人手中一步步抢过去,直接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了。
对于中国因为缺少懂外语的人才导致海关大权落入外国人之手的情况,李鸿章痛心疾首,曾在光绪七年劝告过朝鲜政府,一定要重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朝鲜的税务才不至于落入日本人或西方人之手,“从前初开通商口岸,华人罕谙洋文洋语,收税事件雇用洋人司理。今朝鲜拟与各国通商,日本窥知朝鲜未谙西洋语言文字及税务事宜,难保不以管税一职自荐充当。倘雇日人司理税务,尤恐滋弊。只有暂雇西人之明白税务兼通汉文者,令其随同朝鲜所派管关官员,料理收税,较为妥当。并一面速选聪颖子弟,从所雇西人学习语言文字、税务事宜。学成之后,自无容再用西人矣。”
中国的海关总税务司一职,一开始由英国人李泰国担任,李泰国因“阿思本舰队”事件去职后,则由英国人赫德长期担任这一要职。
当孙纲得知中国的海关居然是因为当时缺少懂外语的人才而沦于外国人之手的,心中着实郁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