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四百二十)来自德国人的提示

(四百二十)来自德国人的提示(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的机构,组织一批专业的军官,协助自己处理全务!  

他走的这些天设立的这个临时的“商议后投票决定”的运作模式,其实就有这个“参谋本部”的意思在里面。  

孙纲对军事机构的设置方面所知毕竟不象武器方面那么多,他一开始并没有往那上面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创意”,完全是在海军里多年养成的习惯和后世无意中学到的一些知识给他的影响。  

而现在,随着自己已经进入到了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需要处理的事务不但比以前要多,而且在好多方面需要做出重大的决定,而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再怎么全面,也还是有想不到的地方,这时一个参谋机构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自己在北洋舰队时,好多事情都是和海陆军众将加上江穆齐陈志坚等情报人员甚至还有一些外官一起商量后决定的,现在这些人大都职有专司,不可能总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出主意了,而自己懂得再多,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有限,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  

在拿定了主意之后,孙纲开始着手进行关于在军务部成立被他称为“总参谋处”的参谋机构的计划。  

关于这个“总参谋处”应该如何设置的问题,对孙纲这个半吊子军迷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  

他本人虽然说爱好广泛,在后世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有“博学”之称,但他象好多同龄人一样,只专注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比方说对武器和战史的研究,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还会去指挥千军万马海军舰队,也没有想过自己还能有机会掌握全国的军事,因此他对于军事制度方面的了解可以说非常有限,当自己现在终于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第一次有了“麻爪”的感觉。  

他光知道,是德国名将沙恩霍斯特最先弄出来的这个关于“总参谋部”的东东。这还是自己上大学一时兴起学自考时《管理学原理里面告诉自己的,关于这个至关重要的部门沙恩霍斯特具体是如何设置的,他还真不知道。  

实在不行,就得去找人来问了。也不知道中国现在的武备学堂教不教学生这个。  

他现在发现,当自己真的执掌全权的时候,有好多东西,也是需要现学的。  

孙纲的目光又瞄向了青岛。  

新的“华夏共和国”取代清朝成立之后,德国也迅速予以了正式承认,并要求和中国“换约”,逼迫中国政府承认清朝和德国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继续占领青岛。李鸿章等政务院大佬和孙纲商议后认为现在就和德国人“翻脸”收回青岛恐怕“不太现实”,为了防止德国因为青岛问题倒向俄国,政务院因此同意了德国人的要求,但在“换约”的时候加上了“德国保护在青岛华民权益不受侵犯,与西人等同”的条款,经过反复磋商,德国人表示了同意,最后和中国正式“换约”。  

“华夏共和国”成立后被迫承认清朝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虽然为很多“爱国民众”所诟病,但在孙纲看来,这也是无奈和现实的选择。  

现在的中国,就象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马上就要他站起来拎着刀和敌人搏斗,结果无异于自杀。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