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五)缅怀先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扫了大伙的兴,对不住对不住,”刘步蟾好容易止住了自己的哭声,使劲挤出了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对大家说道,“来,大伙儿继续喝酒。”
孙纲紧紧盯着刘步蟾,好象明白了什么。
刚才刘步蟾的那一番话让孙纲的心里也十分难受。
孙纲在北洋舰队的这些日子里,亲眼目睹了邓世昌和林泰曾以及那么多的战友在自己面前牺牲,这些对重感情而且本来就不是军人的他来说,残酷得简直无法承受,可他还是一点点的挺过来了。
历经了真正的战火洗礼,他现在已经变得无比坚强,刚刚,他从刘步蟾的话里,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
邓世昌的牺牲,一直是刘步蟾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邓世昌在北洋舰队以严于律己著称,平时“不饮博,不观剧,非时未尝登岸”,他治军严谨,一心为公,不带家属,不在岸上购建寓所,终日在舰上居住(四处购房纳妾、把个人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的方伯谦在这点上就没法比了),从军二十七年只回过三次家,最长一次不过七天,“众以其立异,益嫉视之”,是以很受刘步蟾的“闽党”排挤。
但是,在大东沟海战中,旗舰处境危急的关键时刻,是他不计前嫌,挺身而出,毅然选择了与日本的主力舰“吉野”同归于尽,不但使旗舰转危为安,而且最终使北洋舰队赢得了这场关乎国运的海战的胜利,刘步蟾每每想到自己当年对待邓世昌的态度,悔恨就在噬咬着他的心,他在“点着了”大阪和神户后,坐等日本舰队来攻。其实未尝没有“求死”的成分在里面。
“步蟾兄此番攻袭日本本土,战法巧妙,以少胜多,可称海战之经典,当留诸史册。光耀后世,”孙纲看着刘步蟾,一字字地说道,“唯愿步蟾兄以此大好有用之身,为国家再立功勋,扫平海疆,则世昌兄之英灵,见步蟾兄之所为。也定当含笑九泉。”
听了孙纲的话。刘步蟾全身剧震,看着孙纲,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他知道,孙纲已经看穿了他地心事,刚才这番话是在劝自己要以国事为重,千万不要轻身赴死,只有那样。才算对得起邓世昌那拼死的一撞,还有那么多好兄弟的牺牲。
“我敬步蟾兄一杯。盼定远重回步蟾兄麾下后,从此龙腾八闽,再立殊勋!”孙纲举杯对刘步蟾说道,
刘步蟾感激地看着他,使劲忍住眼中的泪花,举杯和孙纲一对,一饮而尽。
当他放下酒杯时,孙纲能够看出来。他的心里应该好受了不少。只有这样。兴许才能解开他地心结。
叶祖圭和林国祥看了看孙纲,对望了一眼。不由得暗暗点头。
大家的话题又转回到了海战方面,刘步蟾在“纪伊海战”中采用的迅速变换阵形的战术对大家都是一个启发,大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起经验教训来。
林国祥在海战中采取的是和日本舰队一样的鱼贯单纵阵,这其实也是根据南洋三舰的舰型和火力分布决定地,“南平”、“南凯”和“海陵”是同型舰,火力便于一舷齐射,改装后地“靖远”也容易和两舰配合,所以林国祥才取了这种阵形;而刘步蟾在海战中一开始仍沿用北洋水师惯用的冲角“乱战”战术,因为“经远”、“来远”是舰首对敌思想的产物,经过改装后火力变得均衡了,也易于发挥一舷齐射的火力,所以刘步蟾根据己方舰形的特点,大胆地进行了战术创新,先将敌舰队阵列冲乱后,瞬间变成便于一舷齐射火力的单纵阵,围攻敌方弱舰,将敌舰逐个击破,手法可谓高明。
至于方伯谦在琉球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仍然是“乱战”战术的延续,只是因为广东各舰舰型差别太大,无法有效配合,所以各舰在战场上地自由度要相对更大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战果其实都是差不多地。这些被外国人视为“经典”的战例都表明,中国海军的将士们,已经很善于从海战中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总结教训,脱离了“襁褓期”,开始独立行走了!
近代海军起源于西方,可十九世纪末的这么多场波澜壮阔的海战,居然大都发生在了东方,孙纲现在想起来,也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的。
他弄的这个蝴蝶效应,其实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地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地力量对比的一系列地变化。
将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大家又谈论到了牺牲的将士们身上,想到方伯谦就这么也走了,全都不胜嘘唏。
身边的战友就这么一个一个的消失了,孙纲的心中,不由得感觉到一阵落寞。
“咱们难得来一回,不如明天大伙儿一起去祭奠一下世昌兄和泰曾兄他们如何?”程璧光看着大家,提议道,
大家都说好,也是,战友们离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去看看了。
邓世昌牺牲后,光绪皇帝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并在威海建立“海军昭忠祠”,以邓世昌、林履中、黄建勋等甲午海战牺牲将士入祀其中,春秋致祭,林泰曾牺牲后亦入祀“昭忠祠”。
在“丁酉之役”结束后,旅顺和大连的官商百姓
孙纲紧紧盯着刘步蟾,好象明白了什么。
刚才刘步蟾的那一番话让孙纲的心里也十分难受。
孙纲在北洋舰队的这些日子里,亲眼目睹了邓世昌和林泰曾以及那么多的战友在自己面前牺牲,这些对重感情而且本来就不是军人的他来说,残酷得简直无法承受,可他还是一点点的挺过来了。
历经了真正的战火洗礼,他现在已经变得无比坚强,刚刚,他从刘步蟾的话里,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
邓世昌的牺牲,一直是刘步蟾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邓世昌在北洋舰队以严于律己著称,平时“不饮博,不观剧,非时未尝登岸”,他治军严谨,一心为公,不带家属,不在岸上购建寓所,终日在舰上居住(四处购房纳妾、把个人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的方伯谦在这点上就没法比了),从军二十七年只回过三次家,最长一次不过七天,“众以其立异,益嫉视之”,是以很受刘步蟾的“闽党”排挤。
但是,在大东沟海战中,旗舰处境危急的关键时刻,是他不计前嫌,挺身而出,毅然选择了与日本的主力舰“吉野”同归于尽,不但使旗舰转危为安,而且最终使北洋舰队赢得了这场关乎国运的海战的胜利,刘步蟾每每想到自己当年对待邓世昌的态度,悔恨就在噬咬着他的心,他在“点着了”大阪和神户后,坐等日本舰队来攻。其实未尝没有“求死”的成分在里面。
“步蟾兄此番攻袭日本本土,战法巧妙,以少胜多,可称海战之经典,当留诸史册。光耀后世,”孙纲看着刘步蟾,一字字地说道,“唯愿步蟾兄以此大好有用之身,为国家再立功勋,扫平海疆,则世昌兄之英灵,见步蟾兄之所为。也定当含笑九泉。”
听了孙纲的话。刘步蟾全身剧震,看着孙纲,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他知道,孙纲已经看穿了他地心事,刚才这番话是在劝自己要以国事为重,千万不要轻身赴死,只有那样。才算对得起邓世昌那拼死的一撞,还有那么多好兄弟的牺牲。
“我敬步蟾兄一杯。盼定远重回步蟾兄麾下后,从此龙腾八闽,再立殊勋!”孙纲举杯对刘步蟾说道,
刘步蟾感激地看着他,使劲忍住眼中的泪花,举杯和孙纲一对,一饮而尽。
当他放下酒杯时,孙纲能够看出来。他的心里应该好受了不少。只有这样。兴许才能解开他地心结。
叶祖圭和林国祥看了看孙纲,对望了一眼。不由得暗暗点头。
大家的话题又转回到了海战方面,刘步蟾在“纪伊海战”中采用的迅速变换阵形的战术对大家都是一个启发,大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起经验教训来。
林国祥在海战中采取的是和日本舰队一样的鱼贯单纵阵,这其实也是根据南洋三舰的舰型和火力分布决定地,“南平”、“南凯”和“海陵”是同型舰,火力便于一舷齐射,改装后地“靖远”也容易和两舰配合,所以林国祥才取了这种阵形;而刘步蟾在海战中一开始仍沿用北洋水师惯用的冲角“乱战”战术,因为“经远”、“来远”是舰首对敌思想的产物,经过改装后火力变得均衡了,也易于发挥一舷齐射的火力,所以刘步蟾根据己方舰形的特点,大胆地进行了战术创新,先将敌舰队阵列冲乱后,瞬间变成便于一舷齐射火力的单纵阵,围攻敌方弱舰,将敌舰逐个击破,手法可谓高明。
至于方伯谦在琉球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仍然是“乱战”战术的延续,只是因为广东各舰舰型差别太大,无法有效配合,所以各舰在战场上地自由度要相对更大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战果其实都是差不多地。这些被外国人视为“经典”的战例都表明,中国海军的将士们,已经很善于从海战中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总结教训,脱离了“襁褓期”,开始独立行走了!
近代海军起源于西方,可十九世纪末的这么多场波澜壮阔的海战,居然大都发生在了东方,孙纲现在想起来,也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的。
他弄的这个蝴蝶效应,其实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地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地力量对比的一系列地变化。
将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大家又谈论到了牺牲的将士们身上,想到方伯谦就这么也走了,全都不胜嘘唏。
身边的战友就这么一个一个的消失了,孙纲的心中,不由得感觉到一阵落寞。
“咱们难得来一回,不如明天大伙儿一起去祭奠一下世昌兄和泰曾兄他们如何?”程璧光看着大家,提议道,
大家都说好,也是,战友们离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去看看了。
邓世昌牺牲后,光绪皇帝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并在威海建立“海军昭忠祠”,以邓世昌、林履中、黄建勋等甲午海战牺牲将士入祀其中,春秋致祭,林泰曾牺牲后亦入祀“昭忠祠”。
在“丁酉之役”结束后,旅顺和大连的官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