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辉煌定远级铁甲舰(转)(7/8)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为战斗桅盘)内各安装2门,其余4门安装在从烟囱至后桅附近的尾楼甲板两侧。
除上述武备外,“定远”级军舰还装备了4门75毫米舢板炮。为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与当时各国陆军中大量装备的克虏伯行营炮类似,只是在陆军用炮架外另备有一套供舰上安装使用的炮架。炮身长3230毫米,重750千克,使用开花弹,重5.85千克。这种火炮主要供海军陆战队上岸后使用,必要时也可以临时布置在舰上的适当位置。
“定远”级军舰的防护设计采用的是与“英弗莱息白”、“萨克森”相同的铁甲堡式。铁甲堡长度达43.5米,自上层建筑到舷侧水线及水线以下,以305~355毫米的钢面铁甲将军舰除首尾部分外的船体紧密包裹,整个军舰中部要害部位如弹药库、动力部门等均处于铁甲堡防护中(订造“镇远”号铁甲舰时,因遇原材料涨价,限于经费,被迫将水线下的钢面铁甲换成防御效果略逊的熟铁装甲)。需要指出的是,在“定远”级建造之时,世界上最新式的装甲为英国发明的康邦装甲,即钢铁复合装甲,又称钢面铁甲,然而当得知中国2艘铁甲舰的订单被德国接到后,英国政府随即下令拒绝向德国出口钢面铁甲。最终德国人通过反复试验,生产出了自己的钢面铁甲,并最先应用到了“定远”级铁甲舰上。“萨克森”级铁甲舰中2艘建造时间晚于“定远”级的军舰,即应时采用了钢面铁甲。“定远”级铁甲舰成为德国造船工业中第一型采用复合装甲的军舰,为德国舰船工业提供了技术积累。
在铁甲堡防护区域之外,“定远”级军舰的首尾敷设有76毫米厚的装甲甲板以加强防护能力,2座305毫米露炮台的炮座采用305毫米的装甲,而305毫米大炮的圆柱形炮罩厚度则只有薄薄的1英寸。舰体内部结构方面,采用双层底和水密隔舱设计,继李凤苞之后出任驻德公使的许景澄在检验报告中有详细描述:“船底铁板以上相距一迈当(米)余,有双层底铁板,用龙骨脊板上下抵连,又用直肋纵横相连,截成隔堵五十八格,使临战时船底偶有触损,水入不能通灌。双层底上分上、中、下舱3层…上、中、下舱各以铁板横直成壁,为隔舱一百五十四间,为受弹时水灌之备”。
“定远”级军舰的外部的甲板主要分为2层,均敷设柚木地板。位置在下的一层是主甲板,由于干舷较低容易上浪,平时主要在装煤作业和起锚作业时使用。在舰体中部的主甲板上,左右共分布了12个类似下水道盖的铁盖,这便是煤舱的填煤口;在填煤口附近,还有12个直径稍小的盖子,是用于给甲板下采光的采光窗,在军舰后部主甲板上也有16个同样功能的采光窗。在主甲板前部,舰首左右各有一块内侧高外侧低的锚床,上面摆放有2大2小共4个铁锚,由首楼甲板上的2根巨大的吊臂来吊放使用。主甲板后部,舰尾左右也各有一块略小的锚床,摆放2个标准的海军锚,由附近的2件吊锚杆吊放。此外在靠近船首的两舷各有一组吊艇架,悬挂2艘8桨舢板小艇。
“定远”级军舰的主要作业甲板是位于首尾楼顶部的甲板,这里是水兵的主活动区域。首楼甲板上自舰首150毫米火炮以后,分别布置有供人员出入的2处舱盖,以及用于起锚的大绞盘,尾楼甲板自舰尾150炮以后,分别是用于给底部舱室通风采光的大型水密天窗棚、用于舰尾起锚的绞盘、以及机舱棚等。在尾楼甲板上还设置有8组搁艇架,用于搭载舰载鱼雷艇以及舢板小艇,尾楼甲板的两侧有中空的舷墙,内部用于储放吊床、绳索等杂物,上面则架设各类口径的机关炮。无论平时、战时,这里都是最忙碌的地方。
“定远”级军舰的指挥中枢位于2座305炮台相接的部位,那里竖立着一座用8英寸装甲防护的司令塔,里面装有舵轮、罗经、传话筒等指挥、通信装置,塔壁上有很多类似碉堡枪眼的细长观察窗,战时军官们就在这里指挥军舰。这间由装甲保护的司令塔上方托举着一个由铁、木材料构成飞桥,即“定远”级军舰的露天指挥台。飞桥前后各有2具梯子通往首尾楼甲板,飞桥甲板上露天安装有罗经、车钟,飞桥两翼翼端则安装着左红右绿的航行灯。在飞桥中部有一个椭圆形的开口,即是从飞桥上进入司令塔的入口,飞桥后部有一间木头构建的小房子,里面摆放着拥有几组大抽屉的信号旗箱。这便是“定远”级铁甲舰的指挥枢纽所在。与之配套,在和飞桥甲板接邻的前桅杆下部设有一个斗状的桅盘,称为望台,安装有照度分别为8000枝烛光和20000枝烛光的探照灯各1具,里面有专门负责观察、了望任务的官兵值守;另外在“定远”级军舰的后桅杆附近还有一套备用的指挥系统,一座装有标准罗经的露天指挥台,附近还有一件由3个直径为2米的轮盘串联起来的人力舵轮组,当司令塔里的水压舵轮发生故障时,便有6名身强力壮的水兵分列两旁转动人力舵轮,来扳动水底巨大的舵叶。
“定远”级军舰的生活区主要集中在主甲板下的第一层,简称下一甲板。下一甲板的舰首部位,是一间面积较大的西式军医院,置有手术台、病床等设施。军医院与铁甲堡之间,分布着厨房、禁闭室、警卫室等功能舱室。进入铁甲堡区域后
除上述武备外,“定远”级军舰还装备了4门75毫米舢板炮。为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与当时各国陆军中大量装备的克虏伯行营炮类似,只是在陆军用炮架外另备有一套供舰上安装使用的炮架。炮身长3230毫米,重750千克,使用开花弹,重5.85千克。这种火炮主要供海军陆战队上岸后使用,必要时也可以临时布置在舰上的适当位置。
“定远”级军舰的防护设计采用的是与“英弗莱息白”、“萨克森”相同的铁甲堡式。铁甲堡长度达43.5米,自上层建筑到舷侧水线及水线以下,以305~355毫米的钢面铁甲将军舰除首尾部分外的船体紧密包裹,整个军舰中部要害部位如弹药库、动力部门等均处于铁甲堡防护中(订造“镇远”号铁甲舰时,因遇原材料涨价,限于经费,被迫将水线下的钢面铁甲换成防御效果略逊的熟铁装甲)。需要指出的是,在“定远”级建造之时,世界上最新式的装甲为英国发明的康邦装甲,即钢铁复合装甲,又称钢面铁甲,然而当得知中国2艘铁甲舰的订单被德国接到后,英国政府随即下令拒绝向德国出口钢面铁甲。最终德国人通过反复试验,生产出了自己的钢面铁甲,并最先应用到了“定远”级铁甲舰上。“萨克森”级铁甲舰中2艘建造时间晚于“定远”级的军舰,即应时采用了钢面铁甲。“定远”级铁甲舰成为德国造船工业中第一型采用复合装甲的军舰,为德国舰船工业提供了技术积累。
在铁甲堡防护区域之外,“定远”级军舰的首尾敷设有76毫米厚的装甲甲板以加强防护能力,2座305毫米露炮台的炮座采用305毫米的装甲,而305毫米大炮的圆柱形炮罩厚度则只有薄薄的1英寸。舰体内部结构方面,采用双层底和水密隔舱设计,继李凤苞之后出任驻德公使的许景澄在检验报告中有详细描述:“船底铁板以上相距一迈当(米)余,有双层底铁板,用龙骨脊板上下抵连,又用直肋纵横相连,截成隔堵五十八格,使临战时船底偶有触损,水入不能通灌。双层底上分上、中、下舱3层…上、中、下舱各以铁板横直成壁,为隔舱一百五十四间,为受弹时水灌之备”。
“定远”级军舰的外部的甲板主要分为2层,均敷设柚木地板。位置在下的一层是主甲板,由于干舷较低容易上浪,平时主要在装煤作业和起锚作业时使用。在舰体中部的主甲板上,左右共分布了12个类似下水道盖的铁盖,这便是煤舱的填煤口;在填煤口附近,还有12个直径稍小的盖子,是用于给甲板下采光的采光窗,在军舰后部主甲板上也有16个同样功能的采光窗。在主甲板前部,舰首左右各有一块内侧高外侧低的锚床,上面摆放有2大2小共4个铁锚,由首楼甲板上的2根巨大的吊臂来吊放使用。主甲板后部,舰尾左右也各有一块略小的锚床,摆放2个标准的海军锚,由附近的2件吊锚杆吊放。此外在靠近船首的两舷各有一组吊艇架,悬挂2艘8桨舢板小艇。
“定远”级军舰的主要作业甲板是位于首尾楼顶部的甲板,这里是水兵的主活动区域。首楼甲板上自舰首150毫米火炮以后,分别布置有供人员出入的2处舱盖,以及用于起锚的大绞盘,尾楼甲板自舰尾150炮以后,分别是用于给底部舱室通风采光的大型水密天窗棚、用于舰尾起锚的绞盘、以及机舱棚等。在尾楼甲板上还设置有8组搁艇架,用于搭载舰载鱼雷艇以及舢板小艇,尾楼甲板的两侧有中空的舷墙,内部用于储放吊床、绳索等杂物,上面则架设各类口径的机关炮。无论平时、战时,这里都是最忙碌的地方。
“定远”级军舰的指挥中枢位于2座305炮台相接的部位,那里竖立着一座用8英寸装甲防护的司令塔,里面装有舵轮、罗经、传话筒等指挥、通信装置,塔壁上有很多类似碉堡枪眼的细长观察窗,战时军官们就在这里指挥军舰。这间由装甲保护的司令塔上方托举着一个由铁、木材料构成飞桥,即“定远”级军舰的露天指挥台。飞桥前后各有2具梯子通往首尾楼甲板,飞桥甲板上露天安装有罗经、车钟,飞桥两翼翼端则安装着左红右绿的航行灯。在飞桥中部有一个椭圆形的开口,即是从飞桥上进入司令塔的入口,飞桥后部有一间木头构建的小房子,里面摆放着拥有几组大抽屉的信号旗箱。这便是“定远”级铁甲舰的指挥枢纽所在。与之配套,在和飞桥甲板接邻的前桅杆下部设有一个斗状的桅盘,称为望台,安装有照度分别为8000枝烛光和20000枝烛光的探照灯各1具,里面有专门负责观察、了望任务的官兵值守;另外在“定远”级军舰的后桅杆附近还有一套备用的指挥系统,一座装有标准罗经的露天指挥台,附近还有一件由3个直径为2米的轮盘串联起来的人力舵轮组,当司令塔里的水压舵轮发生故障时,便有6名身强力壮的水兵分列两旁转动人力舵轮,来扳动水底巨大的舵叶。
“定远”级军舰的生活区主要集中在主甲板下的第一层,简称下一甲板。下一甲板的舰首部位,是一间面积较大的西式军医院,置有手术台、病床等设施。军医院与铁甲堡之间,分布着厨房、禁闭室、警卫室等功能舱室。进入铁甲堡区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