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中国在清时的军事工业和科技力量 (转)

中国在清时的军事工业和科技力量 (转)(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距离逐渐接近至2200米,“松岛”舷侧的速射炮疯狂地向“平远”倾泄弹雨,“在无数发炮弹的轰击下,已使其舷侧出现洞穴,从舰内冒出浓烟,舰内也出现火焰”,而几乎与此同时,“平远”舰舰首260毫米主炮发射的一颗钢弹击中“松岛”,炮弹从“松岛”左舷中部下甲板的医疗室斜穿而入,击穿1英寸厚的钢铁墙壁,穿过中央鱼雷发射室,击中“松岛”320毫米主炮塔下的机关,引起爆炸,顿时使得320火炮炮罩粉碎,火炮无法旋转。这颗炮弹在穿越中央鱼雷发射室时,“使舰内各室发生猛烈震动,硝烟弥漫,人近咫尺难以辨认,令人窒息”,4名日本鱼雷兵因此窒息死亡。  

下午3时10分,“平远”舰装备的4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小速射炮又接连命中“松岛”的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弹片四起,室内周围壁上喷溅着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着血肉相混之水,难以步行…”,多名日本鱼雷兵受重伤,鱼发射电路被打断。根据战后统计,在整个黄海海战中,日本旗舰“松岛”共中弹13发,被击毙35人,在这战绩中,北洋舰队“替补队员”的“平远”占了很大比重。  

短短几分钟后,下午3时20分、3时30分,“松岛”的姊妹舰“严岛”又接连被“平远”命中,被击毙4人。  

开战前并未被列入一线阵容的“平远”舰,尽管进入战场的时间较晚,参战时间较短,但却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方面体现了“平远”舰自身武备和防护的先进性,同时以管带李和为首的全舰将士之奋勇精神,也是其能取得如此战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七、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说“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船,事实是这样的吗?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下面是一些中国的第一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