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七节 休养生息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七节 休养生息(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之内对匈奴大举用兵,还是不可能的事情。”共尉最后说道:“因此,我们虽然要积极做好对匈奴用兵的准备,但是在真正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前,我们还是只能以守为主,以攻为辅。竹“臣…明白。”吕释之和桓酶虽然有些失望,还是通情达理的赞同了共尉的意见。陆贸的帐摆在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事实。  

“虽然暂时不可能开打,但是,我们却可以将兵力做一些调整。”共尉将目光转向韩信和周叔。韩信和周叔都是聪明人,共尉一开始说这件事,他们就明白了意思。不用共尉将话说得太明白,主要防区是关东的韩信便俯身说道:“大王,东线战事已经结束,无须那么多大军镇守。臣以为,这些将士如果只是驻守内郡,实在是可惜了,也容易生事,不如将他们调往边关。戍守边境,以防胡族入侵。”  

主要防区在东南的周叔也说道:“臣也以为,东南一带虽然事态复杂。百越杂呈,但是也不用十几万大军驻守。臣建议,当以兵威为辅。而以施恩吸纳张良抚着胡须,缓缓说道:“南越已平,大可不必再留大军镇守,依臣之见,巴蜀只需五万人足矣。夜郎等国,也当以利诱为主,是个渐渐渗透的过程,不是大军能够济事的。”  

公子婴也附和道:“大王,臣也觉得,南越现在有赵诧的一万余人。足以应付。臣虽然不才,可是仰仗着大王的天威,再有张将军、周柱国为后援,纵使有事,也应付得来。”  

共尉看着这几个臣子,暗自松了一口气,封他们为十万户,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们有大功,可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封赏,让他们能更容易的接受自己削减他们兵权的举动一以富贵换兵权,这是赵匡用过的招数,他只是变通了一下,不象老赵那么极端,一下子把能打的将领都闲置了一现在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特别是自己的亲信韩信和周叔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诸位爱卿这么体谅国家的难处,我十分高兴。”共尉赞赏的说道:“韩柱国的兵,调一部分到燕的。我要先行扫清东胡和乌桓,周柱国的兵,调一部分入南海。具体数目,上柱国你们几位仔细商量一下。左尹,赵诧新降,其心不稳,你手里要有一些精锐,才能镇得住场面,我看不能削减,相反,我还要给你增一些兵。”  

公子婴吃了一惊,别人都是削兵,他却是增兵,这是怎么回事?共尉对他信任,可是这样会引起别人的猜忌的。虽然说不是让他就地征兵,也不是拨给他关中子弟兵,而是给他周叔的旧部,这同样有用周叔这个亲信牵制他的用意在里面,可是共尉作为一个王,怎么可能不防着一点呢?这个作法无可厚非。  

“大三,臣…”  

“你不用担心。”共尉笑着说道:“不瞒左尹,南海郡虽然暂时不会有事,但是在我的计戈小中,南海将是我大楚向大海要宝藏的通道之一。左尹在南海,要多多费心,尽快把南越化为我大楚的真正疆域。”  

公子婴听他这么说,便不再言语。心里的激动,却无以复加。  

“西南的事,正如先生所言,不是兵多就能解决的,依我看,还是由先生坐镇成都,徐徐图之。”共尉从旁边接过一份地图摊在桌上,指着巴蜀的西南方向说:“我得到消息,西域诸国也有蜀地出产的冒布。却不是由陇西入西域,说是西南有一身毒国,可以直通蜀地。先生当留心一二。”  

张良接过地图,仔细打量了一下,有些意外的看着共尉:“当真如此?”  

共尉暗笑,当然是真的,还能骗你不成。他郑重的点点头:“不错。千真万确。”  

“臣会留心的。”张良也兴趣大增,“臣会派商人先行探路。”  

“呵呵呵”几个人都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西楚做事,谋而后动,不明深浅的地方,都是以商人先行。这些商人当然是为了赚钱。没有利益的事情商人不会去干。但是他们与普通的商人又不一样。他们考虑的是长期的利益,所谓风险与收益相伴,西楚有一部分商人就是愿意与朝庭合作,利用朝庭提供的便利,去为自己博一份可能的巨大收益。而官方在提供帮助的时候,也会安插一部分细作在里面,这在双方来说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未来几年内,很难有大的动作。所以诸位要做的,就是准备。”共尉笑着扫了一圈,最后把眼光落到桓腑的脸上:“桓柱国,你也不要担心,我看你的身体,超过廉颇是不成问题,不要担心老之将至的问题。”  

桓腑朗声大笑,他抚着花白的胡须。慨然道:“大王,臣不担心。臣能有今年的地位,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能为大王效命沙场,是臣唯一想做的,能不能封十万户,对臣来说,并非必得之物。”  

“老将军果然是快人快语。”共尉赞了一声,环顾众将:“愿我君臣,同心协力,共襄国事,同享富贵。希望能福延千年,恩泽万世,将来子孙提及,都要挑一挑大拇指。”  

“臣等愿为大王效劳。”众臣轰然应喏。  

年关将近,诸事繁多,确定了今后几年的大国策之后,众人开始根据确定的方针各自行事。韩信、周叔开始调动人马,将花名册尽快上报到上柱国府,交由白公统一安排。令尹陆贾抓紧时间,进行上计工行的最后冲刺,根据各郡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整。大批大批的粮食经大河而下,运往关东,早到一天,关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