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十章 三战庐州(1)(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国分公司也正式开张,并让史密斯着手准备在美国开设分厂的事宜。有了以上这两条,丽人化妆品的海外运营会得到更多的回报,预计明年丽人化妆品在国外的利润会增加一倍。杨一手上还有一点捐款,顶到年底应该没问题,加上和沈家联合办厂和国内丽人产品的销售利润,算起来钱还勉强够用。
当然国内也不能放松,有杨一的鼓励工商政策,加上沈家榜样的号召力,一大批原本两眼只会盯着土地的财主们也纷纷开始把目光投向兴办企业上。什么火柴厂,纺织厂不断的在增加。有企业就会吸引商人,商人来了不就有钱了吗?所以杨一现在每天最关心的就是这些工厂。
到了11月,曾国藩和太平军还在相互死掐,但都不能把对方怎么样,曾国藩胜在装备好,太平军仗的是人多,不过洪秀全也陆续通过霍夫曼,买进了两万支纸底单发步枪和几百门火炮,大部分都交给石达开,石达开凭借新式武器,在年底对湘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打的曾国藩被迫放弃对武昌的围攻,可石达开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湘军勇悍,虽然后退了百里,太平军也付出三万余人的代价,湘军也损失万余人,两下一算,基本又是打了个平手。
1855年最让杨一满意的是人民党党员的发展迅猛,从成立之初的不到十个人,到年底张健上报人数时,党员已经达到一千多人。基本上所以军校毕业的学员,部队中的各级军官都是党员,另有大批较有见地的知识分子加入。由于是秘密组织,张健在接受党员的时候都让党员们写了份效忠书之类的东西,毕竟还是封建时代,民主这东西还是不能让大家完全接受,反正杨一是党主席,大家效忠党,就是效忠杨一,基本上党员们都是这样理解的。这和杨一的想法还是有很大的出入,只能慢慢在改了。来自未来的杨一深深知道党指挥枪的重要性,年底又推出一项军队改革,各级作战单位成立士兵委员会,用以维护士兵的权益,同时在连以上单位设政治部,强化党对军队的掌握。
情报工作方面,沈清霜自接手情报工作后,一方面强化人员的培养,一方面充分发挥沈家原有的情报资源,加上杨一在一旁的点拨。沈清霜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情报机关新军后勤二处。后勤二处有三个组成部分风、声、水。风部取风无孔不入的意思,主要负责刺探情报。声部负责情报的传递和掩护工作,水部主要任务是保护党和军队的主要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有对一些手握重权的人物进行暗中监督。
1856年年初,扩大后的新军无论是训练和装备都基本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洪秀全把李秀成从武昌前线调回,派往庐州,配合李开芳对付占领六安,威胁庐州的聂士成。
李秀成到庐州后,开始积极备战,并在三河镇囤积粮草,兴建城墙,并与陈玉成多次联系,准备对六安发起进攻,解除这个从西面威胁庐州的钉子。
1856年初,面对太平军的咄咄气势,杨一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便通知霍夫曼,找借口暂停对太平军的军火供应,希望能推迟与太平军发生冲突的日期,毕竟现在部队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但李秀成和陈玉成还是通过英国人,买进了大批的军火,对六安的进攻准备也接近尾声。
通过二处收集的情报,庐州方面太平军的动向基本被杨一掌握,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杨一决定让聂士成先发制人,对太平军的粮草基地三河镇发起突然袭击。令杨一没有想到的是,从这开始,战斗演变成长达八个月之久的苏皖北部的争夺战。
1856年正月十五的凌晨,李秀成去扬州和陈玉成商讨军务,趁李秀成不在庐州的时机,聂士成率所部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迫击炮团,对三河镇发起突然袭击。三河镇是太平军经营日久的重镇,城墙高大,有守军一万五千人,装备的全是李秀成从英国人那买来的新式后装单发洋枪,城墙上建有坚固的炮台二十座,配备从英国买来的120毫米后装火炮。
尽管遭到突然袭击,但三河镇守军还是很快从混乱中恢复,守卫三河镇的多数是李秀成从西线战场带回来的老兵,加上原北伐部队的部分人员,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实战经验丰富。他们在李开芳的率领下,一面派人往庐州求援,一面凭借炮台和坚固的城墙对聂士成部展开阻击。单从人数和装备上来看,聂士成部zhan有明显的优势,但聂士成的部队多数是新兵,尽管部队平时训练中也强调了实战性,但士兵们还是出现了紧张和经验不足的情况。
断刃天涯10:04:42
对,就是这,发过来快一点正月十五的凌晨,借着月色的掩护,新军一部提前隐蔽接近三河镇,天色刚亮,新军开始炮火准备,六点整,潜伏的部队利用炮火后太平军暂时的混乱快速接近城墙,并有一部分登城成功。经验老道的李开芳迅速组织起反击,利用炮台炮火,压制进攻的后续部队。新军部队中新兵较多,在进攻顺利时倒也一涌而上,但这时就暴露出经验不足,在太平军猛烈的反击下,后续部队在伤亡面前畏惧不前,许多新兵抱着脑袋趴在地上,任凭军官如何吆喝,也不愿意前进,就连一写军官也出现害怕的情绪,带着部队就往回跑。进攻部队被分割成两块,登上城墙的部队见失去后援,顿时出现慌乱,很快就被打了回去,第
当然国内也不能放松,有杨一的鼓励工商政策,加上沈家榜样的号召力,一大批原本两眼只会盯着土地的财主们也纷纷开始把目光投向兴办企业上。什么火柴厂,纺织厂不断的在增加。有企业就会吸引商人,商人来了不就有钱了吗?所以杨一现在每天最关心的就是这些工厂。
到了11月,曾国藩和太平军还在相互死掐,但都不能把对方怎么样,曾国藩胜在装备好,太平军仗的是人多,不过洪秀全也陆续通过霍夫曼,买进了两万支纸底单发步枪和几百门火炮,大部分都交给石达开,石达开凭借新式武器,在年底对湘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打的曾国藩被迫放弃对武昌的围攻,可石达开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湘军勇悍,虽然后退了百里,太平军也付出三万余人的代价,湘军也损失万余人,两下一算,基本又是打了个平手。
1855年最让杨一满意的是人民党党员的发展迅猛,从成立之初的不到十个人,到年底张健上报人数时,党员已经达到一千多人。基本上所以军校毕业的学员,部队中的各级军官都是党员,另有大批较有见地的知识分子加入。由于是秘密组织,张健在接受党员的时候都让党员们写了份效忠书之类的东西,毕竟还是封建时代,民主这东西还是不能让大家完全接受,反正杨一是党主席,大家效忠党,就是效忠杨一,基本上党员们都是这样理解的。这和杨一的想法还是有很大的出入,只能慢慢在改了。来自未来的杨一深深知道党指挥枪的重要性,年底又推出一项军队改革,各级作战单位成立士兵委员会,用以维护士兵的权益,同时在连以上单位设政治部,强化党对军队的掌握。
情报工作方面,沈清霜自接手情报工作后,一方面强化人员的培养,一方面充分发挥沈家原有的情报资源,加上杨一在一旁的点拨。沈清霜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情报机关新军后勤二处。后勤二处有三个组成部分风、声、水。风部取风无孔不入的意思,主要负责刺探情报。声部负责情报的传递和掩护工作,水部主要任务是保护党和军队的主要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有对一些手握重权的人物进行暗中监督。
1856年年初,扩大后的新军无论是训练和装备都基本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洪秀全把李秀成从武昌前线调回,派往庐州,配合李开芳对付占领六安,威胁庐州的聂士成。
李秀成到庐州后,开始积极备战,并在三河镇囤积粮草,兴建城墙,并与陈玉成多次联系,准备对六安发起进攻,解除这个从西面威胁庐州的钉子。
1856年初,面对太平军的咄咄气势,杨一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便通知霍夫曼,找借口暂停对太平军的军火供应,希望能推迟与太平军发生冲突的日期,毕竟现在部队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但李秀成和陈玉成还是通过英国人,买进了大批的军火,对六安的进攻准备也接近尾声。
通过二处收集的情报,庐州方面太平军的动向基本被杨一掌握,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杨一决定让聂士成先发制人,对太平军的粮草基地三河镇发起突然袭击。令杨一没有想到的是,从这开始,战斗演变成长达八个月之久的苏皖北部的争夺战。
1856年正月十五的凌晨,李秀成去扬州和陈玉成商讨军务,趁李秀成不在庐州的时机,聂士成率所部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迫击炮团,对三河镇发起突然袭击。三河镇是太平军经营日久的重镇,城墙高大,有守军一万五千人,装备的全是李秀成从英国人那买来的新式后装单发洋枪,城墙上建有坚固的炮台二十座,配备从英国买来的120毫米后装火炮。
尽管遭到突然袭击,但三河镇守军还是很快从混乱中恢复,守卫三河镇的多数是李秀成从西线战场带回来的老兵,加上原北伐部队的部分人员,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实战经验丰富。他们在李开芳的率领下,一面派人往庐州求援,一面凭借炮台和坚固的城墙对聂士成部展开阻击。单从人数和装备上来看,聂士成部zhan有明显的优势,但聂士成的部队多数是新兵,尽管部队平时训练中也强调了实战性,但士兵们还是出现了紧张和经验不足的情况。
断刃天涯10:04:42
对,就是这,发过来快一点正月十五的凌晨,借着月色的掩护,新军一部提前隐蔽接近三河镇,天色刚亮,新军开始炮火准备,六点整,潜伏的部队利用炮火后太平军暂时的混乱快速接近城墙,并有一部分登城成功。经验老道的李开芳迅速组织起反击,利用炮台炮火,压制进攻的后续部队。新军部队中新兵较多,在进攻顺利时倒也一涌而上,但这时就暴露出经验不足,在太平军猛烈的反击下,后续部队在伤亡面前畏惧不前,许多新兵抱着脑袋趴在地上,任凭军官如何吆喝,也不愿意前进,就连一写军官也出现害怕的情绪,带着部队就往回跑。进攻部队被分割成两块,登上城墙的部队见失去后援,顿时出现慌乱,很快就被打了回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