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帝国远征 > 375 反攻!

375 反攻!(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375反攻!  

在进攻和后撤之间,弗拉基米尔倾向于冒险进攻。[3Z中文。3zcn]第五主力坦克集团军的巴克,对此表示强烈的支持。第六主力坦克集团军的乌尔里克,则心存疑虑,摇摆不定。  

伴随着成功击破老西伯利亚城的刺激,绝大部分的普通俄罗斯玩家,也都通过各种途径,在官方论坛上,或者直接向军团指挥官,强烈呼吁继续进攻。一股强烈的冒险主义倾向,在俄罗斯玩家中间弥漫。  

俄罗斯联盟中,也不乏冷静的人,像正大元帅诺索夫,以及一些负责后勤的大首领等等。在他们的判断中,缺乏后续能力的进攻是不可取的,他们强烈反对继续进攻,甚至暗示,如果继续进攻,他们难以保证前线军需物资的供应。  

当然,就算是最冷静的人物,也不敢轻易提撤退两字。在这个俄罗斯玩家民意汹涌澎湃的关头,提这两字只怕顷刻之间就会被口水给淹没掉,被定为俄罗斯玩家群中的叛徒和罪人。  

最终,俄罗斯联盟选择的是死守新西伯利亚城,用最坚韧的神经去忍受中国轰炸机3的轰炸,深挖洞,加强防空,并且期待着出现奇迹般的转机——或者是欧美阵营在非洲大陆战线取得重大的胜利,吸引走中国的火力,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或者是中国联盟自身出现什么变故,导致减轻对新西伯利亚城的轰炸。  

当然,他们奢望的“奇迹般的转机”根本没有出现。  

欧洲三巨头英、法、德的玩家大首领先把俄罗斯联盟稳住,尽量让他们死守或者后退,保全主力集团军的实力。然后又去找北美联盟,希望北美联盟能够同意出动海军舰队、潜艇,把《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更猛烈一些。  

北美联盟一口拒绝。  

开什么玩笑。北美联盟的首领至少有一半是大军火商,他们会同意那种,能挣钱的战争不去打,却去打耗钱的战争?和中国联盟达成默契,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头。联手在全世界圈钱占地盘,这可比撕破脸皮恶斗好地多。  

欧洲三巨头,见北美联盟不同意提升战争的等级,气恼无比。  

如果不提升战争等级吸引火力,俄罗斯承受不住中国的进攻。那么很可能导致崩溃。俄罗斯一旦崩溃,那么整个欧洲的腹部都将被暴露在中队的面前,可能被长驱直入,倒霉地可是整个欧洲联盟。  

北美联盟远在美洲,倒是非常安全。  

三巨头经过连日的紧张磋商,他们决定撇开北美联盟,采取一项单独的军事行动——海狼计划。  

出动潜艇部队,绕过非洲,直接进入印度洋。伏击中国人的舰队、商船队、运输船队。一来严厉的打击中国联盟在印度洋和非洲的实力,二来提升世界大战的等级,三来要扯北美联盟下水。逼着北美联盟一起和中国联盟恶斗。  

莱德勒担忧,道:“不过,这个行动的关键问题是路程太远,我们出动的潜艇,在印度洋上缺乏中途补给港口。我们地潜艇从安哥拉的罗安达港出发,抵达南非好望角足足有三千公里。而过了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至少需要深入上万公里,抵达斯里兰卡附近,才能对中国人的补给线实施全面地打击。可是。印度洋完全是中国人的地盘,我们的潜艇在这里无法获得任何补给。没有补给,根本走到印度洋,更别说发动持续的潜艇进攻。”  

伯纳德、乔治亚等人都点了点头。  

“除非。我们可以在印度洋上找盟友国。才能获得补给基地。”  

“印度洋上只有中东诸国、印度可以选择,它们目前都处于中立。如果能够游说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获得中途补给基地。”  

“如果能够说动中东的话,我们可以直接从苏伊士运河。轻松进入阿拉伯海,对中国航海线发动进攻。如果能够说服印度的话,我们的潜艇甚至可以直接从印度的港口出发,控制整个印度洋的海底。”  

“不过,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它们成为我们地盟友?”  

一片尴尬的沉默。  

欧洲各国和中东诸国积怨甚深,祈求它们不要投到中国阵营一边去便已经不错。要让它们和中国联盟进行对抗,难,非常难。而且中东诸国和亚洲各国存在繁荣的海上贸易,是中国贸易伙伴。怎么看,中东诸国都没有和中国对抗的可能性。  

至于印度。  

“唉,这个怎么说呢。小事有余,大事不足。碰了钉子就往后退,总是硬不起来。”  

众人摇头。  

其实话又说回来,印度凭什么就要代替他们冲在最前面和中国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来就是欧美阵营和中巴阵营,为了争夺非洲大陆而挑起来地,跟印度地关系实在是不大。  

这个时候他们要是冲了出来,等于是把欧美和中巴的血战往自己身上揽,打肿脸充胖子地事情,印度人还是很知趣的不干,他们不愿意背这口沉重地黑锅。  

这口黑锅要是印度人背起来了,那他们将遭到中巴阵营最猛烈的火力打击,反让欧美躲在后面捡了个大便宜。印度玩家中也不是没有能人,不可能连这点都看不清楚所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印度联盟便摆出了一副中立看好戏的姿态,闷声不吭。随着战事的吃紧,他们的身价反而扶摇直上。不论是欧美阵营,还是中巴阵营,都纷纷向印度示好,不愿意得罪。  

欧洲三巨头有点沮丧。  

偌大一个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