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帝国远征 > 196 渤海同盟

196 渤海同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196渤海同盟3月7日,周水城寨一切事务都进入正规。有条不紊的进行快速发展。  

1月初地时候,妻小白曾经和大酋长约定过,前三个月发展经济,后三个月之内拿出3000套青铜装备给大酋长的军队使用。现在一晃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周水城寨已经有90以上地玩家部落已经初步普及了青铜农具,整个周水部落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妻小白初步实现了周水部落经济地飞跃式发展。  

鹰手矿区地奴隶矿工高达10万之巨,日产矿石1000万单位。主线轮轨已经从鹰手矿区铺设到了周水城寨下。矿石可以从山上直接运输到周水城寨,这项工程的完工。大大的节约了运输线上的劳力,小白军营地成了冶炼青铜的大型工厂。每日生产青铜工具、农具约2万把。源源不断的供应给本城寨的玩家使用,或者是贩卖到更远的城寨去。  

各个玩家巨头的私人粮食储备充足,周水财政上的钱粮储备也同样颇为充盈,妻小白提前一个月实现了他在周水部落普及青铜器的计划,开始遵守承诺。每天供应给大酋长1OO套青铜装备,一个月后大酋长的军队就能全部装备完毕。  

也就是说,总共只需要三个月地时间。便完成了原先估计需要半年时间完成的任务。  

大酋长对这个进度很满意。虽然他对损失了鹰手矿区这一块巨大收益感到十分肉痛,但是妻小白地经济振兴计划从其它方面弥补了他地损失,比如说钱粮税赋,周水城寨的税赋收入。可以算得上是整个燕国各个城寨最高地了,除了国都蓟城之外。没有那座城寨比得上。  

现在地周水城寨的财政状况。已经大致恢复到了跟山戎作战之前地水平,拥有700多万地粮食和500多万地铜钱库存。当然了。更多的钱粮,存在周水联盟数百位寡头玩家的仓库里,周水联盟玩家手里拥有地财富,已经远不是NPC可以比拟的。妻小白手下诸位首领中,随便挑出一个人来。恐怕都比财政更有钱。  

NPC大酋长和大臣官员们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他们自身的利益早已经跟周水联盟首领们地利益捆绑到了一块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周水城寨的首席大臣司徒。代表了姬府、郭府、司徒府三家大贵族。私人投资了高达100万枚铜币地财富。在妻小白的周水学府研究造船厂技术,结果大获其利,1个月之后获得30万枚铜钱的利润,司徒尝到了甜头。彻底放手大干一场,决定投资1000万在周水学府,用于研究各种技术。有钱送上门。妻小白当然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这些钱。  

妻小白能挣到多少钱。他们三家大贵族也能跟着分一杯萋。其他的NPC大臣贵族。也纷纷投资在周水联盟的其它玩家势力。跟玩家势力关系“异常密切”,这里面盘根错节地利益关系。理都理不清。现在地周水城寨,可以称得上是“官民鱼水情”。其乐融融。  

周水联盟如果需要政府出面做点什么事情。垄断这个,垄断哪个。很容易就能在NPC大酋长和大臣们那里通过,可以说在周水境内的地盘里,几乎没有周水联盟办不到的事情,外来地玩家势力。根本无法在周水境内跟周水联盟竞争。  

妻小白把周水城寨的各项事务布置妥当,交给周水联盟其他成员管理之后。便一直留在塘沾口军事基地,推动着军事基地的建设,他打算把这个基地建设成为周水联盟地根据地,尽可能的减少来自NPC方面的约束。  

塘沾口,是京津地咽喉门户。从这里出发,内联燕国腹地,外通渤海、东海、辽东、胶东。无疑是个极品宝地。  

妻小白一直在考虑把周水联盟的一部分核心实力迁徙到这个地方来,尤其是周水造船厂。周水造船厂待在周水湖虽然安全,但是距离出海口太远了。不大方便,在紧急情况下时候,无法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随着周水联盟势力地对外扩张,造船厂继续待在周水湖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了。  

拿定了主意。妻小白下令周水造船厂地所有NPC人员整体搬起至塘沾口军事基地。在迷财青牛地带来下,一万多名NPC匠人。乘船前往塘沾口。在这里安置了下来,兴建新地造船工厂、仓库。造出来的帆船,直接在塘沾口进行出售。  

周水三大航运商的总部,也从周水城迁到了塘沾口处,方便对整个渤海湾航运的控制。  

通过这样地一番调整之后。  

塘沾口不仅仅只是一个陆军、海军军事基地,现在成了造船业、航运业地基地,有这两大支柱产业的支撑。这个基地也开始能够自己产生利润。而不用一切补给都从周水城寨获得。  

周水造船厂每天生产1OO艘轻型帆船,每艘价钱15万枚铜币,这个价钱远超过6万枚一艘的重型舱船,不过在渤海湾,风力大,帆船行驶地速度、航行地时间,都远比使用重型舱船划算,一天下来大约能卖掉305O艘轻型帆船。用于远洋贸易。另外。周水造船厂也造普通地舱船。用于出售,大概能卖出4050艘。  

塘沾口军事基地。距离沧浪河只有一百余里。进入沧浪河后再航行一百余里,便可以抵达渤海城寨。所以周水造船厂搬迁到了塘沾口之后。对孤独的渤海造船厂地压力立刻放大了好几倍。  

整个渤海湾地海面上,基本上都是周水造船厂地帆船在行驶,很少看见渤海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