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高太尉新传 > 第二部 经略诸国博弈 第三十一章 慧文妃暗谋谏君

第二部 经略诸国博弈 第三十一章 慧文妃暗谋谏君(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随机推荐:  

虽然是九月北国却已经显现出了森重的寒意富贵人家固然可以裹上厚厚的皮袍烧着火炭过冬贫人却不得不忍饥受冻艰难度日。尤其是中京大定府城里固然是歌舞升平一幅富贵景象城外却是哀鸿遍野。对于中京附近的数万百姓来说这个冬天无疑是万分难捱的。  

就在七月间中京附近州县还因为雨雹伤了庄稼而损失惨重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辽主耶律延禧一行便到了中京城。为了迎接这位君王留守副留守固然是用尽了心思巴结城中富贵人家也不得不尽出囊中珍宝只可怜了本就贫苦的百姓这一番折腾之下竟是雪上加霜。  

当然在大定府离宫中住得惬意的耶律延禧绝对体会不到别人的这番凄苦。  

添香美女在怀耶律延禧早就把国事忘在了脑后。不得不说眼前的这个女子真是可人儿年前他只是在国舅大父房府上见过一面便难以忘怀之后干脆藏匿在了宫中。所幸皇太叔和啰噶知情识趣地进言让他选纳否则他又怎能公然带着她出行立国近两百年辽国上下早就不复当年游牧民族的本色贵族女子同样是以精通诗词为荣以尽知琴棋书画为傲。毕竟绝色姿容也许有逝去的那一天而技艺却只会随着岁月增长而愈加娴熟。此时此刻那个悠然抚琴而坐的少女便是如此明亮的眼睛虽然时刻不离耶律延禧左右但其中却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一曲终了。耶律延禧抚掌大赞道:瑟瑟你地琴艺又长进了皇上过奖了琴技不过是小道。哪里比得上我国恃为立国之本的骑射那女子正是去岁刚刚进封文妃的萧瑟瑟只见她款款地站了起来。上前行过礼后便笑吟吟地道圣上既然喜好游猎他日也让臣妾一展身手如何臣妾在家里地时候也曾经随父亲出去打猎这箭法的准头也是很不错呢哈哈朕既然带了你出来。要打猎自然不会少了你耶律延禧被萧瑟瑟不落痕迹地恭维说得心中大乐忍不住上前执住了她的手瑟瑟你既精通诗词又会琴棋书画就连骑马射猎也不输别人朕真的不知道天下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皇上也太抬举臣妾了这治国之道臣妾不是不会么萧瑟瑟顺势坐进了耶律延禧的怀中。突然仰起头道皇上日理万机臣妾也只能借着这些为皇上排遣愁闷。皇上只要不认为臣妾无趣就好怎么可能便是天底下人全都无趣朕地瑟瑟还是天下第一可人之人耶律延禧却没有听出萧瑟瑟的言下之意相反却把怀中玉人更加抱紧了一些。人说苦短如此良辰美景。不若萧瑟瑟目光一暗正想设法再说些什么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顿时眉头一挑。紧接着一个尖尖的嗓子便嚷嚷道:  

启禀皇上萧国舅求见听到这一声通传耶律延禧固然是满脸不耐烦萧瑟瑟也同样是面色阴沉。原因无它这萧国舅就是萧奉先乃是耶律延禧的皇后萧夺里懒的兄长如今的第一宠信之人。耶律延禧原本最爱皇后自打萧瑟瑟得宠之后不免分薄了皇后的宠眷自然让萧奉先大为惊怒。若非是看在耶律延禧十分眷顾这位文妃怕是早就要有所行动了萧瑟瑟见耶律延禧欲言又止只得强笑道:萧国舅此来必有要事臣妾便先告退了瑟瑟耶律延禧一把拉住了萧瑟瑟略一沉吟便开口建议道不如这样你先到后殿避一避萧奉先不会待太长时间他走后你再出来。  

萧瑟瑟原本就想知道萧奉先所来何事点点头便应了。  

萧奉先一进房便闻到一股女人身上的幽香眉头不由微微一皱转瞬又换上了一幅泰然自若的表情。见过礼后他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皇上西夏前来请援地使者已经来了很久若是再拖延下去一旦宋国再大举进兵恐怕李乾顺那边难以支撑。  

难以支撑前时不是还有人说李乾顺雄才大略必定能给宋人迎头痛击吗耶律延禧一听这老调重弹顿时很有些不耐烦李乾顺还屡屡来使请求尚公主照他这个样子西夏的国土就全都打光了还拿什么来尚公主哼你不会对朕说要出兵伐宋吧皇上玩笑了萧奉先起初唬了一跳怔了片刻便反应了过来随即换上了一幅笑脸自从澶渊之盟后我朝和宋国井水不犯河水每年还有岁贡入帐何必要为了区区西夏而大动干戈臣的意思只是让边境那边稍微施加一点压力免得宋国那个小官家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施加压力耶律延禧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这个大宋小官家一登基便是喊打喊杀地在西北那边闹得不可消停。虽然说那里和我朝没有任何关系但此消彼长关键时刻还是不能放着夏人不管。嗯说起来这一次西夏四监军司一起进犯西宁听说又败了萧奉先闻言心头剧震要知道耶律延禧不理朝政是出了名的这些外国的军报更是一向由北院枢密管理这一次怎么会知道夏人又吃了败仗他强自压下心头惴惴装出了一幅惊讶的样子:原来皇上已经知道了臣刚刚从北府那里得到了消息还想向皇上分说分说地。见耶律延禧不置可否他便明白这位君王并不是真正看重此事不由长长松了一口气转而挖空心思地掐头去尾。  

其实夏人这一次不过是运气不好。羌人大领多罗巴既然投了夏国他们便多了一个天然的向导再加上青唐一带刚刚归了宋人诸羌之间还有不少想要起反旗的。结果他们就在可以斩杀高永年的情况下功亏一篑让宋人得到了调兵的时机。皇上您说这不是夏主李乾顺倒了大霉吗说得倒也是不过西夏的军力确实早就不如从前了。耶律延禧原本就不认为宋国有多大战力此时更是对西夏的屡遭败绩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