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经略 第六卷 风生水起 第二十章 希晏访王厚问策(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随机推荐:
贺州属广南西路正是宋人口中岭南之地历年以来被贬贵州的朝廷官员不计其数。近的有当年被贬为贺州知县的范纯仁远的有曾被贬为贺州司马的王端章。因此被贬为贺州别驾的王厚并不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然而志在西北的他却觉得分外难熬。须知州别驾乃是名副其实的闲官既没有什么实权也没有什么事务需要经管日子寂静得让人狂。
有的时候王厚时常会想起随同父亲在军中的日子那时他在父亲身边朝夕学习军政对于羌事更是廖若指掌。父亲去后朝廷又下旨弃河湟他虽然屡次上书却无济于事最后在出任熙河干当公事的任上他和河州守将王赡一起谋划了重取湟州鄯州的策略。一朝功成他果然受到了封赏可惜好景不长羌人狡猾多变朝廷最终还是弃了两地并以归罪于他最后他不得不来到了这岭南不毛之地。
贺州的日子无疑是清苦的虽然父子两代为官但王厚当初官阶最高的时候也不过东上阁门副使湟州知州官秩不过从六品而其父王韶也没有留下多少家产。所以在贺州的这些日子他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家仆随行所居的也不过一进一出的砖房房中陈设更是简简单单别无美饰。
这一日他缓步从知州衙门回到家里的时候却惊奇地觉门外拴着一匹马顿时大吃一惊。被贬贺州的这一年多来他这里没有来过任何客人虽然有时也有朋友的家书但也只是寥寥几句。久而久之他也渐渐心灰意冷。
石伯。有客人么他见老仆急急忙忙地从里间奔了出来不由大声问道。
老仆却有些耳背好一阵子方才看到主人连忙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一个年少的童子端着一个托盘掀帘而出一见王厚便连忙行礼道:大人有客人来拜。
什么来拜我如今是什么身份。值得他人来拜王厚暗叹小仆不懂事连忙起脚进了屋子。虽然还是大白天。但由于四周没有窗户。因此昏暗的屋里却已经点起了油灯。只见靠后墙的椅子上坐了一个十五六岁地少年虽然年纪轻轻看上去却颇有几分气势。
少年在看见王厚的一刹那便立刻站了起来此时连忙抱拳一揖道:拜见王大人尊驾是王厚自忖从来没见过对方。心中不禁有几分疑惑。
在下姚平仲。
咦你莫非是关中二姚的姚氏子弟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王厚这才真正诧异了。他当初跟随乃父在熙河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听说过二姚的威名。当初他的上司河州守将王赡还曾经被姚雄救过性命只是王家人和姚家子弟非但没有什么来往反而还有些怨隙原因就在湟州的处置上。当年正是因为姚雄说熙湟可弃姚麟在京城说青唐不可轻启战端他方才落到现在的田地要说心底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终究长了眼前少年几十岁。虽然心中不平但面上却丝毫没有带出。看姚公子的年纪应该还没到上正式战场的时候。京城和秦凤无不离贺州路途遥远不知你千里迢迢到这里来干什么说着说着他的言语中还是流露出了一丝敌意。
我并不是来自京城抑或秦凤。姚平仲依旧是脸色平静他从袖子中掏出一封信函这才解释道我此番自成都而来奉高帅之令送信给王大人。
什么王厚一下子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终究离开权力中心时日长久骤然之间头绪全无只得伸手把信函接了过来心底却还在嘀咕。可是当展开信笺通读了一遍之后他的脸色却有些变了。不管他怎么消息闭塞那个落款代表着谁他还是明白的信上地问策之意也分外清楚。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送来这样一封干系重大信函的竟是当年冤家对头的子弟。
姚公子行前高帅可还有什么事情吩咐你么虽然不明白姚家子弟怎么会和高俅搅和在一起但他还是当作若无其事地问道。
姚平仲沉默了好一会方才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笑容:高帅说过若是王大人不追究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就让我告诉你他并不是无缘无故写这封信。
高帅知道王大人之所以会被贬谪到贺州这个地方和我爷爷伯父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这更多的是个人政见不同并非意气之争所以高帅虽然和爷爷有相当的交情却仍旧愿意倾听王大人的意见。我跟随高帅入蜀本来是爷爷的意思但是在前次恭州平乱的时候我立了一点小功所以如今算是高帅的正式部属。
一席简明扼要的话顿时让王厚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原先的一点疑虑也逐渐消失了。所谓的问计言下之意非常清楚也就是给了他一个很明确的信号朝廷有意重取河湟。对于矢志开疆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起复机会。他勉强按捺心头激动重新回味了一遍姚平仲的话这才现了一个刚刚自己忽略的问题。
恭州平乱的事他当然听说过虽然并不清楚具体封赏的情况但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将门少年所说的立功恐怕并不是什么小功劳。而且所谓的正式部属其意义就更加不同了。要知道姚家种家折家这些将门向来只管行军打仗虽也有在各自帅臣的部署下作战的情况却一般都是从战阵上开始历练鲜有随朝廷大员外任的往事。那个老谋深算步步为营的姚麟究竟在打什么样的算盘那姚公子是否准备在这里盘桓几天如果王大人不介意我希望能够请教一些用兵方略。另外高帅令我拿了你的回信方可回去我不敢违命还请王大人谅解。
望着对面那个少年王厚突然有一种无法借力的感觉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被对方连消带打消弭于无形不止如此这
贺州属广南西路正是宋人口中岭南之地历年以来被贬贵州的朝廷官员不计其数。近的有当年被贬为贺州知县的范纯仁远的有曾被贬为贺州司马的王端章。因此被贬为贺州别驾的王厚并不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然而志在西北的他却觉得分外难熬。须知州别驾乃是名副其实的闲官既没有什么实权也没有什么事务需要经管日子寂静得让人狂。
有的时候王厚时常会想起随同父亲在军中的日子那时他在父亲身边朝夕学习军政对于羌事更是廖若指掌。父亲去后朝廷又下旨弃河湟他虽然屡次上书却无济于事最后在出任熙河干当公事的任上他和河州守将王赡一起谋划了重取湟州鄯州的策略。一朝功成他果然受到了封赏可惜好景不长羌人狡猾多变朝廷最终还是弃了两地并以归罪于他最后他不得不来到了这岭南不毛之地。
贺州的日子无疑是清苦的虽然父子两代为官但王厚当初官阶最高的时候也不过东上阁门副使湟州知州官秩不过从六品而其父王韶也没有留下多少家产。所以在贺州的这些日子他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家仆随行所居的也不过一进一出的砖房房中陈设更是简简单单别无美饰。
这一日他缓步从知州衙门回到家里的时候却惊奇地觉门外拴着一匹马顿时大吃一惊。被贬贺州的这一年多来他这里没有来过任何客人虽然有时也有朋友的家书但也只是寥寥几句。久而久之他也渐渐心灰意冷。
石伯。有客人么他见老仆急急忙忙地从里间奔了出来不由大声问道。
老仆却有些耳背好一阵子方才看到主人连忙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一个年少的童子端着一个托盘掀帘而出一见王厚便连忙行礼道:大人有客人来拜。
什么来拜我如今是什么身份。值得他人来拜王厚暗叹小仆不懂事连忙起脚进了屋子。虽然还是大白天。但由于四周没有窗户。因此昏暗的屋里却已经点起了油灯。只见靠后墙的椅子上坐了一个十五六岁地少年虽然年纪轻轻看上去却颇有几分气势。
少年在看见王厚的一刹那便立刻站了起来此时连忙抱拳一揖道:拜见王大人尊驾是王厚自忖从来没见过对方。心中不禁有几分疑惑。
在下姚平仲。
咦你莫非是关中二姚的姚氏子弟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王厚这才真正诧异了。他当初跟随乃父在熙河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听说过二姚的威名。当初他的上司河州守将王赡还曾经被姚雄救过性命只是王家人和姚家子弟非但没有什么来往反而还有些怨隙原因就在湟州的处置上。当年正是因为姚雄说熙湟可弃姚麟在京城说青唐不可轻启战端他方才落到现在的田地要说心底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终究长了眼前少年几十岁。虽然心中不平但面上却丝毫没有带出。看姚公子的年纪应该还没到上正式战场的时候。京城和秦凤无不离贺州路途遥远不知你千里迢迢到这里来干什么说着说着他的言语中还是流露出了一丝敌意。
我并不是来自京城抑或秦凤。姚平仲依旧是脸色平静他从袖子中掏出一封信函这才解释道我此番自成都而来奉高帅之令送信给王大人。
什么王厚一下子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终究离开权力中心时日长久骤然之间头绪全无只得伸手把信函接了过来心底却还在嘀咕。可是当展开信笺通读了一遍之后他的脸色却有些变了。不管他怎么消息闭塞那个落款代表着谁他还是明白的信上地问策之意也分外清楚。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送来这样一封干系重大信函的竟是当年冤家对头的子弟。
姚公子行前高帅可还有什么事情吩咐你么虽然不明白姚家子弟怎么会和高俅搅和在一起但他还是当作若无其事地问道。
姚平仲沉默了好一会方才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笑容:高帅说过若是王大人不追究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就让我告诉你他并不是无缘无故写这封信。
高帅知道王大人之所以会被贬谪到贺州这个地方和我爷爷伯父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这更多的是个人政见不同并非意气之争所以高帅虽然和爷爷有相当的交情却仍旧愿意倾听王大人的意见。我跟随高帅入蜀本来是爷爷的意思但是在前次恭州平乱的时候我立了一点小功所以如今算是高帅的正式部属。
一席简明扼要的话顿时让王厚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原先的一点疑虑也逐渐消失了。所谓的问计言下之意非常清楚也就是给了他一个很明确的信号朝廷有意重取河湟。对于矢志开疆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起复机会。他勉强按捺心头激动重新回味了一遍姚平仲的话这才现了一个刚刚自己忽略的问题。
恭州平乱的事他当然听说过虽然并不清楚具体封赏的情况但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将门少年所说的立功恐怕并不是什么小功劳。而且所谓的正式部属其意义就更加不同了。要知道姚家种家折家这些将门向来只管行军打仗虽也有在各自帅臣的部署下作战的情况却一般都是从战阵上开始历练鲜有随朝廷大员外任的往事。那个老谋深算步步为营的姚麟究竟在打什么样的算盘那姚公子是否准备在这里盘桓几天如果王大人不介意我希望能够请教一些用兵方略。另外高帅令我拿了你的回信方可回去我不敢违命还请王大人谅解。
望着对面那个少年王厚突然有一种无法借力的感觉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被对方连消带打消弭于无形不止如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