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高太尉新传 > 第二部 经略利之所趋 第二十八章 民不聊生

第二部 经略利之所趋 第二十八章 民不聊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随机推荐:  

那个年轻公子是谁看那几个护卫威风得紧啊嘿不知是哪家王孙公子出游这些人算是撞上铁板了这年头朝廷朝令夕改老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听说京城外边好些地方都遭了灾流民四处都是可怜啊可怜个屁要不是这些外乡人哄进城来我们这些本地人会连活计都找不着哼成天不是偷就是抢死了活该多死几个才好呢听着耳边各式各样的议论高俅的脸色渐渐阴沉了下来。原本他只是想教训一下这些恶徒出一口气后来听到米店被抢便知道事情不对了如今看来大宋的民计民生也已经到了不容疏忽的境地。尽管大宋向来有招收流民中的青壮为厢军的惯例但是在财政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刻非到万不得已不能再开这条路了。  

瞥了一眼垂头丧气跪在地下的几个大汉一眼他打消了派人将他们送去开封府的打算居高临下地问道:你们到汴京多久了听到这句话几个大汉不由面面相觑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个看似富贵人家的公子既不是把他们扭送官府也不是责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而是问了这种不相干的问题。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其中一个较为机灵的便低声答道:我们都是河北刑州附近的庄稼汉因为这几年连年田地收成都不好交不出租子后来田主便夺佃了我们没了活路已经到京城三四个月了夺佃这两个字顿时让高俅警醒了大宋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他当然知道但凡河东河北之地大多数都属于京城的世家豪族高官。乃至于皇室宗亲普通老百姓一般都只是租户。一旦遇到天灾这些交不出租子的人便很有可能被田主赶出原来的地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是常有的事这些被迫成为流民的百姓有的时候比真正遭了饥荒的流民更可怕。  

你们为什么要哄抢城西地米店难道不知道这按律当死么尽管知道自己问得有些多余但高俅还是厉声责问道。我看你们都是年轻力壮为什么不去找活干此时那一溜五六个汉子顿时沉默了倒是外间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叫嚣道:要是活都让他们这些外乡人抢了我们该干什么喝西北风么随着这句话那些本地人纷纷哄笑了起来杂七杂八的议论声不断。  

死砍头也是一死饿死也是一死又有什么两样刚才那个打头朝高俅扑来的汉子终于忍不住了。强硬地抬起头来。狠狠地盯着高俅你们这种人吃的用的都是我们的血汗凭什么还要压在我们的上头老子是没本事。否则拉出一杆大旗来占了山头非得杀光天底下地贪官污吏不可听到领的这句话刚才还有些沮丧的汉子全都振奋了起来有两个甚至大声嚷嚷了起来。  

没错砍头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就在四周人群也随之一片哄闹的时候最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公差的吆喝只是一小会儿几个身着衙门公服的官差便挤进了人群还没看清状况就大摆官威道:光天化日之下。尔等竟敢聚众闹事来啊统统给我拿回开封府审问好大的官威眼看事情已经解决得差不多这些人方才姗姗来迟高俅心中早已大骂马后炮此时自然不会给好脸色看。你们早干什么去了你是什么人我们开封府公人行事用得着耀武扬威的话只说了半截那个官差头头终于看到了高俅。登时傻眼了。他曾经看到过高俅更知道连顶头上司开封知府阮大献都对其客客气气自己刚才还大摇大摆的那不是找死么好半晌他方才哭丧着脸跪了下来老老实实地叩头道:小人叩见高学士这一声叫唤不打紧四周看热闹地人顿时全都愣了若是别地学士他们可能不知道可这个高学士在市井之间却可谓是耳熟能详谁都知道那是当今御前的第一信臣。一时间地上被看得紧紧的几个大汉固然面色死灰就连刚刚赶来地公差也同样脸色不好看。出了这样的大事以开封知府阮大献和高俅的关系他们回去肯定得吃挂落。  

高俅见原本吵吵嚷嚷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思量片刻便踏前一步问道:刚才是谁指认他们哄抢城西米店的四周一片安静。  

那么若是有人能说出当日详情的我出赏钱五贯高俅心中暗叹不得不祭出了法宝。果然这回他话音刚落便有几个人争先恐后地挤出了人群一个劲地说自己当时就在现场。  

尽管手中还抱着女儿但考虑到这件事背后的危机高俅还是命护卫押上那几个汉子随一群官差径直去了开封府。得知出了这种事情阮大献勃然大怒之余不免有些诚惶诚恐在高俅面前自然是连连致歉。他如今官至天章阁直学士开封府事务大多由两个推官经手算是曾布座下的一大干将。  

阮兄你掌管诺大的开封府有所疏失也是难免的事。高俅随口安慰了一句这才不无凝重地道但是京畿要地这种事情关系重大怎么就没有人向你呈报么阮大献事先已经向经管地差役问过细节此时不免叹了一口气。高老弟不瞒你说此事生之后开封府推官李建就立刻去追查过那米行也不是什么规规矩矩做生意的看见一些外乡人买米就故意抬高价钱甚至从中短斤缺两最后才把事情闹大了。所以开封府一上门他们为了息事宁人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要蒙混过去。李建也不想闹出大事便想派人追查那几个汉子就算了谁知又闹出今天这么一出。  

说到这里他不由暗中庆幸不已。所幸高俅和那位千金都安然无恙否则若是出了任何问题他这个开封知府就铁定完了。别说台谏那一关过不去就连赵佶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待到那时他就连叫苦都来不及。  

高俅在意的并不是事情的经过横竖他已经把人证带到了开封府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