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

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户分配,除非自己主动交待,现在查出来的有六十多万顷,郑朗又重新勘酌,将其中近三十万顷隐田陆续交回给各个主户。至于剩下来的,皆是顽固不化的,分了也就分了。以此换取反对声音小下去。  

一面紧,根据史上熙丰改革启发,下达诏书,自此以后,不得对任何四等以下户进行和买,也不得买卖四等户以下耕地。凡是和买与耕地交易只能在三等户以上执行。  

和买本是好意,包括宫廷或者其他用场,特别是军用丝麻,后者最重,庆历时和买丝绢达到三百万匹。本来朝廷用意也是好的,出的价比较公道。但上面给了一匹绢一贯钱,经过官吏层层克扣,到老百姓手中还能剩下多少?因此和买成了贫困百姓沉重负担之一。蔡京时直接将和买变成定额税向百姓苛剥。  

想不和买那是不可能的,但三等以上户皆有了自保本钱,官吏不敢苛剥得太重。改革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为了国家富,还是为了百姓。这是郑朗与王安石变法的区别关健所在。  

并且做了严厉的措施,凡向四等以下户实行和买的官员一律罢职,凡是向四等以下户的贫困百姓购买土地者,将所购土地无偿退还给其户,所购买款项不会退还。  

这是法令。  

能实施多少,很让人怀疑。不过有比没有强,能有效地给最贫困百姓更多的生机。  

另外利用朝廷耕地面积进行对比,查隐田并没有结束。与真宗时相比,整少了一百五十万顷。实际隐田最少在三百万顷以上。还得要查,望各位好自为之,主动交出。  

还有各监惩罚的股契,郑朗退还得更多,几乎退还了近九成,当然也做了戒告,下不为例,若再有下次。就休想退还了。其余一成多契股皆是顽固不化,而且极其恶劣的主户,无法再做任何妥让,于是全部交给钞行一一处理,仅此一项就得款项八百多万缗。  

实际朝廷也未得多少,两千多名京官下去后,出差费用。以及其他用度,就用掉了近七百万贯。其实若有可能,郑朗准备全部退还的,但那样做必失去警戒作用。  

总之,最后郑朗做了大幅度的妥协。  

仍然有很大的反对声音,不过比原先小了很多。  

并且将以前实施的种种变革。例如免役法、仓法与保甲法一一恢复过来。  

郑朗累得要死,第一步改制已经比较完美的达到心中目标,就是以后不再发起改革,只要将裁兵进行,宋朝已经从死亡的边缘线上拉了上来。  

五月到来。郑朗合上最后一本奏折,对曾公亮说道:“明仲。暂时能喘一口气了。”  

改制的事中书这边结束了,三院哪里还没有结束,许多官员的重新任命,工作量庞大,仍与郑朗无关。  

曾公亮道:“息一息吧。”  

这个息一息不是让郑朗休息,而是让郑朗缓一缓,不能再玩了,再玩马上一些权贵能请刺客刺杀你。  

郑朗额首,种种他早就预料到了,因此将裁兵与改军制放在第二位,有争议声,但不会象这次那样骚动天下。第三步改革那要放在明年。并且今年下面会发生一件事,京师多次地震,也不能进行第三步改革,必然会被人用来做借口对自己发起攻击。  

改革有没有成效?  

几乎所有京官都感到这个变化。  

政令。  

以前颁发政令时,总感到壅滞,但经过改制后,政令畅通无阻,有一些老京官,曾在赵祯朝就担任过相关的官员,随着各个官员到阙后,政令越来越通畅,比赵祯朝政治最清明的时刻,还要通畅。  

一些聪明的人就想到另一个词眼,郑朗反复说的冗政所带来的浪费浮费。  

郑朗与曾公亮圆满完成任务,带着几位宰相向赵顼汇报。  

赵顼也在抚胸。  

不容易啊。  

有多少成果,三司报表也能看到许多,他让几个宰执坐下,看着郑朗与曾公亮,又看着文彦博问:“丁谓、王钦若与陈彭年何如人?”  

文彦博茫然,不知道赵顼问这句话的意思何在,难道是说我是丁谓王钦若之流?未想明白,道:“当时修建宫殿,皆谓等开之,耗祖宗积储过半(指内藏库的积蓄),至今府库不复充实。”  

答非所问,况且丁谓造的孽,与现在府库有何关系?五十多年过去,朝廷所出不知道是六十亿还是七十亿,就算丁谓蛊惑宋真宗修了一些宫殿,在这个庞大的支出面前又能算什么?  

赵顼忽然说道:“王旦为宰相,不得无过?”  

韩绛在边上道:“旦尝谏,真宗不从,求去位,又不许。”  

“事情不对,当极论列,岂可以求去塞责?”  

宋真宗与丁谓做得不好,当劝,能避让不作声吗?至此,大家才明白赵顼为什么问文彦博,你是三朝老臣,除了反对郑朗的新商税与进谏向传范为两京安抚使外,还做了什么?这是赵顼对文彦博不作为表示不满意。  

文彦博嘴张了张,最终没有说出来。  

不过郑朗隐隐感到一份不安。  

不行,这小子还得教育,有些急于求成与毛躁。改制全部结束,下面必须要安静一段时间,将大好局面给稳住。一旦今天赵顼的问话传出去,下面官员为了投其所好,还会继续兴师动众。那样,反而不美。这个节奏感必须把握好,只有稳定住,让它结出胜利果实,才有理由进行下一步改革。  

这么多人面,郑朗不会说的,但有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