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二十四章 简中(上)

八百二十四章 简中(上)(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辉煌的以少胜多大捷,虽不及张岊与张亢那几次战役来得神奇,但也不错。  

问题是,问题是谁给种谔出兵的权利?  

朝廷正进行着一场更大的争议。  

郑朗想法是比较完美的,但执行的还是人。  

仅是一个裁官就会引起风波,况且还有清查伪冒保丁避税。以及逃掉的避役钱以及各种税务与隐田。  

两千多名京官下去。为了保往差职。一个个拼了命。  

这叫上有所好,下有所喜,查得紧查得苛,第一个能将许多官员定为无能官员。或者苛民官员,罢废了,就会有更多的职位出来。第二个国家缺钱,补罚逃税漏税也能为国家来收益。  

事实查到最后。各种免钱、逃税钱,罚没出来达到一千六百多万缗之巨。可想而知,下面折腾得有多厉害。  

其中有一人最突出。  

就是那个后来的牛人章惇,侄子中了状元,羞与其同榜,于是再考,居然又考中了。这个进士可不是大白菜,很难考的。往往来了近万名举子,只能录取几百人,其中还有明经诸科。同进士,真正的进士往往不足两三百人。严格的仅有一百余人。自郑朗进谏后,只能有一百余人了。比例近乎五十比一,一百比一。  

这非是平常的那种一百比一,既然能考中举子,真正走后门蒙进来却是很少的,九成以上皆有些实力。当年富弼才不可谓不高,就是考不中!但章惇就办到了,一考考中,二考再中,虽不是状元,然也将进士当成了大白菜。  

朝廷也感到惊讶,因此破例以寻常进士调任商洛令。在商洛有政绩,又调回朝廷担任一个小京官。郑朗查各部司名单,看到他的名字,怎么能不注意。  

刻意将他下放,领手齐州,不但让他盘问官员才能,是否称职,还有查税与查隐田。隐田一共选了八十个州,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乃是隐田比较厉害的州府。第二个顶尖豪门少。但有几个州府还是有许多豪门的,例如齐州。  

章惇领命后,面不改色,带着官员下去问询,纠出来五名贪官,七名不作为或者有其他不好情况的官员,罚税四十多万缗,但没有隐田来得猛烈。齐州本是京东路富饶之地,新运河开通,自修河起就给齐州带来庞大的财富。郑朗曾用各种作监约束富户兼并。但治平时吏政败坏到那种地步,甚至许多人认为赵曙能活上十年二十年,郑朗都老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连作监的约束力都没有了,财富越多,倒向兼并的越多,由是成为兼并与隐田的重灾区。  

后来人讴歌宋朝不约束兼并现象,说使劳动力解放出来,似乎有道理,造就了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但实际弊远大于利,影响了国家税务,使得贫困百姓生活产生压力。  

并且在兼并时还发生许多不好的事,比如爱国诗人陆游的儿子潥阳宰陆子遹巴结史弥远,利用父亲权势与影响力与手中职权,诱骗潥阳主户张挺沈成等人,以一亩田十缗价得一万一千八百亩良田,给史弥远做福贤庄。实际给的时候一亩仅给五百钱。百姓不服,上投官府,陆子遹会合巡捕,持兵追捕,冤主逃走,便让巡捕将他们的房舍全部烧光。田没了,家再烧完了,这日子怎么过,百姓气愤之下,进行抵抗,不让陆子遹烧他们的庐舍,被陆子遹率官捕斩杀十几人。当时潥阳还算是太平的,百姓一看官捕击杀了十几人,一个个吓软了,伏下束手就擒。陆子遹将他们关在大牢里,灌以屎粪,再施以严刑,逼他们强行献出地契,一文钱也不给。  

前世郑朗了解这段历史后,每当读到陆游那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想想他儿子的作为,深深叹息。  

但郑朗也不敢马上全部动手,一些头痛的重灾区,仅选了几个州,齐州是其中最重要的大州。刻意选了章惇。  

没让他失望。  

章惇在齐州四个月,共清量出三万余顷隐田,全部处理,交给四等以下户,清量隐田时,郑朗有意让官员带着各监契股下去威胁,罚没了四监契股近半成。半成契股,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若放在钞行拍卖,最少价值一百多万缗。为了强行镇压,又击杀十三名反抗的主户家人或家奴,流放了七十余人,笞杖了两百多人。现在没有结束。才是一个开始。  

齐州隐患没有了。但经章惇这样玩。会引起多大的风波?  

最初准备执行时,大家默契地表示了支持,或者沉默。随着各地骚动,终于许多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或者隐晦地表达方式方法不对,无论是隐田冗官或者逃税都是要解决的,但可以用柔和的手段去做,这样下去。天下必乱。  

赵顼不得己,将重要的大臣一起聚集起来,进行商议讨论。  

诸多大臣进谏。  

此时,支持的少,反对的多。  

吕惠卿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还有诸公,且听臣一言。”  

现在了解吕惠卿的人不多,皆以为他是坚定的改革派,不过言路自由。不能听自己一面之辞,也要听听人家的说法。于是听吕惠卿往下说去。吕惠卿又道:“祖宗自治国以来,以爱民为国旨。何为爱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民非是指士大夫,包括天下所有百姓。他们是民,也是陛下的子女。”  

未必当真,至少台面上吕惠卿说法能讲得通。又道:“例如河工之举,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河工费用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得来的,实际还是出自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