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十七章 雍齿(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  

还有平安监等等,这几个联营作监,也因为充塞了大量冗官冗吏,导致利润下降。  

隐田现象一度控制了,全国统计上来的数字渐渐逼近四百万顷,时至今天,全国报上来的数字不足三百万顷。  

也就是郑朗所带来的一些良性改革全部渐渐破坏。  

当然不仅是这几条原因,一共罗列了五十几条弊端,这才炼成巨大的黑窟窿。  

最后又说到,皇上即政以来,奋发图新,一些不好的情况逐步下降,然而今年还会继续出现很严重的亏损。并且下面面对朝廷巨大的亏损,已产生严重的不安。  

赵顼苦笑,不公开便罢,一公开必会引起许多不好的情况。  

不过若是做得好,未必是坏事。若做得不好,国家会更加骚动。  

急得走来走去,无论是赵顼或者赵煦,寿命都很短,这个寿命往往让人忽视。一个有作为的君主,面对国家这些积弊,又束手无策,心情能不能好,一郁闷之下,能长寿吗?  

他说道:“司马光,助朕。”  

若是原来的时空,司马光将报表交给赵顼后,赵顼让他来领手治理这些时弊,司马光果断地拒绝,俺要修通志,它是如此的伟大神圣,你还是找别人吧。  

原因让司马光细致的找出来,可不代表着有办法治好。就象一个癌症患者,知道是癌症晚期,但医生能治好它吗?没有到晚期,但也到了中期,若治,不知道牵动多少利益,这个雷大头的事,司马光可不会做的。  

现在司马光没有这个必要回避,静静地看着赵顼说道:“若治,会牵动无数利益,仅是这些利益的调节,臣无能为力也。臣观天下间,仅有一人能有能力治好。”  

“朕知道,然朕还不大明白郑公要的什么。”  

“陛下,即便郑公赴京,治也不易。若陛下不给郑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郑公难免心中不安。”  

“朕明白了。”  

“不但如此,韩公说五年欠负郑公便可以偿还得清,陛下认为五年时间行不行?”  

赵顼茫然地摇头。  

“郑公若是任职五年,会出现什么情况?”  

“朕会竭力支持也。”  

“陛下若学先帝,倒也可以。若是想有作为,群臣反对,当真陛下能坚持住?”司马光不客气地问。  

这一回,赵顼终于真正意识到郑朗要的是什么了。  

账目公开,吕诲吕大防赴京,再次直指两府过失。  

韩琦第二辞表呈上。  

赵顼不报。  

吕诲可不给赵顼面子,直接上书奏道,本来以为陛下召臣等重新回京,大有作为,然继续坐忍奸邪居于庙堂之上,彼时先帝乃不知国家败坏如此,情有可愿,仍如今陛下已知,却不作为,昏庸远胜于先帝十倍。既不听臣等劝说,让臣等再下去吧。  

又要准备率领言臣罢工。  

群情汹涌,韩琦无奈上书第三表辞呈,逼得曾公亮与文彦博也不得不上表写辞书。  

仍不报,因为永厚陵成,赵顼要率大臣们闪去吊唁。  

这是头等大事,吕诲等人隐忍不发,过了这个时间再说。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路过郑州时,赵顼下诏,诏郑朗前来。  

不能等坐家中,那就成了仁宗的臣子,而非是赵曙的臣子,坐实了口实,以后也很麻烦的,并且命内侍强行将郑朗带过来,一道吊唁。郑朗无奈,只好随着内侍赶赴御驾。  

赵顼闻听远远地就迎了过来,不论以前的感情,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心里急啊。  

小跑着过来,打老远就伸出手,将施礼的郑朗扶起说道:“郑公,几年未见,朕对郑公日夜思念。”  

然后看着郑朗一头白发,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忠臣,谦谦君子,还好还好,朝中有一良臣,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陛下,臣愧当。”  

赵顼拉着郑朗的手,往回走,低声说道:“郑公,父皇待君稍薄,也是奸人所误…”  

“陛下,先帝非是陛下所说的不堪。”郑朗正色说道。  

“咦,”赵顼奇怪地看着郑朗,不顾抱怨,俺未说父皇不堪啊,因为郑朗这句话让他感到很不解。  

“陛下,臣在郑州观察,旁观者清,看到先帝一些举措,事实先帝想有作为的,仅是因为一些人挑唆,导致失去分寸。若没有这些人挑唆,而是换成王曾鲁宗道这些良臣在侧,先帝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不会,”赵顼想都未想就答道,那一个愿意说老子坏的?此时赵顼再三地让郑朗与诸位言臣的洗脑,产生一个严重错觉,父亲虽做错了,但不是父亲的错,乃是一些大臣挑唆之错!  

“可叹可惜,说起来也是仁宗失误,选错了顾命大臣。而且先帝过早驾崩诚为可惜。陛下,若是迟此年继位,那么想法更成熟,国家也有幸啊。”  

“卿乃忠臣也,”赵顼感慨万千,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公心一嫌无疑:“如今之计,如何做起?”  

“若调节,容易。”  

“朕想一世治也,若想调节,早下诏让郑公返京了,可朕又不知如何做起。”  

“很麻烦的,想要一世治,第一步便要解决大部分冗官冗政之弊。”  

“郑公,那不大好吧,”赵顼狐疑地问。对冗政认识赵顼仍模糊不清,可冗官知道的。最头痛的就是对官吏变动,谁动谁就会成为过街的老鼠。当然是重要时弊,但第一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