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六百九十六章 三关(三)

六百九十六章 三关(三)(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杀!”郭逵用朴刀砍死一名靠近的交趾兵士,然后看着战场。!  

交趾阵型不严,也就是郑朗所说的军纪松懈。这一毛病契丹也有,西夏同样有之。但不是证明宋朝军队素质好,这几个国家多是役兵制,而宋朝是募兵制,最高时一百三四十万军队,即便现在还有百万军队,是养着的,厢兵要承担劳役,禁兵与蕃兵无任何劳役负担,整天就是训练。练刀枪弓马,练阵图,阵图这玩意儿真的不能相信,更不能带到战场上,可对阵型却有极大的帮助,因此论阵型严谨,数国当中宋朝当数第一。  

这是交趾人的缺陷。  

可比起侬智高的军队,交趾人要顽强得多。  

一声令下,前仆后继,自吃过中午饭时起,一直猛攻到现在,一刻也没有停息,而且攻势越来越猛。  

又一轮攻击被打退下去。  

实际武珥与李常杰也在惊叹这支宋军的顽强。  

两人弄不懂,明明军队这样顽强,还是百万军队,怎么北拘于契丹,西束于西夏,对交趾态度一直很软弱呢。攻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夺下决里隘关卡,两人心中皆有些惊心了。  

借着喘息的机会,杨文广来到郭逵身边说道:“郭将军,交趾人不可小视啊。”  

郭逵没有回答。  

虽通过种种迹象来分析,此次郑朗准备充分,不过敌人兵力太多了,即便是一场胜利。若是惨胜,对两广未来都会产生阴影的。  

“还有士气。”  

郭逵悚然一惊,看着大家。四千兵士若论身体素质。皆是佼佼者,但中间仅有一部分人去过特磨道,经历过数场恶战。其他的兵士缺乏大战经验。打顺风仗固然勇猛,可打这样的恶战,看到牺牲惨重,皆有些胆怯了。  

杨文广又担心地说道:“三天。”  

张亢的吩咐,不必强行坚守,夺下决里隘关卡后,只坚守三天,为后方准备赢来时间。当然。时间能长一点更好了,有一个四天五天最妙。  

这样子下去,不要说三天,就是明天也未必能坚守下来。  

数员大将,皆是勇冠三军的勇将,但各有各的缺点。  

郭逵是难得的帅才,可太过保守。郑朗不是会用人。而是通过史上这些人的表现,来分析这些人的长处与短处。郭逵成在交趾,败在交趾。才来宋朝,郑朗思想不成熟,对郭逵是持着怀疑态度的。  

无他。那是一个很奇怪的年代,女明星越不要脸越红,不是比演技,而是比谁丑闻多谁衣服脱得多。明明是一个比较平均的制度治国,贫富悬差却比资本主义更大,谁有钱谁就是爹,比万恶的封建时代宋朝更恶劣。当官的家属全部在外国,政府一面喊着和协,一面不顾百姓死活拼命操给土地价格,使房价超过普遍一名工人一生工资总和,农民要从明朝种地种五六百年的地,积累的钱才能买一套房屋。一个好好的雷锋精神,能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却让许多人将其历史翻出来质疑。  

在这种奇怪的风气下,杨文广在平南时是一个打酱色的角色,却成了正史中最大的丑角。狄青成了恶魔,侬智高杀了几万百姓,并掳获几万百姓准备让他们做奴隶,或者献给交趾干爹,却成了民族英雄。本国的历史不相信,要知道宋史是元朝编写的,续资治通鉴是清人编写的,两个少数民族治国的国家,值得美化宋朝吗?不相信,却相信交趾人篡写的历史。  

因此熙宁战争让郑朗在前世困惑。  

直到成长后,郑朗才明白交趾是大败的,有几个史实可以分析,一个是交趾自战后,很长时间内不敢侵犯宋朝,做乖孙子。若不是吃了大亏,何必如此?第二个郭逵撤军后,仅留少数兵士驻扎谅山等交趾领地,交趾只是软求宋朝,不敢出兵收回。  

郭逵的撤兵,有几个原因,带的全是黄河一带的禁兵,天气越来越热,许多人中了疟疾而死,这些兵士将是抵抗契丹与西夏的精英,现在死在对宋朝没有多大利益的南方,有些不值。(有一诏书,安南行营至邕州四将下诸军,九月上旬死病近四五千人,此乃将副全不约束,恣令饮食北人所忌之物,以致生疾。可火急严[加]戒励,仍切责医用药治之。也就是郭逵军队到了邕州还未战,便死了四五千人,交趾所谓的瘴疠更严重,非是战死,而是病死)  

大败交趾,完成了初步任务,诸位将士战意不旺。再战,便是灭国之战,交趾会不会负隅顽抗,自己在将士死亡惨重,战意不烈的情况下,孰胜孰败,不大好判断。  

因此说道:“吾不能覆贼巢、俘乾德以报朝廷,天也!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  

知道回去没有好下场,也要强行见好就收。  

做出这一决定后,郭逵接纳交趾的降表。可是陶弼仍坚持己见,说道:“三州之民,无辜屠死者数万!今举士马十万众,贼已在手而纵之不取,以遂贼[意],使国家威灵不畅,三州之冤不复,沮一方之心,有可痛,无可贺者!”  

这一说,诸将不敢作声。  

毕竟兴师动众而来,居然连交趾都没有歼灭,回去后不能交差。因此郭逵再次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率先领中军从富良江北岸撤回,中军一走,大敌就在南岸,余部慌乱而逃。  

这才是真正熙宁之战的真相。  

交趾已被宋军歼灭好几万人,军队损失了一半,有什么能力敢随后追击?  

这一战动用了三十万人,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