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

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一住供精彩。  

蔡襄被说得莫明其妙。  

郑朗肯定不是吕夷简的人,为什么要说出这番话?  

他猜得不错,尽管对吕夷简了解更深一份,郑朗依然不会改变对吕夷简的感观。从来没有太恶过,没有这份明悟,郑朗也不会否认吕夷简的功绩,始终将他的政绩凌驾于范仲淹之上。也没有善过,即便有了政绩,吕夷简德操依然很低下,不能容人,打压对手,不择手段,依靠高深的权谋谲诈之术,舞私弄权,与范仲淹开了宋朝的党争先河。  

但作为言臣只能就事论事,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认为赵祯派人时常询问吕夷简不好,失了制度,说就是,不用扣上那么多子虚乌有的大帽子。  

什么都能开,胡说八道真的不能开。  

一开,以后黑白颠倒,还了得!  

没有再与蔡襄多言,因为他要到都堂说一件事。  

干旱与粮食。  

这一年发生三起起义,最晚最漫长的是桂阳蛮起义,主要原因是此地多有生苣压苤危猿肿约盒缀幔亲鞔酰执蠊婺2斡敕匪窖危轮捶礁叭魏笳蜓沽舜笏窖畏纷踊谱焦恚吹秸饫锬岩灾卫恚谑乔科惹ㄒ频钡厣,头领唐和与盘知谅发动起义,持续了长达三年,最后利用分化的政策才将这一地区起义解决。  

与宋朝军事带给百姓的压力无关,宋朝软弱的政策,拉拢都来不及,怎么会苛剥这些强横的生屑涞墓硪材岩运登宄魑纬墓僭币彩潜槐撇耪庋龅模绞奔负踅庑┞嫉背闪舜笠荒苋怕移渌5厍陌傩眨约八拔裼牍芾恚圆啪龆ㄇㄒ撇糠稚。有可能他们不服管制,中间使了一些粗暴的手段。  

主要原因还是这些蛮峒的首领。他们与西北方向占地几乎有后世浙江省一半面积大的国中国梅山蛮一样,桀骜不驯,占山为王。宋朝对此是默认的,可他们在山上呆得发慌,于是又时常跑下山,对熟蛮与汉人烧杀抢掠,或者做其他为非作歹的事。  

所以不肯迁移,率领族民反抗。至于那些普通的瘛谡獬≌秸校皇且桓龈隹埽焕玫墓ぞ摺簿褪撬嫡獯嗡降钠鹨迕挥腥魏握崩碛桑膊恢档酶冻鋈魏瓮樾摹2荒芎喝擞胧炻粼谀睦铮嗡巧保嗡乔馈嗡巧眨嗡侨哦龉业奶逯啤因为发生得有些晚,可以慢慢来,眼下还有重要的事。  

另两件起义,根本原因还是数年西北战争带来的后果。诱发原因,却是这场干旱。  

他还想到另外一个后果。  

于是来到都堂,与几位宰相坐下,郑朗说道:“时至五月,然自山东起。直到京师,与陕西皆很少下雨,陆续出现旱情,可是我看了一下相关的奏折,却发现江淮岁漕供给不上。”  

“竟有这事?”晏殊惊讶地问。  

“晏相公,我去中书省给你拿一些奏报过来。”  

郑朗离开,一会儿带着几名小吏抱着一大堆奏报过来。  

来京城没有多久,郑朗就在悄悄谋划此事,派人催促各地官员。加快调运粮食步伐。正好江南夏收也到来了。趁此机会将大批粮食往京师调运。远处的没有回信,可是两淮已经有些官员回报抵达京城。说了种种困难,财力不足,劳力不足,舟船不足。有的奏报不是郑朗批阅的,看到了也没有留心,相比于往年,调粮速度略有些下降,但下降得不厉害。就没有人往深处想。  

郑朗将奏折一一摊开,说道:“一匹骆驼负重渡河,因为负重太多,十分危险。这时减一重,就能平安渡河。增一重,有可能只增加一根稻草,都会让骆驼淹死。北方旱情严重,国家战争时久,百姓负担沉重,若是旱情继续,粮食不足便有可能会成为这根致命的稻草。诸位相公,未雨绸缪,必须做提前预防。我昨天问了家中的仆人,城中的一斗米已经涨价四文,还没有开始,一旦开始,象几年陛下才亲政时那样的旱情出现,又在这危急之时,国家危矣。”  

没有郑朗说得那么严重,但这次旱情出现一系列后果,总之,虽战争停息,却在进一步使宋朝变得恶化,推迟恢复时间。对于所谓的和平,他与元昊抱着一样的心思,这是为了下面战争做酝酿的。当真和平?傻了不成。  

几位宰相听他说得严重,一份份奏折打开看,章得象说道:“行知,可各地不是不调粮食,却有很多困难啊。”  

所有人全部盯着郑朗。  

不择出来无人注意,一择出来,便想到另一个方面。特别是富弼十分紧张,推动免役法不仅是郑朗,还有范仲淹、韩琦与张方平。在这个当口上,不能给敌人找到打击韩范的机会。  

郑朗更担心,说道:“造成这原因,主要还是战争。北方本来有一些粮仓,储蓄了一些粮草。因为想减轻国家的负担,减少运费与损耗,这些粮仓里的粮草全部调运到西北,同样是我所说的稻草。若没有旱情,北方大丰收,粮仓空虚没有问题。但北方出现旱情,空虚的粮仓便会导致一系列后果。当然,还有免役法与财政困难造成的原因。”  

“力役减少也有弊端哪,”贾昌朝淡淡地说道。  

别以为他说得平淡,说不定此人就能用此事做文章。  

郑朗瞅了他一眼,也淡淡地说:“贾相公,大旱是有,可不会年年发生,若那样,纵然庙堂君臣再如何努力,国家也危矣。再说徭役,国家以前调动粮食一靠商贾,科配繁重,阻滞了商贾的贩运。二靠厢军与差役,实施免役法后,差役并没有减少,相反,因为用薪酬雇佣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