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绞肉机(一)

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绞肉机(一)(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杨文广与王信赵祯也知道,王信延州一战,十分让人扬眉吐气。杨文广虽未立下大功,也屡次立下一些小功劳。  

张亢赵祯也是知道的,几个月前还对此人批评过。也知道他到了府州,但不知道张亢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来到府州的。至于张亢的神奇,如今没有展现,所以赵祯同样纳闷,这也是一个有本事的将领么?  

还有呢,张岊与王吉是什么人?  

赵祯十分茫然。  

汉武帝对卫青说,郭解能出自你嘴中,不是豪强也是豪强。  

这是郑朗的奏折,能出现在郑朗奏折上,郑重讨要的将领,会是差的吗?  

为什么自己不知道。  

府麟路功绩确实被各个士大夫或多或少隐杀。  

后来赵祯也知道一些,不过赵祯的考虑郑朗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府麟路立功的主体是折家军,是羌人,而正统的大臣在西北相比之下黯然失色。  

如果一昧宣传府麟路的战功,未必有利于朝堂的安定。  

这是君王的平衡之术。  

然后这次大捷又经过各方面的瞒杀,差一点被历史疏忽。有人想翻找出来,只能从继继续续的史书慢慢寻找真相。  

但现在不知,于是各位宰相进来,赵祯第一句便问:“张岊与王吉是谁?”  

晏殊答道:“张岊是府州的一名指挥使,王吉似乎一名小兵,陛下,为什么要问他们?”  

“你们看看,”赵祯将郑朗奏折递到诸位宰相手中。  

全部差不多,象喝了鸡血一样,在打摆子。  

郑朗前面奏折是用普通奏函向京城递送的,也就是那个君子,君王是子也还没有送到京城。  

这份奏折没有到京城,这些人便无法知道郑朗这一战的来龙去脉,一个个茫然,怎么打起来,没有一人听到半点风声?  

然后全部苦笑,果然还是原来的郑行知,先斩后奏!  

赵祯问道:“诸卿,你们怎么看?”  

奏折上两条选择,要么依郑朗之策,最终将这个太子送回去。  

不用说,为了得到这个太子,会死很多人。  

要么准备血拼。  

这些大佬们也不是傻子,若真的将元昊这个儿子往京城押,为了面子与在国内的威信,元昊不是发疯,而是狂化。  

郑朗说的契丹,也让大臣有顾忌。  

尽管郑朗再三说契丹与西夏人不可能同穿一条裤子。然而一旦这两个国家决定同穿一条裤子,想到这里,这些文臣们全部打冷起冷颤。  

郑朗已经给了他们选择,可是谁好意思说出来?  

赵祯在诸人脸上巡来巡去,最后章得象硬着头皮说道:“还是等确切消息传来吧。”  

吕夷简也默契地说:“臣也同意章相公之言。”  

“散吧。”赵祯无奈地说。  

但这一夜,知道内情的数位大佬与赵祯几乎都没有睡着觉。  

第二天正好是早朝,消息没有来,几位大佬也不敢商议,可是神情很古怪,不停地瞅着殿外。  

还有其他大臣进奏,可是赵祯同样心不在焉。  

下面一群大臣一个个傻眼睛,这在做什么?  

进奏的臣子草草奏完,依照往曰,要散朝了,赵祯却没有宣布。  

富弼说道:“陛下,请宣布散朝。”  

你有话请说,有屁请放,俺们还有公务在身呢,傻站在这里做什么?  

章得象叹了一口气,说道:“再等等吧。”  

等西北消息,这么大事情,几个宰相不敢做主,弄不好就会背骂名。  

赵祯回过魂来,说道:“殿宴吧。”  

让大臣到宫中赴宴,站在朝殿里不是事,一边宴席一边等。  

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欧阳修忍不住问前面的章得象:“章相公,究竟是什么事?”  

怎么全部象失了魂似的。  

“西夏太子。”  

“西夏太子怎么啦?”  

“西夏太子在天都山。”  

“又怎么啦?”  

章得象被他问得心烦,说道:“郑朗派人捉西夏太子去啦。”  

声音不大,但立时间桌席上传出一片片碎响,诸大臣手中的杯盏掉了好几个。  

没有一个大臣表现正常,甚至有的大臣差一点嘴出白沫。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