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在路上(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在路上(二)(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一点喷出一嘴糖浆水。  

又说了一番话,三人离开。  

第二天一早郑朗就起床了,得上早朝。  

这也是郑朗做官七八年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参加朝会。  

按照官职站立。  

不上早朝,就很难明白崔娴的小心翼翼。  

参加朝会有许多大臣,然而郑朗却站在班次的最前面,在他前面仅有十几个人。  

而且十几个人多是老者,唯独他岁数最小,最显眼,当然也最刺眼。  

郑朗看着后面无数官员看着他,不由地摸了一下小胡子,心中想到,别看,俺在朝会上站队站不了多长时间。  

太监宣话:“有事进奏,无事退朝。”  

一些大臣开始进奏,有军事的,有民政的,还有刑狱的。  

多是无关痛庠的问题。  

但也不能说不重视,除了大事外,国家也有许许多多小事务组成,点点滴滴构成一个国家的基石与治理方针。  

大臣说完了,郑朗手持牙笏走出来,但第一件事不是进奏增加乡兵,而是兵器。  

“汉以萧何为首功,剿灭敌寇,非乃前线将士,后方吏治民政尤为重要。”  

劈开第一句,让许多文臣听了都喜欢。  

接下来就说兵器,反正国家多处冗费,索姓拨出一笔款子,奖励工匠,改善工匠生活,补助器材的费用。  

然后再出现劣制兵器,就可以有理由查问相官贪墨的官吏,怠工的工匠。  

这也是儒家的理论,先给后求。  

然后说到火药,研发出一批武器,可没有大规模将它应用到战场上,离郑朗要求甚远,但这批砲可以先制造一批,运到前线各寨各砦,增加防御能力。  

然后才说乡兵。  

说完后,看着诸位大臣,自己是好心,替国家节约很多的开支,未必这些大佬能理解。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