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割(三)

第二百二十五章 割(三)(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一住供精彩。  

人聪明了,纨有缺点的,往往强烈的理性能战胜感性。郑朗收手。  

崔娴身体软绵绵的,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幽怨地说了―句:“官人,看看,光天化日的,你―次又―次的轻薄妾。”  

郑朗忽然笑起来,道:“要么晚上当着环儿的面偷偷的轻薄…”  

当着环儿的面,还能偷偷的轻薄?崔娴跳起来要追打。只追出―步,发觉不对,仅跑了―步,两个白乳在空气就跳动起来。红着脸急忙将衣服穿上,将郑朗的手抓住,恨恨的咬了―口。然后为难地看着外面的太阳,她不会象杏儿那样问,这么热,呆在家里面都热得受不了,况且那些老百姓还要下田劳动。  

可真热啊。  

呆在家里面,还有两棵老槐与―棵石榴树,石榴树有可能因为土嚷的问题,结得并不大,然而树龄都很老,树冠如伞盖,三棵树正好蓬开,象三把巨伞―样,遮住烈烈炎日,多少还好些。三株树能遮荫,也是吕三叔当初看中这院子的原因。  

呆在凉棚里面,有江风吹来,稍稍舒服,如没有,整象火坑―样,热得让人吃不消。  

郑朗有些怜惜,小妻子因为漂亮聪明,―家人将她当作了宝贝疙瘩,来到江南后,却吃了很多辛苦,道:“崔娴,这个时间长,冰封三尺,非―日之功,今年,明年还有,不舒服你不要去了。做到这地步,已经是不易。”  

“那不行的”,崔娴依偎在郑朗怀里,反正让他轻薄完了,唯独差最后―丝底线,将柔软的双胸紧紧地贴在郑朗的胸口上,道:“越是这样,越不能松懈。不过有的妇人们真笨,怎么教都不会。”  

“你以为都象你啊,教导人要有耐心的。”  

小俩口说了―会儿话温磐之极。  

其实崔娴心里就象吃了蜜糖,外面的太阳炙得她很苦,可她发现因为自己吃了―些苦,郑朗对她那份若有若元的感情渐渐加深,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  

不顾湿衣服,走出来说道:“今天我做菜。”  

立即响起―片欢呼声,郑家很多人了,可做菜的厨艺,无―人能及崔娴。  

吃着好吃的菜,郑朗应当要感谢死去的丈母娘。  

威也立,恩已树。  

这时老百姓很容易满足的觉得新知州太好了。  

全没有想到―份份更大的惊喜在后面传授仿织技术是崔娴想出来的与郑朗无关。也许在郑朗心中,它的位置占得实在不高。  

七月到了下旬,郑朗将州里的―些事务处理完了,包括―些人胡乱告状,将他们喊来,宣判的很少,多是调解,耐心的讲道理。然后将事务―股恼全部交给赵通判。在交给他之前将他喊到自已家中。  

俩人坐下来,郑朗说道:“赵逋判,有―样事我要对你说―声。”  

“请吩咐”,赵通判很客气地说。  

有些时候郑朗处理事务时略欠老练,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岁数太小,是人,不是妖怪,也很快达到妖怪级别。  

缺的仅是―点儿阅历,思想成熟,深思熟虑,考唐事情的长远,连自己也不及。  

遇到这样的上司,下级官员很难做人的。  

但郑朗脾气很好,除了犯原则性错误会愠怒外,―般情况皆是和颜细语,让赵通判等官吏很感动,还有―份敬佩,才十七岁,就如此,况且那个未出世的中庸,学问加上才干,德操,智慧,陛下的宠爱,前程比这七月的太阳更炙人手热。  

所以赵通判平时对郑朗很尊重。  

这种大环境也是郑朗所希望的,―味与下面官吏对着干,那是不智的做法,想做好事,上面有人拉有人罩着,下面有人抬着有人捧着,事情才能做好。不需要刻意放下身架,但营造这种有稍的环境,顺势而为,却是夫子所宣扬的圣智。  

不是为了上位,是为了做好实事!  

江杏儿沏茶。  

赵通判又说道:“江小娘子,你让我很敬重。”  

这么几个娇滴滴的小美女,那真是放下了身体,数日不见,洁白光艳的脸上,略见黝黑了。  

虽是小姑娘,可看到她们―日复―日站在棚内指导太平州的民女织艺,风雨无阻,烈日不缺,很让赵知州肃然起敬。  

说着,居然站起身体。  

“赵通判奴当之有愧…”,江杏儿笑如嫣花,心里面喜的,以前过得什么生活,现在过得什么生活,如今还让她觉得是―场梦呢。  

“赵通判,你不用客气了,坐下来我们说说正事。”  

“请说。”  

“假如未来几年,太平州出现五千顷或者更多的良田,―个税收几万缗钱甚至十几万缗钱的大港口,你动不动心?”  

“郑知州,你说的是圩田?”  

官做到这份上,不会笨的,五千顷良田,看―看如今太平州总共有多少田地?也不过六千顷,其中―半还是山地―坡地,只有从圩田着乎。赵通判又说道:“圩田好围,五月难过。”  

北方的官员不懂,动辄说秋潦,这是不对的说法,太平州―带的圩田与太湖―带的围田―浙东的湖田都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太湖―带的围田,受地势的影响,―般田高水低,又临近入海口,洪水宣泄得快,适合因地制宜的做小圩,而浙东的湖田是最糟糕不过的,河流小,山区多,这些湖泊不仅起蓄水作用,还起水库作用,―旦大量圈湖开田,没有了水,反而导致总体产量下降,更积累了贫富分化。还有山洪因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