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老匹夫(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面见赵祯。
赵祯不知道,让他坐下,王德用说道:“陛下,臣家是不是官宦世家?”
“是啊,王卿为何有些一问。”赵祯点头道,不但王德用很牛气,他父亲王超同样是一个猛人,因功授于鲁国公。
“臣对社稷有没有功劳?”
“有,王卿,你有什么话直说。”
“是这样的,臣有一孙女婿省试中榜,但名次略差,臣怕他殿试考不中,但其人忠厚老实,连陛下都交口称赞过。”
“是谁啊?”赵祯茫然地问,此次省试录取的人多,他看中了那一个举子为孙女婿有可能,可得到自己称赞过的,并且名次又落后,真想不起来。
“陛下,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
“究竟是谁啊?”
“臣只想讨要一个进士,名次落后一点问题也不大,但不能成了同进士。”怎么办呢?同进士与进士以后在仕途上作为会有天壤之别的,只好厚着脸皮要一要。
赵祯道:“朕依你。”
以王德用的地位与功劳,要一个进士,也不算过份,后来还有更猛更不要脸的大臣,韩亿,四个儿子莫明其妙的全录取了,还不够,他儿子多,一共八个,要了功名后,还要官职,反正小皇帝心软,于是让他一一得逞,此事惹起天下哗然。
王德用仅讨要一个进士不算过份,反正殿试的试卷子是赵祯出的,最终名次也是赵祯拍板,要求难度不高。可赵祯狐疑了,又问:“他是谁家子?朕何时夸过?”
“他就是蔡州崔知州家的三郎。”
“崔三郎,朕听说他订过亲了。”
“是啊,他是订了亲,昨天臣请来他赴宴,他不知怎么看到臣家的孙女,于是跟着孙女后面,进了闺房,臣找啊找的,找了半天,居然在孙女的闺阁找到了他,臣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成亲…”
“你说慢一点,”赵祯脑子有些迷糊,崔三郎自己见过的,很老实的一个人,没那么大色胆。你家中也有许多家丁拱卫,他怎么就看到你家的孙女,还让他跟着进了内院,又进了闺阁,还找啊找的,找了半天才发现。都是怎么一回事儿!
“陛下,大约就是这样,你也要让臣避一些讳。”
说得似乎有道理,发生这样的事,终是不好仔细的说出口,赵祯皱着眉头说:“他的家人知道没有?”
“臣派人前往蔡州请了他家的长辈过来。”
“这样也好,”赵祯道。还能怎么办呢。
“那么陛下也同意臣这样做了?”
“事情遮过吧,也许他仅是大意,此子绝不是你所说的那样。”赵祯还在迷糊当中,事儿有些古怪,可发也发生了,只好用这个办法遮丑。
“臣读的书不多,听到一件事,周成王年幼与其弟叔虞在玩耍时,捡起一梧桐叶剪成圭,对其弟叔虞说,我要封你一块地,你先拿着这个,然后周公来贺。”
“别说,朕知道,也会守诺,给他进士。”
“还有亲事。”
“朕也恩准。”
行了,老王兴高采烈的回去,对西府官员说道:“某告半天假。”
请假回家,这一回有了天子口谕,更加有说服力。赵祯只觉得古怪,这时候张观还没有找到崔三郎,于是宫中的太监听到后便进来禀报:“陛下,陛下,不好啦,崔家三郎被人绑架了。”
“你说的是郑省元舅家的三郎?”
“正是。”
赵祯想了想,气得半天不作声,然后骂道:“这个老匹夫!”
奶奶的,你来了一个王老虎抢亲,还用了朕的名义,气得不行。但想一想这个平时里比较老实的老匹夫,居然也做出这种事,忽然笑起来,道:“阎都知,陪我到王相公府上去。”
赵祯不知道,让他坐下,王德用说道:“陛下,臣家是不是官宦世家?”
“是啊,王卿为何有些一问。”赵祯点头道,不但王德用很牛气,他父亲王超同样是一个猛人,因功授于鲁国公。
“臣对社稷有没有功劳?”
“有,王卿,你有什么话直说。”
“是这样的,臣有一孙女婿省试中榜,但名次略差,臣怕他殿试考不中,但其人忠厚老实,连陛下都交口称赞过。”
“是谁啊?”赵祯茫然地问,此次省试录取的人多,他看中了那一个举子为孙女婿有可能,可得到自己称赞过的,并且名次又落后,真想不起来。
“陛下,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
“究竟是谁啊?”
“臣只想讨要一个进士,名次落后一点问题也不大,但不能成了同进士。”怎么办呢?同进士与进士以后在仕途上作为会有天壤之别的,只好厚着脸皮要一要。
赵祯道:“朕依你。”
以王德用的地位与功劳,要一个进士,也不算过份,后来还有更猛更不要脸的大臣,韩亿,四个儿子莫明其妙的全录取了,还不够,他儿子多,一共八个,要了功名后,还要官职,反正小皇帝心软,于是让他一一得逞,此事惹起天下哗然。
王德用仅讨要一个进士不算过份,反正殿试的试卷子是赵祯出的,最终名次也是赵祯拍板,要求难度不高。可赵祯狐疑了,又问:“他是谁家子?朕何时夸过?”
“他就是蔡州崔知州家的三郎。”
“崔三郎,朕听说他订过亲了。”
“是啊,他是订了亲,昨天臣请来他赴宴,他不知怎么看到臣家的孙女,于是跟着孙女后面,进了闺房,臣找啊找的,找了半天,居然在孙女的闺阁找到了他,臣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成亲…”
“你说慢一点,”赵祯脑子有些迷糊,崔三郎自己见过的,很老实的一个人,没那么大色胆。你家中也有许多家丁拱卫,他怎么就看到你家的孙女,还让他跟着进了内院,又进了闺阁,还找啊找的,找了半天才发现。都是怎么一回事儿!
“陛下,大约就是这样,你也要让臣避一些讳。”
说得似乎有道理,发生这样的事,终是不好仔细的说出口,赵祯皱着眉头说:“他的家人知道没有?”
“臣派人前往蔡州请了他家的长辈过来。”
“这样也好,”赵祯道。还能怎么办呢。
“那么陛下也同意臣这样做了?”
“事情遮过吧,也许他仅是大意,此子绝不是你所说的那样。”赵祯还在迷糊当中,事儿有些古怪,可发也发生了,只好用这个办法遮丑。
“臣读的书不多,听到一件事,周成王年幼与其弟叔虞在玩耍时,捡起一梧桐叶剪成圭,对其弟叔虞说,我要封你一块地,你先拿着这个,然后周公来贺。”
“别说,朕知道,也会守诺,给他进士。”
“还有亲事。”
“朕也恩准。”
行了,老王兴高采烈的回去,对西府官员说道:“某告半天假。”
请假回家,这一回有了天子口谕,更加有说服力。赵祯只觉得古怪,这时候张观还没有找到崔三郎,于是宫中的太监听到后便进来禀报:“陛下,陛下,不好啦,崔家三郎被人绑架了。”
“你说的是郑省元舅家的三郎?”
“正是。”
赵祯想了想,气得半天不作声,然后骂道:“这个老匹夫!”
奶奶的,你来了一个王老虎抢亲,还用了朕的名义,气得不行。但想一想这个平时里比较老实的老匹夫,居然也做出这种事,忽然笑起来,道:“阎都知,陪我到王相公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