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超级中华帝国 > 第382章:进攻俄国

第382章:进攻俄国(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与早已经开赴呼伦贝尔的特战师汇合,同时令第四集团军与第五集团军增援瑷珲的第六集团军。  

准备对俄开战。  

另外以第七集团军留驻东北各地,第八、第九、第十集团军留作预备。  

空军第二师四个飞行团也分别进驻呼伦贝海拉尔与黑龙江嫩江作为空军前进基地,以便于支援满洲里,黑河、瑷珲等地的陆军作战。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一号,俄军分别再度在满洲里与海兰泡地区增兵数万,至此俄军远东地区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  

其中一线部队超过了三十万,其中蒙古境内二十万,海兰泡及周边地区十五万人,另有五万人警戒着海参崴方向,随时准备向盘踞在哪里的日本关东军残部发起进攻,夺回海参崴。  

斯大龙(和谐)以驻蒙军第一集团军司令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为南线(即蒙古方向)方面军总司令。  

负责对付集结在满洲里的十几万乔家军。  

北线,即海兰泡、海参崴等黑龙江以北地区,以华西列夫斯基为总司令,所属部队编为北线方面军。  

从局部总兵力来说,乔家军占据优势。但实际部署到前线,双方兵力相差无几。  

乔家军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部署了两个陆军集团军。又一个特战师。  

共七个陆军整编师,两个装甲师,共计十六万人左右。  

俄军在蒙古境内,部署有三个坦克旅,八个步兵师,四个骑兵旅,六个独立炮兵团,一个空军师。共计坦克五百多辆,皆是型号为t4,t2等苏式坦克战车。  

大小火炮两千多门,空军战机五百余架,总兵力约二十万余人。  

苏军在兵力空军战机的数量上,皆占据优势,但他们的坦克和战机性能皆不如乔家军所装备的德式。所以双方基本实力大致相等。  

在北线,苏军十五万人沿黑龙江北岸纵深部署,以海兰泡为主要前线防区。  

北线的苏军共有步兵九个师,两个坦克装甲旅,三百多辆,飞机四百多架。另有直属炮兵两个师。  

北线俄军相比南线,空军力量略微薄弱,但炮兵力量要强大的多。  

对比俄军,北弱南强,乔家军则恰好相反。  

除原奉命占据黑河。瑷珲,嫩江第六集团军三个整编师又一个装甲师。乔安邦又将第四,第五两个集团军,共计六个整编陆军师,两个独立装甲师调到了黑龙江南岸。  

至此,乔家军在黑龙江南岸的集结的部队已经有三个集团军,九个陆军整编师,三个直属装甲师,兵力超过了二十四万。  

空军二师的一个加强飞行团也在嫩江建立的空军前进基地,随时可以起飞支援。  

月2号,乔家军一切准备就绪,为了便于直接指挥作战,乔安邦率领警卫旅赶赴齐齐哈尔,坐镇指挥乔家军南北两线对俄作战。  

齐齐哈尔乔家军前线总司令部。  

十几名作战参谋围在地图上,已经将敌我双方势力态势图明细的标注了出来。  

乔安邦单手抱着膀子,抽着烟站在地图前,身后一大群作战参谋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他。  

从地图上,乔家军与俄军已经到了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地步,双方的前线防区相距已经不足三十里。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十五公里的距离对机动性都十分强大的乔家军和俄军来说,根本算不上距离。  

双方的空军战机更是转眼间就能飞抵对方领空进行轰炸。  

“总座,我方五个集团军,又一个特战师均已经到达预定地区,各整编师皆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向俄国人发起进攻。”作战地图旁,一名少将高级作战参谋拿着指挥杆指着地图汇报分析道。  

“嗯,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就差点东风了。”乔安邦一脸笃定的点了点头,别有深意的道。  

一群作战参谋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乔安邦所指的东风是什么。  

“马上以我的名义向俄国人领袖斯大龙发布通电,乌苏里江,库页岛,海参崴,乌苏雅里台,唐努乌梁海,外兴安岭至贝尔加湖等整个西伯利亚皆属我中华固有之领土。  

前朝清与之签订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自即刻起,皆属无效,自此通告发布日起,十天内,俄国方面应立即撤出我国领土范围之内,否则我方将会采取果断措施,不排除斥诸武力以解决。”乔安邦面容冷静语气沉稳的说道。  

当他话音落下,在场的作战参谋们顿时纷纷色变,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总座这个通告牛。  

别说俄国人会不会同意撤退,就算他们同意,十天之内,他们也不可能从远东地区撤回俄国的。  

这摆明了就是找茬,强人所难。  

是的,乔安邦这个似极其不合理的通告目的就是为开战找一个借口。  

至于它合不合理,乔安邦根本不在乎,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乔安邦明白了,道理永远都建立在拳头之下。  

谁的飞机坦克大炮够多,谁的地面部队攻占所有争议地区,才有和对方谈道理的可能。  

以战促和,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上,俄国人之所以一直不愿意承认他们侵占了中华的领土,就是因为他们国力强盛。军事实力甩了中华好几条街。  

对此,中华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一穷二白的他们还得仰仗别人的鼻息来建设已经被战火燃烧的满目苍夷的中华大地。  

乔安邦此时只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