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超级中华帝国 > 第380章:关外再无战事

第380章:关外再无战事(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锦州危急,盘山县如今已经是日军沿渤海湾海岸线撤逃的必经之路。  

本来梁一氓的特战旅已经完成了对锦州的空降,正准备对锦州试试突袭时。  

乔安邦的命令达到,没有丝毫的迟疑,梁一氓当即率特战旅全速空降盘山县。  

在他们到达之前,从沈阳一路突击而来的坦克团已经趁虚将盘山县攻下。  

特战旅火速全部到达后,梁一氓连忙指挥部队抢修防御工事,同时加派侦察部队以监控日军动态和距离。  

为了迟滞日军撤逃的速度,为特战旅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乔安邦特令空一师一部,绕过锦州前线,对正准备撤退人十几万日军主力进行肆无忌惮的狂轰乱炸。  

时间到了当天下午,日军四平方向的援军已经沿铁路线抵达沈阳,不过被以逸待劳等候多时的装甲师主力,趁势击败。  

两千多日军,在装甲师恐怖的突击进攻下,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少数人狼狈不堪的逃回了四平。  

装甲师死死的占据了锦州,令筱冢义男果断放弃了夺回锦州的念想。  

锦州六州河前线战场。  

七万余日军被当做弃子留在这里与二十万乔家军展开了殊死血战。  

乔家军占据绝对兵力,炮火,空中优势,对日军六州河防线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  

由于日军死战不退,双方激战从白天一直进行到了晚上。战况异常激烈。  

整个六州河,本就不甚宽的河面上到处都是双方牺牲士兵的尸体。鲜血几欲染红整个六州河。  

六州河战场,久战不下,乔安邦机急调空一师二团百余架战机从济南,青岛等地迅速北飞支援。  

经平津机场加油后,这些战机加入了对六州河战场的轰炸和扫射。  

至此,乔家军在平津地区的各式战机已经超过两百多架。  

几乎可以对对日军阵地进行不间断的轮番轰炸和扫射。  

空军全力以赴,地面的炮兵炮火更是异常猛烈。  

从白天到夜晚,乔家军七八个直属炮兵团组成的强大炮群已经朝日军阵地上倾泻了数以万计的炮弹。  

总重量已经超过了两万吨。日军整个六州河防线几乎被炸平,到处都是火光和浓烟。  

到了午夜时分,七万日军已经死伤大半,六州河防线也终于被乔家军突破。  

残余的日军少数坚持抵抗,直至战死,大数沿着铁路公路意图往锦州撤离。  

不过早已经快憋疯了的乔家军各师直属坦克装甲团比日军速度要快的多。  

他们一路突击,轰隆前行。很快便追上了日军残部。  

一通混战下,日军终告溃散,各坦克团顾不得追杀,便奉乔安邦之命,火速越过锦州,朝盘山县方向追去。  

他们的目标不是这些日军残部。而是已经逃离锦州的十几万日军主力。  

至于这些已经被打散打残的日军溃兵,自有后方主力来收拾他们。  

就在,乔安邦雄心勃勃的率三十万乔家军北伐,并且已经基本上奠定胜局的同时。  

南方的重庆政府军也传来了捷迅,由薛岳。白崇禧等人指挥的第五站区,第三战区第九站区联合部队。  

经过十余天的浴血奋战。终于将淞沪守军全歼大半,将阔别祖国怀抱近两年这座东方明珠城市,万国商蚌——上海光复。  

虽然收复了上海,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尤其是上海市区的争夺战,由于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负责主攻的第九区部队在这些战役中,损失极大。  

战况之惨烈牺牲之众,和当年淞沪会战相比亦不遑多让。  

光复上海后,蒋委员长当即高调宣布还都南京。  

一时间,海外哗然,国内振奋。  

蒋委员长的威信再度得到提高,当然由于某些报纸机构的故意为之。  

乔安邦率三十万精锐出关北伐的消息,远不如南京政府光复上海宣传力度。  

全民的目光和注意力几乎都被吸引到了上海之战,当然北方大部分地区城市除外。  

中国战场节节胜利,乔家军接连挫败日军最精锐的关东军的等一连串的消息,均准确无误的传递到了美国现任总统罗斯福手中。  

罗斯福政府对中国战场一直以来都是洞若观火。  

他们一边与蒋委员长的国民政府保持友好联络,暗中许诺会支持中国抗日。  

但背地里却又毫无忌惮的对日本大量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  

还是那句话,中国若想崛起自强,断不能指望外国列强,他们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强大中国在他们眼皮子地下成长起来。  

无论美国人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他们都知道,一个强大完整的中国的存在,不符合他们在华利益。  

更会给他们造成难以想象的威胁和损失。  

当然了,不排除一种情况,那就是中国的当权者必须时刻跟随美利坚的脚步,说难听点,必须给美国当走狗。  

彻底沦为一个实际上的美国的附庸国,和后世的韩国加拿大等过类似。  

因此,当得知中国国民革命军在蒋委员长和乔安邦的指挥率领下,势如破竹,接连取得对日胜利。  

眼看日本人即将被彻底赶出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  

罗斯福和他的幕僚们坐不住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讨论后,罗斯福政府决定。  

立即加大对日本的出口。放开对日本出口的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