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六十六章 减免重赋

第六十六章 减免重赋(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并不觉得朝廷手中钱是越多越好的。首先大量货币集中在朝廷手中,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

要知道大明货币盘子,即便朱祁镇一直发行货币,货币总量也不过是三四个亿,这已经是银币加铜钱,加黄金,加发行银票了。

大明每年赋税都要有亿万两级别,有些太多了。会不会引起钱荒。

其次,一次性征这么多的税,会不会对大明的经济生态有极大的摧残。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

按理说,要钱难,想不要钱还不简单,免掉几项专卖的大宗货物不就行了。

但是朱祁镇却不愿意这样做。

这种十几项大宗商品专卖制度,本质上是为商品税颁布的先声。看似专卖,其实朝廷就卖引而已。

如果这种专卖实行时间长了,朱祁镇就会合并,将各种种类的引税,合并为一,就是商税,或者说商品税。

朱祁镇从来不觉得,将大明银两囤积在国库之中,就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他对大明财政的要求从来是,能支撑大明运行之外,略有结余就行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金融环境并不理想,朝廷想要借钱也没有地方借,故而每年结余一点下来,作为不时之需也是非常必要的。

商品税不能动,朱祁镇的心中就在酝酿一项减税计划。

比如裁撤各路内河关卡,免去征税的任务,反而加强稽查商税的任务。凡是各府县都要加强之一点。

如果没有严厉的稽查,这些商人估计谁也不想去卖引。

此刻不过是从江南重赋开始而已。

不过朱祁镇很有分寸,在商税没有征收上来之前,这个减免江南重赋的话,不过是一根挂在驴头上的红萝卜而已。

至于能不能吃到嘴里,要看他们怎么做了。

只是朱祁镇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士绅对减免江南重赋的态度太过积极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