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纵横宋末 > 第二百九十三章、巧斗高官(三)

第二百九十三章、巧斗高官(三)(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赵平说道:“确实,妖芋本身有毒,但是赵家庄有一种消除毒性的法子。”  

这种法子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碱中和妖芋的毒性,赵平心里想到。  

“妖芋除去毒性之后可以制成豆腐、面条、粉丝,可以说一身是宝。”赵平兴高采烈介绍道。  

“原来竟然有如此功效?”南天不可思议睁大的眼睛。  

“下山之后还请副使有空参观一下。”赵平发出邀请,让他参观一下。  

毕竟,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好,下山平儿带着本使看看。”南天显得兴趣盎然。  

既然妖芋能够酿成琼浆玉液酒,那赵平如何做到的,又是如何去毒呢?  

山寨有了桃源湖,风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以前山寨给了它险峻雄奇,那么桃源湖则是赋它婉约灵性。  

山水之间,缺一不可。  

有山无水则易旱,有水无山则易涝。  

山水相间,以山润水,以水养山。  

所以文人特别喜欢山水画,用山的雄壮反衬水的婉约,用水的灵性映托山的险峻。  

文人回到山寨之后,顿时灵感如云,纷纷挥墨挥毫,画出一幅又一幅山水画出来。  

赵平发现,一个只有十三岁左右的小娘子的画特别有灵性。  

画中不但有山寨,还有桃源湖,文人仕女画舫游玩。  

同时,这个小娘子还把赵平《桃源诗》融入其中。  

当然,南天此时也动手题词,他写的是关于桃源湖的两句诗:  

“山谷出平湖,当惊世上殊。”  

不久之后,《大宋中华报》刊登了这次诗书画茶话会作品。  

南天题词放在最明显的位置,后面是包括一个把赵平《桃源诗》融入的山水画。  

次日,赵平带着这些文人来到山下,文人愕然,不知带着他们来做什么?  

众人只见这里是一排巨大的作坊,占地大约百亩。  

门卫看见赵平,急忙行礼,赵平对着门卫点点头。  

原来这个作坊竟然还有带刀门卫,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够进来。  

进去他们这些文人不由得惊呼,这个作坊与以前那些作坊完全不一样。  

没有灰尘,没有积水,平坦光滑。  

除了平坦的地面,还有花坛,花坛栽种翠竹与黄桷树。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仙水泥修建的屏风,上面有一首与妖芋相关的酿酒诗:  

“妖芋深山讨人嫌,轻洗重晒似豆干。千锤百炼好发酵,玉液琼浆出此间。”  

此诗不但写出妖芋酿酒的工艺,而且大气磅礴。  

文人仕女对于妖芋原本没有什么概念,现在终于明白了。  

妖芋原来是龙泉山野生的物事,而且讨人嫌。  

虽然它长相如水田甜脆汁水多慈菇,但是它不但不甜,而且有毒。  

现在赵家庄化腐朽为神奇,竟然把它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琼浆玉液洒。  

当真是这样吗?士子文人一边吟诗,对于参观更加感兴趣了。  

他们这种兴趣可不是好的兴趣,而是带着一种怀疑的兴趣。  

都说文人相轻,个个都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有一副天下离不开自己的感觉。  

别人嘛,总是逊色一分,不是,是逊色三分!逊色七分!  

他们仔细打量这个酒坊,看看赵平诗是否属实?  

如果不属实,立即作诗反驳!  

如果不这样,那么你就没有文人风骨!  

仔细打量这里,几乎没有灰尘。  

除了干净整洁平坦,其余感觉就是这个作坊好大,好大!  

赵家庄是如何做到的?他们这些文人不明白。  

但是他们想要的就是这个如何消毒,如何变成酒的,对此非常好奇。  

毕竟是文人,对于这些工艺不太明白,赵平亲自给他们讲解。  

这里有一百个池子,每个池子大约一丈见方,池子里面是河水或者山水。  

每个池子里面有两个人忙碌的,不停给妖芋清洗,这个是清洗工序。  

清洗干净之后,有人用箩筐挑到一块大约十亩的晒坝,晒坝到处都是清洗干净的妖芋,这是晾干工序。  

晒干的妖芋进入库房暂存,暂存之后又是一个五亩左右的大房子。  

这里有五百左右的人挥汗如雨,把这些妖芋切碎剁细,这个粉碎工序。  

剁细之后,进入下个工序,就是研磨,在这个有五百人用石磨磨成粉状。  

接着就是消毒,有一百人加入一种去毒的物事。  

发酵这个是商业机密,赵平就没有直接跳过。  

即使如此,这些才子仕女也觉得这个酒坊不可思议。  

以前那些酒,就是煮饭之后放置十天左右就成。  

哪里有赵家庄酒坊这么复杂,而且这么多人。  

显然,以前那些酒坊与赵家庄酒坊相比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突然前面一些包括仕女在内的感到头晕,不敢上前一步。  

而另外一些人鼻子不停耸动,大声叫道:“好酒,好酒!”  

南天也上前情不自禁揉揉鼻子,打量赵平一眼说道:“好酒,好酒!”  

原来这里不远之处就是出酒间,有一排酒坛在前面摆放。  

胆子大的上前来到这里,只见这里有一个铁管,不断有如泉水一样从里面涌出。  

眼尖一看,虽然清亮如泉水,但是酒香却是哪里传过来的。  

果然是琼浆玉液,竟然清亮如泉水,而不是那种浑浊的米酒及黄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