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虎符当太子 > 一百零一章名 器也争锋

一百零一章名 器也争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当张雪斋恭恭敬敬对于祈祷一番后,开始正了下衣冠,然后才坐下。  

姬子期同样肃然起敬,也对于祷告了一番,然后恭恭敬敬地坐在一边,屏声静气。  

张雪斋心中对这位姬大名士同样看高了一眼,因为只有知音,哪怕只是人群中偶遇,也会惺惺相惜。  

张雪斋调了一下音色,这把琴看来许久没有人弹过了,因此有点涩。  

明月当空照,山泉石上流。  

猿啼闻虎啸,鹤唳杂乡愁。  

历历长安肆,离离如玉眸。  

相知承一诺,比翼斥方遒。  

炎黄大陆的千古佳话,就是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两人携手在长安市井开酒肆,患难于微末中。  

据说当两人恩爱时,相敬如宾,因此司马相如写下了《如玉赋》,而卓文君回以《凤求凰》。  

尽管两人的结局还是以悲剧收场,可是这段传奇的爱情还是被天下人祝福。  

只见张雪斋突然起身,然后平复一下心情,将残香拔除,重新点上当世最名贵的安息香。  

就在安息香点燃那一刹,姬子期突然看见那架蒙尘的焦尾琴突然焕发了生机与光彩。  

古来名器如名将,不遇知音不相惜。  

或许它在沉寂中等待一位知己已很久,或许薛涛的魂尚寄居在琴里。  

当张雪斋重新开始弹奏时,一道淡淡的白影突然对着他边拜三拜。  

姬子期吃惊地睁大眼睛,自己也是名倾天下的名士,自诩风流,可是却没有琴魔如此纯粹。  

姬子期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惭愧,自从获得这把名琴以来,他虽日日摩挲,可是从没有替它焚香祷告。  

随着那雪白而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肆意翻飞,如玉赋而喷薄而出:  

和田渺渺,抱荆玉兮温软;  

岫岩遥遥,握灵玥兮些寒。  

怀佩蝉以明邃,念真琦而忘言。  

感蓝溪以独泣,哂伯雍而随安。  

顽石开悟兮花落,彩绣系麟兮圣谙。  

那绮丽而灵动的赋文是否象征着两人爱情,始乱终弃。  

这一夜天乐峰上的明月格外皎洁,照彻世界,也照彻人心。  

姬子期的来访,果然赢得了琴魔的友谊,两人经常把酒言欢,俨然是最好的朋友。  

半个月后,两人经常同床同眠,讨论诗词与经史,各种轶闻,也相互交流。  

几番长谈之下,两人都对对方更加倾慕,若是不考虑琴魔中魔字,粗看之下,他就是天下一个饱学之士。  

初时俩人还比较拘束,可是时间长了,相约更衣。  

男人的友谊也很纯粹,如果更衣都可能相约,可见两人是无话不谈了。  

这种友谊比酒桌上的友谊来得可靠得多,往往是生死相随,同患共难。  

雁荡山下的长脚客栈里,掌柜王忻九正在柜台后打瞌睡,突然听见一阵轻灵的脚步声,连忙睁开眼。  

姬子期正微笑着看着他,手里还拎着一只山鸡,烤得焦黄喷香。  

王忻九笑道:“姬先生,想不到你身手如此厉害,连敢难抓捕的山鸡都能捉到。”  

姬子期腼腆一笑道:“朋友抓的,我是手无缚鸡之力,哪能抓得到啊。”  

说罢将山鸡递给王掌柜道:“半只送给你下酒,半只替我存着。”  

山脚下有地窖的,因此能够存放食物,里面经年保存着冰块,所以夏天也能喝到冰镇的酒水。  

这在青龙大陆是最普遍的做法,从这一点上来说,比炎黄大陆要行进得多。  

想在大夏天喝冰镇的酒水,除了豪门家族,一般百姓根本没那财力啊。  

因为古代保存冰块设备简陋,没有办法将冰块长时间保存,除非建冰窖。  

但是冰窖的成本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建得小了,冰块还是很容易融化,因此冰窖必须建得大。  

可是在青龙大陆一个山脚下的客栈,就能够凭借着一个地窖保存冰块,所以生活水准要比炎黄高得多。  

其间位面商人的功劳最大,虽然青龙大陆还没有用上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可是预制板却被位面商人引进了。  

当它的原理被青龙大陆的人们通晓后,山里的石匠就将山石开采成预制板形式,也可用来隔离与保温。  

因为青龙大陆没有钢筋混泥土,所以预制板被引进后,还是淘汰了,因为它坏了,也无法修补。  

不仅是石匠们受到启发,甚至窑厂也大受启发。  

其烧制出的巨形砖,专门用来制作地窖的隔离层,效果真是不错。  

雁荡山上有的是石头,采之不尽啊,所以石匠们替山脚下客栈全部修建了牢靠的地窖。  

里面可以保存冰块,一年四季都能提供。  

当然除了隔离,还要保温,地窖里备有大棉被,盖住冰块,防止其融化。  

当然棉花还没有在青龙大陆全部普及开来,乡下人家家里全部是实草的。  

稻草当然比棉花便宜啊,棉被也只是豪门名族家里用得起的奢侈品,与皮草一样,寻常百姓只能望洋兴叹。  

王忻九取过刀来将山鸡一劈为二,一半放入厨房,一半包扎起来,贴上名号,叫小二放入地窖里保存起来。  

就在这时突然马嘶声在客栈门口响起来,一个侍卫趾高气扬地来到门口:“李太傅驾到。”  

客栈里顿时一阵鸡飞狗跳,闲杂人员全部赶走了,一个年约四旬开外的清雅中年人从车里下来。  

名动五京的李太傅竟然光临雁荡山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