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84章 畅销产品

第684章 畅销产品(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么贵!”刘元摇了摇头,觉得这价格自己承受不了。  

张工则接着说道;“两万九是不便宜,但是国家有农机补贴。这款履带旋耕机,各级的补贴加起来,差不多能补贴个一万四吧。”  

“补贴一万四?那就是卖一万五?”刘元顿时有些心动,毕竟接近半价的优惠幅度,还是很诱人的。  

随后刘元接着问道;“这种履带旋耕机,一天能耕多少亩地?”  

“正常使用的话,大约60亩吧!要是耕的细致一些,一天也能耕四五十亩地。”张工开口答道。  

刘元立刻开始计算起来:“一天耕60亩地,我那500亩地,八天就能耕完,然后我可以再去耕别家的地。一季水稻的耕地时间大概有二十天,也就是说我还有十二天能去别家干活。  

十二乘以六十,就是720,去了零头,也就是能耕700亩地,按照包耕一亩地三十块钱算的话,那就是两万一千块啊!这机子才卖一万五,我这相当于还赚了六千块钱啊!  

而且一年能种两季的水稻,那这一台旋耕机,我一年就能挣四万两千块钱,这比我种地赚的还多啊!更何况这东西不光是水田能用,旱田也能用!”  

想到这里,刘元马上说道:“张工,这台机器,你给我留着,我马上去取钱!”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来不缺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  

除了日常来参观学习的人之外,这里每年还会举行很多期的培训班,各地的农业技术人员都会来到这里。  

另外还有针对外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班,一来是为了向全世界推广杂交水稻,二来也是帮助贫穷国家摆脱饥饿。因此像是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农业技术人员也会来学习。  

一片试验田中,来自江浙一代的参观团正在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  

参观团的赵团长,已然被一台正在作业的履带式旋耕机所吸引。  

赵团长是某地农业厅的副职,主抓粮食生产工作,而他所在的省份也是水稻种植大省,所以赵团长对杂交水稻的种植格外的重视。  

“这东西一天能耕六十亩的水田?”赵团长一脸吃惊的问。  

“履带式水稻旋耕机已经进入到了农业部的农机推广名单,我想农业部肯定不会骗人的。”旁边另一人开口说道。  

“我们用牛耕的话,一天顶多是六亩地,这一台旋耕机,顶的上十头牛呢!”赵团长俯下身子,亲自用手蹚了蹚泥浆,接着说道;“而且耕地的效果还比用牛好。”  

在北方的旱地,普通的耕牛一天也就是耕三亩地,到了农忙时节,给耕牛吃些好的,耕地面积会多一些,勉强能达到四亩地。  

即便是最强壮的耕牛,吃最好的精料,一天也就是耕五亩土地。再多的话牛就累趴下了。  

南方的水田,由于常年浸泡在水中,土地较软,耕地的难度要比北方的旱地简单一些。耕地的速度也要更快一些。  

但是耕水田时后面扶犁的人,却没有旱地舒服,走在水田里脚下会有羁绊感,所以正常情况下,水田牛耕一天也就是耕五亩多地,顶多是六亩。差不多是北方旱地的两倍。  

简单的说就是,旱田耕地,牛虽然很累,但后面扶犁的人要舒服一些,而水田耕地,牛可以轻松一些,但后面扶犁的人则要辛苦一些。  

使用机器耕地就不需要考虑牛和人的体力问题,只需要考虑农机动力和旋耕犁的工作效率。  

北方旱地使用跟拖拉机拖拽旋耕犁的话,一天能耕三十亩的土地,南方水田土地比较软,履带式旋耕机耕六十亩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若是农忙时期为了赶工,使劲的踩油门,一天能耕到七十亩地,只不过那样比较费机器罢了。  

这一台旋耕机,十倍于耕牛的效率,足以让每一个水稻种植户心动。  

只听赵团长接着说道:“机械化农业本来就效率高,一天耕六十亩地到不奇怪,关键是我刚才查看过了,这种履带收割机不伤泥脚!这东西比拖拉机强!  

可惜啊,这种履带旋耕机肯定也比拖拉机贵不少!别的不说,就那两条履带吧,估摸着就比轮子贵。我记得履带拖拉机就比轮式拖拉机贵不少。  

这种高端农机啊,也就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能用的起,人家都是技术人员,硕士、博士、教授全都有,肯定不能像农民那样赶着水牛耕地!”  

旁边的手下则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团长,我打听过了,这一台履带旋耕机的售价是两万九千块钱。”  

“接近三万块啊,普通农民还真买不起。不过价格也不算贵,毕竟是履带式的嘛,这履带式水稻收割机,价格可比这个贵多了。”赵团长开口说道。  

然而手下则接着道:“两万九只是售价,这种履带式旋耕机还能享受到农机补贴。我刚刚找当地人问了一下,在本地买这种履带式旋耕机,所有农机补贴加在一起,差不多能补一万四千块钱。”  

“也就是说本地农民只需要花一万五,就能买一台履带式旋耕机?”赵团长小吃一惊,随后开口叹道:“这可比养牛便宜多了!”  

养一头牛,每天都得喂饲料,特别是耕地的牛,吃的不好的话就不长膘,瘦巴巴的哪有力气干活。很多农民平日里自己舍不得吃,都要给耕牛吃些好的。农民养一头耕牛的成本也并不低。  

对比下来的话,一万五一台的履带旋耕机,显然是更换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