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52章 谋求天足

第652章 谋求天足(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么高的价码,即便阿迪达斯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答应的。”李卫东开口说道。  

“但是埃利斯认为,天足是阿迪达斯的核心产品,所以阿迪达斯绝对不会放弃天足,因此即便是他狮子大开口,阿迪达斯最终也必须妥协。”  

詹姆斯邦德话音顿了顿,接着介绍道:“但是阿迪达斯也不是好对付的,他们直接去申请了天足的专利。”  

“等一下,天足的专利不是在埃利斯手里么?”李卫东马上问道。  

“准确的说,埃利斯手中的是裸足的专利,而阿迪达斯认为,他们使用的天足,已经对原始的裸足专利进行了很多修改,跟裸足完全不同,是一种新型的专利。但埃利斯自然不认可阿迪达斯的说法,所以双方才会对薄公堂。”詹姆斯邦德解释道。  

七十年代的时候,阿迪达斯击败了匡威,成为了世界第一的体育品牌。  

然而自从耐克签下乔丹,便迅速的崛起,到了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耐克已然超越了阿迪达斯,站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而那个时代的阿迪达斯,也的确是陷入到了一个低潮期,在北美市场上被耐克打的节节败退,在欧洲市场上又面临着彪马和耐克的双重夹击,日子是相当难过。  

当时阿迪达斯刚刚放弃了经典的三叶草标志,后世人们熟知的那个三条杠标志也还没有形成,所以处于一种“光头”的状态。  

即便是到了世界杯这样重要的场合,阿迪达斯所赞助的球队球衣上,也只有阿迪达斯的那几个英文字母,没有阿迪达斯的标志。  

人们都以为阿迪达斯这个老字号品牌会陷入衰落,然而“天足”的问世,却让阿迪达斯打了一场成功的翻身仗。  

当时人们谈论最多的是耐克的Zoo列,然而天足系列问世之后,美国球鞋爱好者的口头禅,便由“你穿Zoo么?”,变成了“你穿天足了么?”  

早期的天足也有很多的缺点,比如重量过大,比如不耐磨,但这些都随着阿迪达斯使用更多的新型材料,最终迎刃而解。  

耐克寄予厚望的Zoo列,根本无法抵挡天足的攻势,他们不得不提前拿出了Shox技术,来与阿迪达斯的天足对抗。  

可以说正是因为天足系列的问世,才会让陷入泥潭中的阿迪达斯重获新生。  

但可惜的是,阿迪达斯与埃利斯的那场官司,最终却葬送了天足。  

埃利斯认为自己赚少了,在专利续约谈判中狮子大开口。  

阿迪达斯干脆来了个不认账,直接说我的天足不是你的专利,想直接绕过埃利斯的专利权。  

这场官司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虽然以调解而告终,但最终却是两败俱伤。阿迪达斯放弃了天足系列,埃利斯也一分钱没有捞到。  

直到后来裸足技术过了专利保护期,阿迪达斯才重新复活了天足。  

耐克也因此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阿迪达斯失去天足的话,就凭耐克那个不成熟的Shox技术,恐怕还真有可能被阿迪达斯所赶超。  

詹姆斯邦德的一番介绍,让李卫东陷入到沉思当中。  

现在的飞跃球鞋,销量虽然不错,代言人也很顶尖,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  

耐克有赖以成名的气垫技术,有新型的Zoo术,即便是被人被人诟病的Shox技术也是颇有名气。  

阿迪达斯的核心技术有adiPRENE,A3结构减震,以及后世鼎鼎大名的踩屎感BOOST技术。  

即便是国产品牌,在后世也都自主研发出了一些核心技术,比如安踏的能量环,李宁的李宁弓。  

飞跃体育想要在这个行业中走下去,就必须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才行。  

靠自己研发的话,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很难弄出来像样的技术。  

于是李卫东盯上了天足!  

天足的名气足够大,而且销量也很好,若是拿过来的话,可以直接当做飞跃体育的核心技术。  

只听李卫东开口说道:“詹姆斯,我对这个天足技术挺有兴趣的,想办法联系一下埃利斯,询问一下专利授权费。”  

“他可是要一年一亿美金啊,就算是打个三四折,我们也付不起。有这么多钱的话,我们还不如自己研发。”詹姆斯邦德开口说道。  

“我们可以给他分成嘛,比如将专利授权给我们,我们每卖出一双带有天足专利的球鞋,就给他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分成。”李卫东开口说。  

“好,我试着与埃利斯接触一下。”詹姆斯邦德接着问道:“那这个百分比,多少比较合适呢?”  

李卫东则开口问道:“埃利斯手中的天足专利,还有多久到期?”  

詹姆斯邦德开口答道:“埃利斯的专利是1991年申请的,然后他与阿迪达斯签署了十年的专利授权,也就是2001年到期,双方的官司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美国的专利法规定,非外观专利的有效期限都是二十年,所以埃利斯的专利,应该是在2011年到期。”  

李卫东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那最多不能超过25利润。”  

为了天足技术,李卫东愿意拿出四分之一的利润,已经算是很有诚意的价码了。  

几日后,李卫东收到了詹姆斯邦德的回复。  

“那个埃利斯真是够贪心的,他张口就要七成的利润作为专利授权费,然后我跟他谈到了五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