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03章 画的大饼也很香

第603章 画的大饼也很香(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李卫东提到没有钱搞后续建设的时候,众人已经明白过来,李卫东绕了这么一个打圈子,就是为了跟各位领导要房地产开发贷款!  

这年头各地都搞经济建设,大兴土木必然是少不了的事情。  

除了道路、桥梁、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以外,像是体育场馆、文旅设施、高等院校、医院车站等民生工程,也都在建设。  

大部分地区的地方财政是承担不起这么多资金的,所以便只能寻求银行贷款,用以后的财政收入偿还。  

除了政府主导的建设之外,更多的是民间的建设投资,房地产企业兴建的商场、办公楼、住宅的时候怎么可能自己掏钱,全都指望房地产开发贷款。  

而为了得到房地产开发贷款,开发商去找相关部门走关系、找路子的可不再少数,所以在场的几位领导顿时秒懂李卫东意图。  

到了这时候,已经图穷匕见,李卫东也没有藏着掖着。  

他直接开口说道:“各位领导,实不相瞒,我做的这个批发商城项目,现在缺的就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只要有了银行的贷款,我这个项目可以加速的进行下去。  

目前就贷款条件而言,我们是达标的,项目都经过了市里面的审批,30的项目资金,我也能拿得出来,就是银行那边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批比较严格,不给批贷款。  

所以我想请各位领导帮帮忙,将我们青河市的商城项目列为省级的重点商业项目,这样我们在融资方面也会容易许多!”  

旁边,青河市的书记张嘉钢也帮腔道:“这个批发商城项目,对于我们青河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只是一个纺织品批发商城,  

就带动了全市十万人的就业,去年纳税额也超过了3000万元!如果多几个这样的商城,  

我们青河市的经济发展,  

一定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纳税3000万,  

在现在看来不是什么大数目,放在后世的义乌,  

一年纳税超千万的大户一抓一大把,纳税过百万的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在2000年,纳税3000万对于青河这个穷地方而言,  

是一个很巨大的数字。  

当时青河市全年的地税,也不过十二亿左右,纺织品批发商城能缴纳3000万的税,已然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了。  

这样会下金蛋的母鸡,没有人会嫌多,  

张嘉钢当然是鼎力支持李卫东,  

多建几个批发商城。  

被邀请来的几位领导,  

则是各怀心思的互相对视了几眼。  

虽说大家也都知道,  

超越义乌的难度或许有些大,但是这张大饼实在是太大,  

也太诱人了,  

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的话,全省的经济都会因此而直接起飞!  

就算是超越不了义乌,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义乌的水平,哪怕只有义乌商城七八成的体量,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经济成就,也能带动经济前进几个台阶。  

正如张嘉钢介绍的那样,  

一个纺织品批发商城,  

便能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十万的就业,一年就可以纳税3000万,多建几个的话,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税收,都有巨大的好处。  

而且项目建设的资金,也不是政府出的,是李卫东掏的,用的是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也是由银行承担。  

若是项目不幸失败,出现债务问题,也是李卫东受损失,  

李卫东手底下这么多产业,  

随便卖一些也就能够还钱了。  

这么算起来的话,支持李卫东发展商城建设项目,至少是不会亏本的。  

可若是商城项目成功的话,经手的人免不了能蹭一波政绩。  

到时候可以说,这是我批准的项目,肯定会被当成是有眼光的决策,免不了会让上级高看一眼。  

所以这笔账还是很好算的,项目失败亏的是别人,项目成功自己有的赚,该如何选择,大家心中跟明镜儿似得。  

而且这毕竟是一个商贸项目,跟住宅项目是不同的,住宅项目把房子卖掉,项目也就结束了,而商贸项目还会有后续的经营和收入,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便具备了正当性。  

李卫东亲自将到访的领导送上了车,目送他们离去。  

等待车子消失在视野当中,张嘉钢才将李卫东叫到了一旁。  

“李董事长,省里的领导很认可这个项目,我估计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事情,应该没有问题了。”张嘉钢开口说道。  

“也多亏了张书记从中斡旋,这次才会这么顺利。”李卫东马上奉承道。  

“我也是希望咱们市的经济可以发展,先不说能不能超过义乌,就算是能接近义乌的水平,咱们也能成为一个富裕的城市。”  

张嘉钢说着,长叹一口气,接着道;“这笔房地产开发贷款,算是我给青河争取到最后一点好处了吧!等下个月,我就要调任了。”  

“是去南方么?”李卫东开口问道。  

张嘉钢点了点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组织上是安排我去南方沿海城市。”  

“那我提前恭喜张书记高升了!”李卫东笑着说。  

“什么高升,平级调动而已,那边也是地级市。”张嘉钢回应道。  

“地级市和地级市可不一样,南方沿海城市的经济毕竟是要发达一些。”李卫东笑着说说。  

由经济水平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