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毒药(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随机推荐:  

“老板,签约文斯卡特的事情,恐怕不太乐观。”詹姆斯邦德略显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跟文斯卡特的经济人接触过,他对于我们的开价并不感兴趣。”  

“为什么?是嫌弃我们开价太低,还是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李卫东开口问。“  

“两方面都有。卡特的经纪人表示我们的开价太低了,他认为卡特能收到更好的报价。”詹姆斯邦德接着说道:  

“卡特经纪人的态度,让我有些疑虑,所以我通过关系打听了一下,的确有其他品牌与卡特接触。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不过目前开价最高的,是彪马!  

彪马一直希望在篮球鞋市场上有所作为,他们也想要复制耐克签约乔丹的成功,所以一直在关注NCAA的明星球员。  

据说彪马对于文斯卡特非常看好,愿意给卡特一份大合同,而卡特的经纪人也在试图帮助卡特争取一份菜鸟的顶级代言。”  

“菜鸟的顶级代言?大约是多大的合同?”李卫东开口问道。  

“应该是艾弗森那种的合同吧,10年五千万美金。”詹姆斯邦德回答道。  

当年艾弗森锁定状元之后,锐步便向他开出了一份10年五千万美金的天价代言合同,这也是当时菜鸟球员的天花板。  

直到勒布朗詹姆斯出现后,才打破了这个菜鸟天花板。  

当时耐克给詹姆斯的报价是9000万美金,锐步则是1.15亿美金,虽然锐步给的钱更多,但詹姆斯还是选择了耐克。  

听到五千万美金的价格,李卫东苦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我们可给不起这个价格。”  

“老板,那我们该怎么办?要放弃卡特么?”邦德开口问。  

“别急,让我想一想。”李卫东低下头,开始思考起来。  

九十年代的体育品牌,耐克和阿迪是当仁不让的前两把交椅,匡威、锐步和彪马差不多是前五的水平。  

来自于德国的彪马,实际上是阿迪达斯的亲兄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有一对兄弟,哥哥名叫鲁道夫达斯勒,弟弟名叫阿道夫达斯勒,两人创办了一家鞋厂,名为达斯勒兄弟公司。  

到了1948年的时候,兄弟分家,哥哥鲁道夫达斯勒用美洲狮的英文名字命名,创建了彪马;弟弟阿道夫达斯勒,则将自己的名字里Adi和das组合在一起,创建了阿迪达斯。  

彪马和阿迪达斯,都是做足球鞋起家,直到1969年,阿迪达斯凭借着一双Superstar成功的进入到篮球鞋领域,并且击败了匡威,坐上了体育品牌的头把交椅。  

而彪马也在1972年进军篮球鞋市场,却以失败告终,他们到篮球鞋并不畅销。  

进入到八十年代以后,便是耐克的崛起,整个篮球鞋市场被耐克吃掉了大半份额。  

不过这段时间彪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欧洲市场上攻城略地,通过赞助足球、网球和赛车,跃升成为欧洲最顶尖的体育品牌。  

特别是拿下了意甲的赞助,更是让彪马走上了巅峰,在欧洲市场盖过了阿迪达斯风头。  

九十年代球迷看球,首选肯定是意甲。当时的意甲不仅仅是群星云集,踢得也特别好看,意甲的影响力,也比英超和西甲大的多。  

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彪马决定再次开拓篮球鞋市场,毕竟篮球鞋的利润才是最大的。  

于是彪马就看中了潜力无限的文斯卡特。  

其实像彪马这种规模的体育品牌,完全可以签下几位顶尖的球星,没有必要去死磕菜鸟。  

但当年耐克签约乔丹的案例,实在是太经典了,彪马也很想复制耐克的成功,通过签下“下一个乔丹”,让品牌打开美国市场。可以说彪马是被耐克给带歪了。  

卡特又被媒体称呼为“乔丹继承人”,北卡出身、6尺6英寸的身高,得分后卫,技术全面、能突能投等种种特点,简直是乔丹大学时代的翻版。  

彪马认为卡特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下一个乔丹”,便开出了10年五千万美金的菜鸟天花板代言合同,签下了卡特。  

卡特毕竟不是高中生球员,而是大学里的篮球明星。  

美国的高中篮球联赛是以州为单位的,而大学的NCAA则是面向全国的。  

在美国,大学篮球联赛NCAA的关注度不逊色于NBA,特别是疯狂三月,热度是要超过NBA的,若是豪门球队的对决,热闹程度堪比超级碗。  

在NCAA的比赛当中,球员的能力和潜力将会受到整个美国的检视,孰好孰坏大家都看的很清楚,想要在大学里检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高中篮球联赛没有全国性的影响力,捡漏就成了可能的事情。  

等到未来互联网发达以后,高中篮球联赛里捡漏,也成了比较困难的事情。  

互联网的普及,让勒布朗詹姆斯、德怀特霍华德这类天才高中生,可以向全美展示自己的天赋,让球队愿意为之付出状元签。  

北卡是NCAA中的豪门球队,作为北卡双子星的其中之一,卡特也早早的吸引到了球队和媒体的关注。  

卡特这种能力出色的球员,在就被放在聚光灯下。  

李卫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卡特现在的名气,是不可能用一千万签下的。  

“一块上好的原石,肯定会有人抢着加价的。”李卫东长叹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