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 第2689章:莫斯里克的秘密

第2689章:莫斯里克的秘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我不累。”  

李楚晗把头埋在了林逸的胸口,“回家都没休息,就跑到这里来了,你才辛苦。”  

这样的亲密动作,也只有在国外的时候,李楚晗才敢这样做。  

于她而言,在这个异国他乡,林逸才是属于自己的。  

站在一旁的余思颖,默默的转过了头。  

被喂了一大把的狗粮,真不是啥好的体验。  

三人没在机场过多逗留,林逸和李楚晗开着跑车走了,余思颖开着之前租来的车,回到了租的别墅中。  

李楚晗很贴心的切了水果,并泡了两杯咖啡,然后自己默默的坐在一边。  

“我带来点新的资料,你看看有没有认识的。”  

林逸拿来的资料,是十几张照片。  

照片里的人,都是青铜墓里的盗墓贼。  

当林逸在飞机上的时候,技术科完成了图像的修复,并发到了他的手机上。  

余思颖认真的翻阅着照片,最后停在了一个短发男人的身上,仔仔细细的看了好久。  

“我好像见过这个人,他在威廉的安保公司出现过,但次数不多,只有一次。”  

换做是普通人,并不会有这么好的记性。  

但在中卫旅,这些都是常规科目。  

而在记忆力方面,余思颖更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看来他们,要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谨慎。”林逸笑了笑,“就是個盗墓商人,没想到心思这么缜密。”  

“其实他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盗墓商人了。”余思颖说道:  

“在境外也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我猜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养成了他这样的性格。”  

林逸点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  

“有没有尝试入侵他们的安全网络?”  

“尝试过,但我的技术太渣了,怕被发现就没敢深入。”余思颖说道:  

“如果真有这方面的需要,得旅里的高手,来操作这事才行,需要给他们打电话吗?”  

“这种小事,要是再给旅里打电话帮忙,咱们一组的脸面往哪搁。”  

林逸说道:  

“安保公司的事,可以放一放,我有一种预感,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那所实验室上。”  

“你怀疑实验室有猫腻?”  

林逸点点头,说:  

“在来的路上,我让肖冰查过这家实验室的情况,在成立的八年时间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而且也没有接受过别人的投资,都是威廉一手操控的,在M国这样一个国度,这样的操作并不符合常理。”  

“八年的时间,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确实不符合资本家的行事风格。”  

余思颖的家也是一方巨富,怎么投资怎么赚钱,她心里门清。  

这种为爱发电的事,在华夏都行不通,在M国就更不行了。  

“所以我才觉得,这个实验室可能有问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实验室附近的地形,我已经摸清楚了,想要潜入进去难度不大。”余思颖说。  

林逸点点头,“威廉最近有新的动向吗?”  

“没有。”余思颖说:  

“按说他们拿到了墓穴里的东西,应该会立刻展开下一步行动,但拍卖行那边没有任何动静,其他知名的拍卖行,近期也没有拍卖消息,好像事情到这就告一段落了。”  

“有两种可能,第一,他们在想办法,搞到张有福手上的雕像,然后凑成一对,再拿出来拍卖。”  

余思颖静静的听着,沉默了几秒钟之后说道:  

“我总觉得,拍卖的可能性不大。”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林逸说道:  

“他费了这么多心血,想要搞到这东西,如果拿出来拍卖,就显得俗气了。”  

“我也这样认为。”余思颖说道:  

“但从雕像的功效来说,足以算的上是无价之宝了,如果我手上有这东西,就算拿完整的光刻机技术,我都不换。”  

“确实。”林逸笑着说:  

“如果里面的秘密被攻克,将会影响全人类。”  

说到这,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读懂了彼此的意思。  

“林哥,你是不是也认为,莫斯里克实验室,只是一个幌子,真正要研究的,是墓穴里的雕像?”  

“聪明。”  

“莫斯里克?”李楚晗忽然插话。  

“你知道这家实验室?”林逸意外的问。  

“我们这次的行程,有参观这所实验室的环节。”  

“这么巧?”林逸意外道:  

“你对这家实验室了解多少?”  

“专门从事脑组织再生和抑制心脏衰竭研究的实验室。”李楚晗说道:  

“在人类的基因中,有一个名叫KAT7的基因,按照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攻克这个基因,人类的平均年,最少能够提高20年,但这项研究很冷门,全球只有约翰霍普金斯和东京大附属,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多年来一直没什么效果。”  

听完李楚晗的解释,两人豁然开朗。  

“你觉得这个项目可行吗?”  

“从项目本身来看,我觉得不可行,但很有意义,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为什么?”  

“因为科学就是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拓宽未知的边界。”李楚晗拢了一下头发,说:  

“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就像国产第一批电动车,倘若所有人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迈出第一步,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