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章 南洋的变化(一如既往的万字大章)(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就会差一两千贯钱呢。
很显然,橡胶这样的产业,是具备符合政策性贷款的属性的。
南洋这个地方,在李宽的规划之中,他就只是一个大唐工业原料和初级产品的提供地。
发展香料种植、橡胶树种植,或者是水果种植这些农业,都是属于受到支持和鼓励的。
反倒是工业相关的事情,在长安城属于符合政策性贷款的事情。
但是在南洋却是别说优惠贷款了。
大唐皇家钱庄内部有明确规定,禁止向南洋的任何工业企业提供贷款。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我这几天就找个时间先去拜访一下城主,跟他再了解一下现在的政策情况。
然后再去找大唐皇家钱庄的人商量事情,争取这个月就把贷款的事情给搞下来。”
阿南跟王大力现在也是有分工的。
种植园内部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王大力在负责。
但是种植园外面的相关沟通,很多时候就是阿南在处理。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
“尉迟兄,这两年蒲罗中变得愈发繁华了。
有时候走在大街上,我都还以为是回到了登州呢。”
尉迟环的府邸之中,杨七娃跟他坐在一张檀木桌上品着龙井香茶。
作为曾经的蒲罗中市舶水师提督,杨七娃如今是大唐水师南海舰队的提督。
说是位高权重,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南洋这里,水师的影响力比陆军可是要大得多。
尉迟环和杨七娃两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南洋,乃至整个西洋最有权势的人物了。
尉迟环的权势,更多的是体现在蒲罗中这座大城,以及四周的岛屿上面。
但是杨七娃的影响力,却是从南天竺王国一直到林邑王国,整个诺大的水路,大家都不敢招惹杨七娃。
伴随着大唐造船作坊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唐水师装备的战舰,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面,都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
这更是让杨七娃的权威得到了保证。
还好,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杨七娃倒也没有太飘。
“这都是托了太子殿下的福气,重视海外领土的开拓,鼓励商业发展,鼓励海贸发展。
要不然哪有蒲罗中什么事情啊。
现在从蒲罗中到广州等地的船只,基本上是每天都有好多艘。
在一些主要的港口之间,如今都已经有了固定的船只来回。
这些专门运输人员的船只,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兴旺。
哪怕是原本去永平港和太子港那边的船队,现在的数量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以后每天进出蒲罗中的船只数量,估计可以超过一百艘了。”
尉迟环对于蒲罗中这里的情况显然还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很多时候他只是一个执行人,但是如果没有他尉迟环,蒲罗中肯定没有今日的繁华。
“太子殿下确实英明!我还记得第一次跟着他从登州去倭国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贫穷的海外居然不是那么的贫穷。
好多跟我一样之前连饭也吃不饱的人,以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出海。
结果没有什么危险不说,还分到了非常巨额的奖金。
整个人的人生都彻底的发生了改变。
好在老天有眼,最终让他成为了大唐太子,要不然我还真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杨七娃这话,也就是在尉迟环面前会说一说。
要是传到了外面,显然是有点犯忌讳的。
“是啊,之前我也很担心。我还一直以为太子殿下让我在蒲罗中这里修建一座城池,为的就是以防出现不测的时候,在外海也能有一个安身之地。
现在看来是我想的太过肤浅了。”
尉迟环对于这几年大唐朝局上的动荡,其实也是很了解的。
虽然蒲罗中远离长安城,但是跟长安城之间的沟通却是比较顺畅。
除了信息的传递比较耗费时间之外,其他还真没有什么大问题。
“我听说大唐本土如今已经在大规模的种植土豆、玉米和地瓜,粮食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年新低。
再加上棉花的大量种植,棉布的价格也一年比一年便宜。
如今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经不至于被饿死、冻死了。
这可是千百年来都没有完成的事情,没想到不知不觉之间就完成了呢。
接下来南洋这边的发展,尉迟兄你有什么想法吗?”
杨七娃和尉迟环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在一起聊天,显然不可能真的是在闲聊的。
很多时候,他们随口说的一件事情,可能就会影响许多人的生活。
“捕鱼业、橡胶种植业、香料种植业、水果种植业,还有罐头加工产业和矿藏开采,外加各种各样的贸易,这些是我跟太子殿下请示之后,给蒲罗中设定的重点发展行业。
不仅蒲罗中会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整个南洋的各个岛屿,甚至是整个南洋的各个国家,都必须按照这个方向来发展。
那些老想着学我们大唐的技术去发展工业的国家,哪怕是现在规模还比较小,我们都是要想办法去打压的。
这方面的打压任务,很多时候就需要你们南海舰队的配合了。”
尉迟环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对他来说,完成李宽安排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导致多少南洋的土人的生活被改变,这根本就不是他会去考虑的问题。
这也算是这个年代统治者的特色了。
并不是尉迟环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
“既然太子殿下已经有了吩咐,那么我们自然就严格执行就行了。
南洋的那些国家,不过是林邑还是其他的番邦属国,有
很显然,橡胶这样的产业,是具备符合政策性贷款的属性的。
南洋这个地方,在李宽的规划之中,他就只是一个大唐工业原料和初级产品的提供地。
发展香料种植、橡胶树种植,或者是水果种植这些农业,都是属于受到支持和鼓励的。
反倒是工业相关的事情,在长安城属于符合政策性贷款的事情。
但是在南洋却是别说优惠贷款了。
大唐皇家钱庄内部有明确规定,禁止向南洋的任何工业企业提供贷款。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我这几天就找个时间先去拜访一下城主,跟他再了解一下现在的政策情况。
然后再去找大唐皇家钱庄的人商量事情,争取这个月就把贷款的事情给搞下来。”
阿南跟王大力现在也是有分工的。
种植园内部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王大力在负责。
但是种植园外面的相关沟通,很多时候就是阿南在处理。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
“尉迟兄,这两年蒲罗中变得愈发繁华了。
有时候走在大街上,我都还以为是回到了登州呢。”
尉迟环的府邸之中,杨七娃跟他坐在一张檀木桌上品着龙井香茶。
作为曾经的蒲罗中市舶水师提督,杨七娃如今是大唐水师南海舰队的提督。
说是位高权重,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南洋这里,水师的影响力比陆军可是要大得多。
尉迟环和杨七娃两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南洋,乃至整个西洋最有权势的人物了。
尉迟环的权势,更多的是体现在蒲罗中这座大城,以及四周的岛屿上面。
但是杨七娃的影响力,却是从南天竺王国一直到林邑王国,整个诺大的水路,大家都不敢招惹杨七娃。
伴随着大唐造船作坊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唐水师装备的战舰,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面,都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
这更是让杨七娃的权威得到了保证。
还好,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杨七娃倒也没有太飘。
“这都是托了太子殿下的福气,重视海外领土的开拓,鼓励商业发展,鼓励海贸发展。
要不然哪有蒲罗中什么事情啊。
现在从蒲罗中到广州等地的船只,基本上是每天都有好多艘。
在一些主要的港口之间,如今都已经有了固定的船只来回。
这些专门运输人员的船只,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兴旺。
哪怕是原本去永平港和太子港那边的船队,现在的数量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以后每天进出蒲罗中的船只数量,估计可以超过一百艘了。”
尉迟环对于蒲罗中这里的情况显然还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很多时候他只是一个执行人,但是如果没有他尉迟环,蒲罗中肯定没有今日的繁华。
“太子殿下确实英明!我还记得第一次跟着他从登州去倭国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贫穷的海外居然不是那么的贫穷。
好多跟我一样之前连饭也吃不饱的人,以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出海。
结果没有什么危险不说,还分到了非常巨额的奖金。
整个人的人生都彻底的发生了改变。
好在老天有眼,最终让他成为了大唐太子,要不然我还真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杨七娃这话,也就是在尉迟环面前会说一说。
要是传到了外面,显然是有点犯忌讳的。
“是啊,之前我也很担心。我还一直以为太子殿下让我在蒲罗中这里修建一座城池,为的就是以防出现不测的时候,在外海也能有一个安身之地。
现在看来是我想的太过肤浅了。”
尉迟环对于这几年大唐朝局上的动荡,其实也是很了解的。
虽然蒲罗中远离长安城,但是跟长安城之间的沟通却是比较顺畅。
除了信息的传递比较耗费时间之外,其他还真没有什么大问题。
“我听说大唐本土如今已经在大规模的种植土豆、玉米和地瓜,粮食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年新低。
再加上棉花的大量种植,棉布的价格也一年比一年便宜。
如今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经不至于被饿死、冻死了。
这可是千百年来都没有完成的事情,没想到不知不觉之间就完成了呢。
接下来南洋这边的发展,尉迟兄你有什么想法吗?”
杨七娃和尉迟环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在一起聊天,显然不可能真的是在闲聊的。
很多时候,他们随口说的一件事情,可能就会影响许多人的生活。
“捕鱼业、橡胶种植业、香料种植业、水果种植业,还有罐头加工产业和矿藏开采,外加各种各样的贸易,这些是我跟太子殿下请示之后,给蒲罗中设定的重点发展行业。
不仅蒲罗中会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整个南洋的各个岛屿,甚至是整个南洋的各个国家,都必须按照这个方向来发展。
那些老想着学我们大唐的技术去发展工业的国家,哪怕是现在规模还比较小,我们都是要想办法去打压的。
这方面的打压任务,很多时候就需要你们南海舰队的配合了。”
尉迟环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对他来说,完成李宽安排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导致多少南洋的土人的生活被改变,这根本就不是他会去考虑的问题。
这也算是这个年代统治者的特色了。
并不是尉迟环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
“既然太子殿下已经有了吩咐,那么我们自然就严格执行就行了。
南洋的那些国家,不过是林邑还是其他的番邦属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