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没想当影帝 > 第五十二章 影史第一人

第五十二章 影史第一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很抱歉…”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沈明对托德·菲利普斯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让你拿到金棕榈的可能变小了。”  

“没事,至少没有空手而归。”  

托德·菲利普斯满不在乎的回了一句。  

至于他到底在不在乎,没人知道…  

北美电影人应该还是对戛纳有些幻想的,否则,昆汀也不会爆肝四个月,赶上了戛纳的末班车…  

戛纳的颁奖典礼不像奥斯卡那样繁琐和娱乐化,速度进行的比较快,很快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悬念金棕榈的归属。  

大部分人,包括沈明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寄生虫》剧组…  

到目前为止,被邀请入席的就剩《寄生虫》一奖未得,那金棕榈的归属不言而喻!  

果然,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拆开信封,宣布:“本届金棕榈的归属,奉俊昊,《寄生虫》!”  

全场顿时沸腾,尤其是亚洲区的电影人和媒体,一时间都与有荣焉。  

记者噼里啪啦的各种拍照,直晃瞎了眼。  

韩国人一旦拿什么国际荣誉,所有韩国人都跟疯了似的,举国同庆!  

看看《请回答1994》,里面有一集是日韩世界杯,韩国队进入四强,那场面,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而且今年又是韩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沈明也起立鼓掌。  

说实在的,他以前挺瞧不起韩国电影,觉着那是蛮荒之地,中国电影才是王道。  

可是,这几年在好莱坞的经历,再加上国内的一些作品确实缺乏深度与娱乐性的结合…  

想想就觉得心里发凉…  

去年的《小偷家族》,今年的《寄生虫》,东亚三国,就只剩中国了…  

老贾,给点力!  

“给我摸摸你的宝贝!”  

“奖杯!”  

“咳,给你!”  

沈明很随意的把影帝奖杯拿给了程萧。  

戛纳奖杯,大都是棕榈形式,影帝的也是,银棕榈奖杯。  

奶萧感受了一下工业气息的奖杯,忽然问:“你会不会看不起我?”  

沈明还在编辑微博,很随意的回了一句:“你只要不嫌弃我,我这辈子就赖上你了!”  

“…那我们结婚吧?”  

“啊?”  

毫无准备啊,而且待会两人还得去参加酒会算是拿奖影片和各地大片商之间的聚会…  

“不想结婚?那就算了!”  

程萧装作若无其事,扭头看窗外…  

“…你准备好给我生孩子了?”  

“没有,我就是随口说一下子。”  

“你刚说了,不许赖皮!”  

“你就是不想带套!”  

“…瞎说,我是喜欢小孩!”  

看两人边吵,边换好衣服,对镜子补了下妆。  

“走吧!”  

“等下,我把微博发完…”  

重新编辑了一下,然后发送:“谢谢,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祝福,我还在努力,这不是终点…”  

很想发一句‘一切只是开始’,怕被举报…  

可以说,近二十年来,无数的华语电影人都以三大展为毕生目标。  

很简单,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从《悲情城市》到《花样年华》,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是靠它们才一点点捧起来的。  

为什么少妇杨要出演《宝贝儿》?  

难道是她喜欢素颜出镜?  

就是因为《宝贝儿》有可能斩获国际奖项!  

而且还只是B档次的国际奖项,欧洲三大电影节,毫无疑问属于A档次,戛纳又是其中最牛逼的一尊。  

华语电影人,到目前为止,拿过欧洲演员奖项的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个人:巩利、葛尤、夏宇、梁朝为、张曼钰、廖烦、王靖春、永梅还有沈明…  

其中曼神拿过柏林、戛纳双影后,分别凭借《阮玲玉》还有《清洁》…  

插一句,巩皇曼神没有合作过,她俩的共同点大概就是在不同的戏里面碾压了章紫怡,一部是《英雄》,另一部则是《艺伎回忆录》,不过那个时候国际章还没有经过《一代宗师》的洗礼…  

现在沈明也完成了威尼斯、戛纳双影帝。  

这个完全可以记录在影史的!  

就是有点尴尬,无论是《爆裂鼓手》还是《小丑》,都是外语片…  

但是,他今年才23岁,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以中国电影的现状绝对能供养一个世界级的演员!  

“《小丑》应该不能过审,也没什么遗憾,我看剧本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电影的大概尺度!”  

才出酒店,立刻被一堆记者拦截了…  

“你们不要攻击审查制度,我觉得审查制度挺好,至少给很多拍烂片的导演提供了借口!”  

“…而且我总觉得电影好不好,真的跟审查的关系不大,有些人就是不擅长拍电影而已,别听那些影评人吹牛!”  

这帮人直接把审查制度当成了电影进步的最大障碍,然后自己出手,《断片之险途夺宝》…  

就那破片子,给你放宽尺度,你能拍成啥样?  

一个个振振有词:我没有拿出全部的实力,是因为审查制度!  

记者接着问:“那对国内的朋友,你第一时间想感谢谁呢?”  

“太多了,第一个感谢的应该是黄磊哥、黄博哥还有孙红磊大哥吧,我在犹豫着要不要接《小丑》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  

“接下来有计划吗?是往好莱坞发展还是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