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没想当影帝 >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真的是同行衬托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真的是同行衬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随机推荐:  

有一个很厉害的女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谢邀: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鼓掌结束,沈明有些自我怀疑,他是怎么从楼下的沙发转移到楼上的卧室的?  

其实,阅尽天下美女之后你就看开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如果不是太出格的话其实根本无所谓了,人与人之间用来区分的可以但不需要是美貌,而是那颗饱经风霜却依然红润的人心!  

人这种东西啊,说白了就是一堆蛋白质而已…  

这一生很短,不要浪费时间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面,做事尽量做到不负我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十分钟后,明仔从沉思中苏醒过来,然后穿上衣服下了楼。  

“嗨!”  

程萧露出微笑…  

“…你怎么又这么高兴?”  

“放心,今天只要一次!”  

“我是怕这个吗?”沈明坐下,拿起筷子:“出什么事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口碑崩的一塌糊涂!”  

“…不会吧?”  

沈明有点怀疑…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毕赣导演的作品,文艺片…  

一部文艺片的口碑能崩到哪?  

程萧把平板递了过去:“你自己看!”  

瞄眼评分:2.6分…  

“不会吧,文艺片口碑这么惨?”  

沈明挠了挠头:“我记得《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围了戛纳,汤惟主演的!”  

程萧点头:“对啊!”  

“而且刚才我看了单日票房2.6亿呢!”  

“…那是因为它用了不正常的一个营销方式!”  

其实沈明所谓的看情报,就是看看《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票房…  

因为它是《来电狂响》最大的竞争对手。  

《地球最后的夜晚》,不是小投资的文艺片,制作成本高达6000万,而且大部分都用在了制作上,据说汤女神是以200万的超低价接拍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其实很多人担心它没法收回成本!  

但是,作为一部文艺片,预售票房过亿,首日票房2.6亿…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据。  

要知道,《海王》在内地的首日预售不过3300万…  

要知道,此前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文艺片导演贾章柯,新作《江湖儿女》里又是丑帅丑帅的廖烦影帝和很有观众缘的张亦、山争哥哥等名人客串,宣发上也开足了马力宣传,可上映二十多天也不过6000多万的票房。  

而毕赣新人导演,新作却能取得如此成绩,不得不大喊惊奇。  

一切都要归功于营销:  

明摆告诉观众:这是爱情片——浪漫一吻跨年!  

沈明他们没看过这电影,单看营销物料的投放,就知道这片子所图甚大,而且预售实在太高了!  

所以才把它视作大敌!  

然后…  

《地球最后的夜晚》把自己作死了!  

宣传的时候,完全把这部片子当成商业爱情片宣传…  

你不能这样!  

用营销手段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却被发现货不对板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当你看完电影不满意,他们还羞辱你的审美不行。  

既然选择了文艺片这条路,就决定了不能这么营销。  

因为文艺片这种东西,是在探寻电影艺术的界限,本身就非常先锋,先锋就意味着分裂,因为大家都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天分来自我表达,根本不存在统一标准。  

不是那些文艺片导演不想拿票房,而是票房本身代表的是大众审美,如果不去刻意研究的话,导演的这种个人化先锋表达和大众审美的交集时刻是极少的,可遇而不可求。  

即便是艺术院线最发达、文艺电影最兴盛的法国,每年本土票房的七成都被好莱坞的特效大片赚走,可见大家都是俗人。  

而毕导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根本没达到大众审美的最低线,根本没有一个漂亮清晰的故事,依然是一个非常自我的表达。  

你这么宣传,等于是欺骗观众!  

“宣发敢这么玩,那就有被喷死的觉悟。现在的状况是被虚假营销蒙骗的无知观众,忍受寒风,牺牲睡眠,赶集式的在跨年这个节点观赏一部对他们来说莫名其妙的电影,他们花了钱,耗费了精力,看了一部烂电影,还被人侮辱说是审美低下!”  

“把自己的电影营销成文青装逼的工具,并乐在其中,毕赣不过也只是娱乐大时代里另一个极端的毕志飞而已。”  

“草踏马的,烂片!”  

看完网友的愤怒,沈明突然扰了扰头,然后道:“我感觉《来电狂响》的票房可能能破十亿!”  

“…不用你感觉,瞄眼已经调整了票房预期!”  

程萧很随意回答…  

沈明赶紧点开,果然,《来电狂响》的票房预期已经从之前的8.6亿增加到了10.5亿…  

瞄眼为什么敢给《来电狂响》增加接近两亿的票房预期?  

因为这是元旦档!  

根据往年的经验,元旦档三天的大盘不可能低于5亿,现在,《地球最后的夜晚》把自己作死了,那头部第一的项目自然而然成了《来电狂响》,《大黄蜂》要到1月4号才会登陆内地院线…  

总量是恒定的——观众不可能不看电影!  

头部项目至少能拿到大盘的五分之二,也就是两亿票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