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没想当影帝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知识改变命运(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知识改变命运(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搅拌的意思?你看这些鹅粪,里面掺了土,不好直接浇在菜上面的,需要一个容器,里面兑上水,搅拌均匀!”  

“…搅屎?”  

“对,也能这么理解!”  

博哥都懵逼了:“这你都知道?你大伯家也要这样?”  

黄博其实家境还算可以,他父母都是城镇居民,有工作,有编制的那种,没干过农活。  

“那倒不是,我只是看的电影多…”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孩子王》、《美人草》里面都有这些描写…  

只能说我们的大导演对这段记忆很深刻!  

其实节目组有意无意把六个人分成了三组:  

黄垒跟小猪一组;  

孙红磊则搭配王训;  

沈明跟着黄博…  

也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考量,反正从上一季的播出效果来看,黄博还有沈明他俩的讨论度最高,民众接受程度也最高!  

可能是第一期,想博个最高收视率吧。  

效果很好,沈明挺喜欢黄博的,他俩聊起来,聊的都是生活还有经历…  

两个人一边浇粪,一边瞎聊:  

“你说知青们当年上山下乡心里有抱怨吗?”  

“肯定有啊,但是没办法,响应号召!”  

“时代变得真快,以前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现在搞城镇化…”  

“所以,我们要做符合时代的事情!”  

“…你的《一出好戏》啥时候上映?”  

“你这话题转的有点生硬!”  

“说嘛!”  

“八月十号,《一出好戏》!”  

“大家多多支持啊,我在里面演的是男二号…这段不许减!”  

威胁了一下摄影师,两人干完活,准备去找孙红磊他们,然后听到广播:“大学招生考试今天开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热烈欢迎考生,接受祖国挑选!”  

“哟,恢复高考了!”  

“…你这态度不对,再来一遍!”  

沈明赶紧进入状态,手里的搅屎棍直接放下:“啊,恢复高考了?”  

“没错,我们可以回北京了!”  

“…我是上海人,我想回上海!”  

知识改变命运。  

这句话,可能现在的人看来,有点假!  

明明是出身决定命运嘛!  

但在四十年前,这句话是对的!  

1977年冬,570万人参加高考,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5。  

1978年夏,610万人参加高考,40.2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7。  

两次高考,相隔仅半年,总计1180余万人参加,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历史规模之最。  

录取的67万人,都成了现在各大行业的领军人物!  

对如今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只是象征着青春岁月的高考,却是当年百万国人破除年龄、出身,逆转命运的唯一机会,更是整个国家从谷底的艰难攀升,一个时代的拐点。  

当大家都一无所有,而世界出现一种机会的时候,人们还是想把这个机会抓住。  

如果成功了,深远意义看,是命运的转折,现实意义看,则是可以吃上白面馍,吃上商品粮!  

自此跳出农门,天高任鸟飞。  

从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到正式考试,短短几十天的复习时间,没有老师,没有课本,没有资料,他们没有计划,毫无章法,完全不知从何下手。  

只能从废品回收站淘书,或者从老乡糊墙的废纸堆淘书,从天蒙蒙亮开始在书店门外排队抢书。  

分明只是四十年前的事,讲出来却恍如四百年前。  

很多人抱怨高考不公平…  

可世间,又哪来绝对的公平。  

相对公平的高考,对很多人来说,已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人生很漫长的,你的起跑线高于其他人,都是父母的功劳,但是如今,站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那批人,又有几个是富二代呢?  

努力努力再努力,生活总归不会更差。  

好多人看综艺就是图一乐,无脑搞笑下饭的最好,不爱在综艺里看什么有深度的东西,觉得已经很辛苦,只是想笑一笑,为什么还要看情怀,正能量?  

沈明也不太喜欢在节目里宣扬正能量。  

但是没有办法,大环境下,都得这么做!  

节目组设置了很多笑点,比方说之后的考试,安排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环节,对着戏呢,演员直接走了…  

或者一起大合唱,除了几个嘉宾,其他人全都是灵魂歌手…  

结尾阶段,也就是复试,几个人在台上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  

其实《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台剧,几个人都排过,除了沈明还有罗志翔,他俩一个是野路子,另一个则是偶像出身…  

几个人彻底嗨了,完全凭自己发挥,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一塌糊涂…  

综艺节目嘛,还是得有笑点。  

然后被‘复试’的考官们一通骂…  

“《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是莎士比亚的大悲剧,世界名著啊,你们怎么能瞎改?”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你们这样搞,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我研究莎士比亚,从他28对到他82岁去世这么一个过程,我太了解他了,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  

后面那句划掉,只是为了搞笑!  

“老师们不能接受恶搞…”  

“很正常,在很多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