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没想当影帝 > 第一百零六章 狂言

第一百零六章 狂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捉妖记2》非常不适合沈明这样阅片量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观众。  

剧情太差了…  

彻底沦为低幼的狂欢。  

明明第一部费尽心思打造的人与妖的世界,第二部荡然无存。  

太可惜了,深挖一下,还是有看点的。  

这片子得烂到什么份上,才会连那些为《捉妖记2》洗地的水军文案都心虚得只说“胡巴很萌、团聚很温暖”,而不写电影本身?  

而作为《捉妖记》系列的核心,胡巴的形象已被完全商业化,如果说1还可以靠彼时的特效和ip差异化赚票房的话,2完全就是浑水摸鱼了。  

胡巴真挺可怜的,它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冰河世界》里的松鼠,《神偷奶爸》里的小黄人——彻底沦为ip道具,就好像喜羊羊一样…  

编剧得有多幼稚才能写出“原来只要母子俩在一起,就连坐牢也是开心的”的台词?  

什么价值观?  

这种话适合“合家欢”?  

反正看了开头,沈明已经掏出手机,看看辣鸡网文都比这玩意有意思…  

奶萧还有程琛(妹妹)后半程各种溜号,到了最后大决战,程琛忍不住了:“姐夫,咱能走吗?”  

“…问你姐,我无所谓!”  

奶萧直接站起来:“走!”  

大年初一结束,单日大盘过13亿…  

《捉妖记2》以单日5.5亿的成绩拿下票房冠军…  

15年大年初一3.58亿;  

16年大年初一6.6亿;  

17年大年初一8.o7亿;  

可以看到从总体趋势而言,每年观影人数都在逐年增加,而今年更是过了13亿!  

所以《捉妖记2》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房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观影人数的增加。  

还有一点,《捉妖记2》的胡巴真的很吸引小孩。  

当然,为什么第二天票房直接拦腰斩?  

片子质量不行呗!  

还有宣传花费太少了,应该再砸十个亿,包下春晚3o秒广告算个球,应该把春晚包下来,来个胡巴专场…  

非常典型的电影案例:用最热的ip,知名导演顶杠,再找所谓的港台大咖主演,配上几个引流量的小花鲜肉,齐活。  

专心点的抄一张精美的海报四处招摇;  

不专心的就在上演前全力宣搞话题,然后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等着数钱…  

至于电影拍成什么样?  

那不是制作方操心的事!  

他们要捣鼓的,是一个理论上“应该好看”的电影——至于实际最终是什么样子,请你买票以后自己去电影院体会2小时上当受骗的感觉。  

中国有13亿人,千分之一的人掉进这个局,票房就已经4个多亿了,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其实当晚的数据就能看得出来,真没几个吹《捉妖记2》的,豆瓣点评只有九千多,说明,大家不想讨论这部片子!  

倒是《唐人街探案2》还有《红海行动》,讨论的人很多…  

沈明直接在微博上放了两张图:  

《红海行动》,豆瓣评分:8.8分;瞄眼评分:9.6分;  

《战狼2》,豆瓣频分7.4分;瞄眼评分:9.7分;  

配文:我说《红海行动》能有4o亿票房,你们信吗?  

虽然,片头番位是二番主演,片尾番位也是二番主演…  

但他是宣传的一番主咖;  

林朝贤包括博纳都指望他吸引女性观众——《战狼2》的票房曲线图,后半程女性观众居多,都是因为沈明…  

《红海行动》有点过于血腥,头一天观影人群分男女比例,男性观众占了百分之六十!  

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比例…  

粉丝留言:  

你说什么我都信,别说4o亿,4oo亿都行!  

显然,他们觉得沈明没睡醒…  

4o亿?  

《空天猎》还说自己能过《战狼2》呢!  

大年初二,沈明飞回北京。  

要跟《红海行动》宣传组碰头,接下来肯定要搞路演;  

局势一片大好,今天的排片量上涨了两个点,按照瞄眼给出的预测,《红海行动》的第二天票房应该在2.5亿左右…  

口碑效应很明显!  

这个现象是《湄公河行动》开的头,《战狼2》扬光大!  

《湄公河行动》同档期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爵迹》、《王牌逗王牌》三部烂片,最终异军突起,成为国庆档最大赢家。  

没怎么引业内重视,网上还有一堆人讨论为什么《湄公河行动》能拿下过十亿票房?  

为什么?  

电影好看呗,好电影拿到高票房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到了《战狼2》,同期有最红明星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心理罪》、《鲛珠传》、《侠盗联盟》…  

然后,碾压了一个月!  

业内终于懂了,本身质量粗制滥造、仅仅依靠所谓明星大咖、当红流量、大热ip、强宣的影片,越来越不受广大观众欢迎,观众更愿意看的是重视观影体验的作品!  

负责宣传的是达岸文化,创始人李海鹏,以前供职于博纳宣传部门,后来自己单干了!  

靠着《唐人街探案》一炮而红——当年《唐人街探案》的宣传营销就是达岸一手包办的,之后的《乘风破浪》、《追龙》都是达岸文化负责宣传…  

对了,《唐人街探案2》,宣传交给了卓然影视,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