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没想当影帝 > 第十四章 不能吃独食

第十四章 不能吃独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首周末5200万美元的票房,题材确实小清新的爱情片!  

制作加宣发不到2000万美元…  

好莱坞都疯了,这怎么可能呢?  

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会被几个中国人拿到了?  

他们各种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市场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小清新口味的电影了,当然,还有女主角谢琳·伍德蕾的人气…  

为什么不是沈明的人气?  

不知道,反正分析部门就是这么说的!  

粉丝们分析,沈明可以从《星运里的错》至少赚六千万美元…  

而且有理有据…  

关键是营销号也带节奏了,他们的标题很惊悚:沈明一部电影的利润抵得上旺达三年的利润…  

各种踩老王,顺便把《长城》拎出来踩了一通。  

而且杨鑫也通过微博承认了:《星运里的错》包括去年的《夜行者》都是沈明看好的项目,我们只负责投钱,《夜行者》的利润超过1.5亿,《星运里的错》只会更高!  

妥了,除了爱国青年,沈明又多了一个投资鬼才的称号…  

还是那种可以查资料的,没有任何水分的鬼才!  

“我只是喜欢这个故事,想演…”看着博哥一脸坏笑,沈明接着道:“好吧,我承认,当时看了剧本,觉得这部戏的票房应该不会太差,再加上也不需要多少投资,我就投了!”  

“那你有什么根据吗?”  

“我就是觉得老美这几年的电影有点用力过猛,全都是大制作,超级英雄啥的,缺少了那种让人感动的温情…”  

这是柯明斯基跟他说的原话,而且《无比美妙的痛苦》虽然不算特别畅销,但也登上过北美畅销榜,是有原著基础的!  

“所以,你能赚钱啊!”  

黄博点了点头…  

“运气好而已。”  

沈明摆了摆手,不想再提这事。  

“宁昊你知道吗?”  

“当然,怎么了?”  

“他手里有不少好剧本,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介绍你认识…”  

“好啊,不过,最好还是再等一个月,过两天《战狼2》上映,我还得陪着跑路演!”  

“…跑路演?能跑多少?”  

“吴景说了,一个月30座城市!  

黄博吓了一跳:“30座?那你们还睡觉吗?”  

“…没办法,《战狼》上映的时候,景哥一个月跑了25座城市,这次当然要刷新纪录!”  

“哎,听说你编剧了一部电影?”  

“对,叫《伟大的愿望》,九月上映!”  

“…投资方是谁?”  

“就我的公司啊…”  

黄博皱眉:“没找其他公司承担风险?”  

“能有什么风险,总投资不到1800万,小成本喜剧片而已!”  

“不是风险的问题,你得把利润分一点给其他公司!”  

然后黄博以《绣春刀2》为例,讲述了圈子的玩法。  

大概就是一般优质项目背后至少占了十几家联合出品方,也就是说,只要你的项目是优质项目,没上映前都能赚一倍!  

以前,一部电影顶天了4到5家出品、发行方,涵盖制片、院线、发行、宣传即可,最近几年,大导演的影片出品方名单越来越长。  

“你可以把手上的投资分成几份吗,然后溢价百分之二十卖出去…”  

“谁买啊?”  

“有的是人买!”  

黄博接着道:“吃独食很容易被人攻击的!”  

市场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家都想提前转嫁风险,引入越来越多的投资方。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很多专家鼓吹‘拐点论’,以至于再好的片子也很难精确预计票房。  

所以,出品方愿意用释放极少的份额吸引多家投资方,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一起。  

也算是报团取暖…  

这种情况下,你一个人鼓捣出好电影,然后大卖了,更很容易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那我回去找鑫姐商量一下…”  

沈明琢磨了一下,确实如此。  

关于市场拐点论,应该是去年出现的。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高开低走,暑期档、国庆档先后失守,让年初喊出“冲击600亿票房”的业内人士无不大跌眼镜,中国电影市场“拐点论”甚嚣尘上。  

年终统计,大盘仅仅比去年上涨了百分之四不到,对比一下银幕数量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票房其实是下降的!  

今年上半年也没什么起色,半年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的票房甚至比不上去年…  

一堆电影专家、教授各种指点迷津…  

从博哥家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  

奶萧很兴奋:“咱们去看电影?”  

“…看电影?”  

“对啊,你偶像的新电影!”  

“《逆时营救》?”  

“不是,是《绣春刀2》!”  

“…算了吧,咱们去看《闪光少女》吧,好歹是彭彭第一次登上大荧幕!”  

没错,《闪光少女》公映了,赶在沈明参加《向往的生活》之前…  

排片很不给力,只有百分之八不到…  

差点没超过已经上映八天的《大护法》。  

排片第一的是《绣春刀2》,百分之三十,有着第一部《绣春刀》打底,《绣春刀2》拿到了4亿的保底发行…  

沈明在手机上找了半天,才在一家距离大概一公里的电影院找到了一场《闪光少女》…  

排片也太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