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迷踪谍影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情报工作

第三百二十五章 情报工作(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孟绍原已经完全迷上了财神爷。  

甚至,他给这次惊天诈骗计划取得代号都是“财神”。  

他在炮制着假情报,戴笠一样也在帮着炮制假情报。  

六百万不是那么好赚的。  

每一处细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尤其是中国军队的兵力布防图,这将成为整个骗局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点上,戴笠早就已经考虑清楚了。  

假中有真,三分真,七分假。  

关键的就是这三分真,要真到什么程度?  

那些和日军酣战已久、正准备从前线撤退、被打残的部队,一律都是真的。  

一份份的假情报,在戴笠手中诞生。  

甚至,他还专门向委员长做了请示。  

委员长很明确的给了戴笠回答,第一和第四两条情报,允许传递给日本人的答案:  

“中国统帅部对日作战的决心到底怎么样,到底是想打,还是不想打下去。”  

这一条的答案是:中国不想打,但事关民族之存亡,中国将不惜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从淞沪开战至今,国民政府不断的将精锐扔到上海这台大绞肉机中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全国各地武装都已经总动员起来了。  

第四条情报:“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已经介入中日战争的调停工作,日本人希望知道,中国对德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争是何种态度。”  

委员长的回答是:“陶德曼能够调停成功,让大家坐到谈判桌前,最好。但中国应做好调停失败之准备,抗战到底,绝不屈服。”  

至于第二条情报,“国民政府把中日战争诉诸《九国公约》,希望国际干涉,进而制止日本的侵略,他们想知道这个建议是不是由宋子文提出来的。”  

委员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对戴笠说:“你自己问宋子文去。”  

“我专门向宋先生做了汇报,宋先生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即使上海和黄河以北均告不守,中国政府亦不愿与日本休战。’”戴笠缓缓说道:  

“然后,他告诉我,全中国都知道,我宋某人是坚定的抗日派,一·二八的时候,日军突袭上海,我就已经命令税警总团上第一线,准备和日本人大打一场了。  

诉诸‘九国公约’的建议,是我宋某人提出来的,让日本人知道又有何妨?我要看看,日本人的子弹,到底是不是能够打穿我宋子文的身躯!”  

孟绍原立刻就明白了。  

历史上,宋子文哪怕有千般不是万般错,但有一点却是铁骨铮铮的:  

在日本人面前,他从来都没有低过头,他始终都坚定的支持政府抗战到底。即便他和委员长闹翻了脸,全面抗战爆发,他也依旧殚精竭虑的为委员长筹谋抗战大业。  

民族危亡面前,所有的私人恩怨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了。  

“绍原。”戴笠放低了声音:“我总说情报工作,三分真七分假,可现在传递给日本人的四条情报,居然有三条是真的。早知道,干脆我直接和楠木实隆做生意了。”  

“这其实对我们是有利的。”孟绍原接口说道:“当我把这四份情报卖给楠木实隆,我会陆续的再把一些假情报卖给他。比如我国军准备在上海某地增兵,准备加固某地防御,用来不断调动日军,尽可能打乱日军部署,也算是支援了正面战场吧。”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看得出,戴笠很满意:“我们给了他那么真的情报,对于其它的假情报,楠木实隆将会确信不疑,他的电台,将会日夜工作。”  

孟绍原点了点头:“还有一点,这四份情报,越早和楠木实隆完成交易越好,再拖延下去,就不值钱了。”  

再等不到一个月,这四份情报将会分文不值。  

孟绍原很清楚,当这四份情报到了日本情报机关手中,再经他们分析,并且呈交统帅部后,淞沪之战局势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虽然经过证实,这四份情报除了中国军队的兵力部署,因为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军队涌入上海,无法验证真伪,其余绝大多数都是真的,可惜那个时候已经对于日本来说没用了。  

据说日本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对于花了几百万日元购买来的情报,却变得一文不值,心疼得要命。  

可也没有办法。  

这也是楠木实隆后来还能继续得到重用,继续跑到广州去当冤大头的主要原因。  

孟绍原丝毫不想掩饰自己对于戴笠的敬佩。  

这个人你说他阴鸷、好色、残暴,总之说什么都好,但在抗战这一条上,他和宋子文一样,从来都没有动摇过血战到底的决心。  

而且,日本人你想要情报?我给你情报,而且大部分还都是真的,偏偏你拿到这些情报,一点用都没有。  

唯一的重中之重,中国兵力布防图是假的,但你根本无法验证真伪。  

你日本人乖乖的把钱双手奉上就是了。  

“戴先生,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您学习。”孟绍原说了声。  

“你少拍我马屁。”  

“真的。”  

孟绍原特别认真地说道:“把日寇玩弄于鼓掌之中,真中有假,假里带真,真真假假,让日本特工根本摸不着门道。我一直认为楠木实隆是个笨蛋,但换个角度,如果我是他,得到了这四份情报,也不会怀疑的,一样也会上当的。”  

他是掏心窝子说这句话的。  

孟绍原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上会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