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登基吧,少年 > 第二百九十五章 自省与出征

第二百九十五章 自省与出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贾家书房里,兄弟俩就着家中事说开。  

贾演知晓,不能再纵容妻子,否则不仅是夫妻情分,还影响到他们兄弟的名声与前程。  

可是眼下甄氏身体那样,没人逼她,自己都要折腾垮了,他就算不满,也不敢说硬碰硬说什么狠话。  

他只能借着子嗣为重,劝妻子将家事交出去,正好将此事抹平。  

甄氏倒是没有死咬着管家权不放,只是不肯放长子过去消假。  

就算肚子里又怀了一个,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哪里比不得一直放在心尖子上的长子?  

“我离不得化哥儿,要是化哥儿离了眼前,我吃不好、睡不好的,怎么能熬不住?”甄氏振振有词。  

贾演说也说了,劝也劝了,又能如何?  

贾代化这个为人子的,更是只有听吩咐的份。  

只是之前书房外听得那一番话,到底在他心中留了痕迹。  

十几岁的少年,读着儒家书长大,最是知礼,正是知廉耻的时候。  

“不孝”?  

之前没想到时,他没有察觉家中有什么不对;如今听到母亲不孝,想起之前有迹可循的各种事,他脑子里很是混乱。  

他不仅是没有办法直视慈爱的生母,也有些埋怨父亲。  

修身治家平天下!  

家事都处置不明白,使得贾家成了大笑话,少了担当。  

之前父亲不是这样的。  

弃文从武,就将忠孝仁义也丢了?  

贾代化抿着嘴,怀念起读书的日子,对武事生出几分反感。  

之前他还遗憾不能随童兵众人出征,眼下也转了念头。  

或许到了重新捡起书本的时候了。  

龙生龙、凤生凤,父母身上德行不足,自己是他们的儿子,更当一日三省己身。  

当读书,当明理,不能长歪了。  

“请假?”  

霍宝很是意外,看向贾代善“可是家里有什么事?”  

霍宝亲自带兵,战兵全员明日出征。  

对于其他老人来说,不算什么,对于安长生、李裕、贾家兄弟四人来说,则是头一次临战。  

这个时候请假,要是家中非要大事还好,否则有临阵脱逃之嫌。  

加上贾家兄弟两人,代化十五岁,代善十一岁,此事临战只看前者,后边的不过是打酱油。  

贾代善亦带了忧心道“是大伯打发人过来,说的大伯娘病了。”  

霍宝点头道“那是该侍疾。”  

等到次日一早,战旗飘飘,三路大军陆续开拔。  

贾代化没有回来。  

贾代善骑着小马,随侍在霍宝身后,同安长生、李裕两个,都归在霍宝的亲卫营里。  

霍宝的亲卫队长朱刚还没有归队,之前在金陵时还罢,如今出来,没有人牵头很是不方便,霍宝就点了邬远暂代。  

邬远去岁在考核上败给石三后,还是回到老位置,是侯晓明部的偏将。  

在童兵诸将中,邬远的家传的枪法,武力也是数一数二,只是资历浅,也少几分机缘。  

霍宝之前也反省了一下,自己或许太拘泥红楼剧情,对疑似红楼就格外偏重青睐下。  

例如侯晓明、例如贾氏兄弟,例如姓石的石三。  

如此对于其他人,也失了公平。  

石三之所以在一个外地人在滁州子弟为主的童兵中如鱼得水,主要是归功于他挂过弓箭总教头,后来还是新兵总教头。  

邬远之败,不是败在战功上。  

算起来,邬远、宋谦之入童兵也不算晚,可他们是士绅子弟出身,难免与前头黑蟒山子弟与曲阳皂吏子弟格格不入。  

石三农门子出身,反而容易与黑蟒山子弟打成一片。  

霍宝反省过后,对邬远、宋谦之也比之前多看重些。  

等到队伍拉开,只有邬远几个伴当随侍在身边,霍宝就道“仇威十六了…太尉说过,要让唐帅旧部单独成军,最多到年底,青蛇军就要单独成军…”  

邬远听了眼睛发亮“宝爷?”  

“等青蛇军单独成军,你就牵头重组战兵右路。”  

霍宝道。  

“得令!”  

邬远骑在马上,身体笔直,面上难掩激动。  

安长生、李裕、贾代善骑马跟在后头,听个正着。  

贾代善满脸羡慕,李裕则是望向安长生。  

青蛇军独立成军之事,众人早心知肚明。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这样早。  

就算仇威今年成丁,也只是成丁,十六岁的少年还当不得大事。  

大家原本猜测总要过个三、五年,起码仇威及冠后再成军。  

只是这就点了右翼主将?  

邬远是童兵中有名的战将,只是之前败给石三,才失了主将位置,如今选他接手右翼,大家也心服口服。  

那安长生的地位就尴尬了。  

要是等到三、五年后,最有希望独掌一翼人马的就是安长生。  

毕竟他身份在这里,江门子弟,文武双全,且是霍家的孙女婿,身份、地位、能力三者都有,只是年岁小,才暂时充作霍宝伴当。  

安长生神色不变,只望往北面长江方向,想着水师众人。  

这次“东征”,邓健为主帅,霍宝的童兵为偏军,还有一路人马是金陵水师。  

如今的金陵水师,是巢湖水师为基础,又合兵了金陵水师与扬州水师,定编五万人,主帅是于老元帅,副帅安长生的亲爹安大海。  

邓健部的主力人马,走的是水路。  

他们的目的直接是常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