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登基吧,少年 > 第二百零六章 选妃(上)

第二百零六章 选妃(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太尉府门口。  

地上是一个担架,躺了一老者,五十来岁,须发花白。  

儒雅的面容上泛着青色,下半身纹丝未动,只身子挣扎着,望向鼓架旁。  

敲鼓的竟然是个妇人。  

四十多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裳,神情肃穆,紧紧的抿着嘴唇,单薄的身体里似有无穷的力量。  

“咚、咚、咚”的鼓声,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驻足观看,比比划划。  

“这是击鼓申冤?”  

“怎么闹到太尉府来?”  

“是不是白衫军扰民?”  

门口的守卒见状不对,想要去制止,被霍宝拦住。  

霍宝之前约了水进去望江楼。  

去吃九九席,满足口腹之欲,顺便探问一二。  

暗恋的闺女嫁人了,也不知水进现下缓过来没有。  

两人才在太尉府门口相见,就目睹了这一幕。  

实在是这一行人,略奇怪,引得人侧目。  

之前来到太尉府的是四个人,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两个抬担架的壮力。  

那两人穿着带了补丁的短打,与另外两人很不搭。  

那两人望向太尉府时也带了惊慌,脚下迟疑,被妇人催促了几次,才将担架抬到近前。  

那两人放下担架,从妇人手中接了一串钱走的,就飞了似的去了,应该是临时雇佣。  

这妇人衣裳半新不旧,却是潞绸。  

潞绸在历史上,曾与杭缎、蜀锦齐名。  

此时,潞绸的名声还没有那么大,可因为产量稀少,价格却不菲。  

霍宝身上,穿着就是潞绸面的夹衣。  

这样的衣裳,不是普通百姓家穿的。  

再看担架上那男人,看着病弱苍老,却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见狼狈,有着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样体面人家,没有家仆婢女,用人要临时雇佣…  

不外乎遭遇变故,家道中落。  

这其中冤屈,应该就在老者手中的状子上。  

霍宝走上前去。  

“咚!咚!咚!”  

那妇人还继续敲着,见了霍宝也没有放下的意思,额头上已经汗津津的。  

霍宝直接伸手,按住鼓槌。  

妇人想要拉扯,拉不动,才带了惊疑。  

“作甚不去知府衙门?”  

霍宝皱眉问道。  

将宋老大人从和州调来金陵,就是为了维稳。  

今日这夫妇两人不管是刑事案子,还是民事案子,按照规矩要先到县级。  

县治不明,越级到知府衙门,却没有到太尉府告状的道理。  

是真的告状?  

还是别有心思的人的试探?  

滁州军刚到金陵,霍宝不得不多想。  

那妇人看看霍宝身上穿着,又望了望太尉府,满脸悲愤道:“那贼人是知府衙门座上宾?我们夫妇两人如何敢去?”  

霍宝没有言语,仔细看了这妇人几眼。  

神色憔悴,身上瘦成皮包骨,眼里青黑一片,眼底都是血丝,有些日子没睡好的样子。  

不似作伪。  

再望向那老者,双腿动不得,右手也包裹着,似有伤情。  

脸上青黑,也不像是数日之功。  

滁州军进城五日,这不像是临时设局。  

这是一桩意外事件。  

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谁也不知这意外的影响是什么。  

他没有说话,直接回头叫守卒:“来人,送他们往知府衙门!”  

门口的几个守卒连忙走过来。  

妇人闻言,不由着急,要去拦着。  

霍宝道:“大娘稍安勿躁,宋大人不是徇私之人!”  

“那是他家姻亲?他如何不护着?”  

妇人声音凄厉道:“霍太尉呢?我们要见霍太尉…白衫军不是救世的么?那就救救我们,救救我们啊!”  

霍宝依旧是不为所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是今日太尉府真的受理了这个案子,那明日大事小情的诉讼就都要找到太尉府。  

就算这夫妇所状告之人真是宋家姻亲,宋老大人也不会徇私。  

人老成精,  

那个老狐狸怎么会为八竿子远的姻亲,断送宋家几代人前程?  

水进有些不忍,想要劝霍宝,见他神情嘴边的话又咽下。  

“谁要见我?”  

霍五出来,见那妇人冲着宝贝儿子大喊大叫、神态癫狂,很是不快。  

那妇人的声音戛然而止。  

这是太尉门口,没有人敢假冒太尉。  

“噗通”一声,妇人跪道,哭道:“请太尉救救小女、救救小女…”  

她身后那老者亦是挣扎着抬起身,将手中状子递上来。  

霍宝上前接了,匆匆扫了几眼,递给老爹。  

霍五看了几眼,看不出神色。  

这般大的动静,围过来的人更多了。  

不仅是对击鼓之人的好奇,主要是对“霍太尉”的好奇。  

水进站在霍五身前,望向四周,小声提醒道:“五爷,还是先去知府衙门!”  

霍五点点头,一行人去了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这里。  

宋林看着手中账册。  

衙门的告示贴出来两日,金陵城里的士绅就都入了套。  

不用征派,只安排其中一、两家“主动”捐资修缮城墙,其他人家就都一窝蜂的过来,生怕落下自家,被滁州军穿小鞋。  

又因不是强派,没有数目要求,旁人家的捐赠也不公开,大家生怕捐少了,都是狠割了肉。  

两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