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白马掠三国 > 二百零八 怨恨

二百零八 怨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如果说论起官职名称的熟悉度,三公九卿,无疑算得上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  

它的设立,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开始设立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  

汉承秦制,也设三公。到了西汉后期,三公分别改名为司徒、司空、司马。  

只是到了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出于考虑,限制三公的权力,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  

所以,在三公下面,又设置了九卿职务。  

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汉朝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兴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大司农。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  

但东汉实权,已转移到尚书台,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  

当然了,无论怎么去改动,三公的地位声望,都一直属于顶尖的!  

正如袁绍背后,有着四世三公之说的顶级世家袁家的崛起一样!  

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可见,三公一职,在汉朝的影响还是不弱的。  

可是董卓这个疯子,居然第一个就把目标投向了三公职称!  

群臣的震撼还没有结束,董卓的大手笔又开始了。  

他开始加封官职了!  

“李儒何在?”  

李儒出列拱手说道。“相国大人在上,李儒在此!”  

董卓点点头,温声说道,“尊陛下旨意,册封李儒为司空。代替老司空,守兼尚书…”  

“李肃何在?”  

“臣在!”  

“封你为侍郎...”  

随后,董卓又先后,拿出廷尉,亭侯、将军等职称,分封群臣和他的麾下将领。  

封吕布、徐荣、牛辅、李,郭汜,樊稠,张济、胡轸等人,为亭侯或将军。  

还有董卓遵照之前所言,封高郅为骑都尉,并且还特意加封给他一个奋威的杂牌将军头衔。  

其余等人,皆为校尉,麾下的西凉其余将士,亦是各各封官。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个被李儒所推荐过来的贾诩,封了个祭酒。  

退朝后,接受了董卓册封的官职,贾诩笑眯眯的缓步退下。  

目光从左右离去的大臣们身上缩回,贾诩冷然一笑。  

呵呵,董卓!  

既然这些世家都不看好你董卓,那他贾诩,反倒要将一下这些世家。  

让他们瞪着眼睛看着董卓这个出身西凉荒塞,毫无根基之辈,是如何一步又一步的走上那至尊的宝座的,他很有兴趣看那些人后悔的眼神。  

或许,等董卓有朝一日,真的拿出令天下世族侧目的实力,让这天下在手下颤抖的那一天,他还是非常的期待的。  

摇了摇头,努力把这些荒谬的杂念都排出脑外,贾诩,开始用心的欣赏起,皇宫的风景来。  

与受封赏的西凉众将不同,当天,刘协过得非常的不爽!  

灯火通明的内殿之中,金碧辉煌,气势威严,殿内有着长明灯燃烧,其中燃烧着一柱檀香,袅袅的青烟升腾而起,盘绕在殿内。  

那是檀,燃烧起来会释放出异香,有着凝神静心之效,乃是夜里失眠时的必备之物。  

不过此物价格不低,能够当做燃料般来使用,足以说明此地主人颇有地位。  

随着一阵癫狂的大笑声,皇宫里的某处庭苑,飘来阵阵浓郁的酒气。  

偌大的皇苑里,仅有两道身影,坐着的刘协,以及站在他身旁小心翼翼伺候的心腹宦官。  

“陛下,您不能再喝了!”  

宦官李英面色焦急,一遍又一遍的劝谏起来。自打他服侍天子以来,还从没见刘协喝过这么多的酒。  

“别管我!”  

刘协听得烦了,一把将酒坛摔碎在地,怒声骂道:“朝中大臣给朕脸色也就罢了,你个阉人,也想让朕不痛快不成!”  

刘协一边谩骂,一边给自己倒满美酒,脸上满是醉醺醺的酒意。头冠歪了,他就索性把玉冠扯下,扔在地上,时不时的还抬起腿践踏两脚。  

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显然心情不佳。  

“混账,一群乱臣贼子,他们眼里哪里还有朕这个天子,一群自私自利之辈,说的还这么大义凛然!”  

美酒下肚,有的只是无比的苦涩。  

刘协扯住李英的领子,在他身上又打又骂:“你且说说,朕还是不是这大汉朝的皇帝?”  

李英苦着脸一动不动,连忙点头附和:“陛下九五之尊,乃是天之骄子,更是咱大汉朝君临天下的主宰。”  

听得这话,刘协的激烈情绪明显稳定了不少,他放下殴打李英的手,摇摇晃晃,自嘲笑着:“呵呵,天子?狗屁的天子!”  

刘协撒着酒疯,李英则是立于一旁完全不敢答话,生怕天子再次降怒于自己。  

刘协气的面色铁青,胸膛剧烈地起伏,声嘶力竭地大吼着已发泄自己的愤怒。  

在一旁侍立的李英,吓得练练劝道:“陛下息怒,陛下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