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第七百七十章 别了,爱新觉罗

第七百七十章 别了,爱新觉罗(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钟祥城知州衙门,清抚远大将军、和硕睿亲王行辕临时所在之一。  

另一处行辕是城外的东门校场,还有一处行辕是城中的报恩寺。  

三处行辕基本配置一样,安保等级也一样,没有内线的话,外人根本不知道睿亲王晚上究竟睡在哪里。  

就算内线把情报递出去,刺客也不会得手。  

因为,贾六晚上根本不住在这三处行辕,而是同他的保安大队长保柱睡在一起。  

就睡在卫队。  

亲临一线的贾六对安保工作的重视已经到了近乎变态的地步,好比他那三辆规格一模一样的马车,自运来湖北后就压根没有被真正的主人坐过。  

这就叫专业。  

锦衣卫、血滴子来了也得掩面而走。  

小小的钟祥城,如今俨然就是大清的最高军政指挥中心,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内心。  

身为大清最后的守护者,贾六这段时间很忙,主要是在采购各式年货,这样进了武昌城之后就不用再大肆搜刮,可以和部下们热热闹闹的过个大年了。  

当然,主职工作之余,军事和政治上的事情,他也是过问的,不是完全当甩手掌柜。  

入驻钟祥次日,贾六就听降将王大纪说年初开春时,兴汉军高层曾集体前来钟祥祭拜显陵,还写了个什么祭显陵文,把大清说得一塌湖涂,号召天下人起来驱逐满洲。  

“政治这个东西,我们不用,人家就用,看来这个显陵本王有必要去一趟,所谓寇可往,我亦可往嘛。”  

贾六兴致高昂,准备也拎几段纸钱给嘉靖他爹上个坟,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嘉靖他爹坟前来个哭坟小曲,学世祖顺治爷喊崇祯为大哥——叫嘉靖他爹为老老老太爷啥的。  

只要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个人尊严这一块从来不是阻碍贾六进步的绊脚石。  

“王爷要去显陵的话,下官一头撞死在你面前!”  

不想,纪昀反应激烈,拼死阻拦,说什么也不让王爷去,哪怕王爷扬鞭要抽死他,都不肯松手。  

“政治,你的明白不明白!治理国家,七分政治,两分智慧,一分军事,懂不懂!”  

贾六不满纪昀的愚昧保守,认为此人眼界太过肤浅,不足以与之计较,所以生气的一脚将他踹开,让丁庆他们到城中寿衣店买花圈、纸钱什么的。  

可那纪昀却跟狗皮膏药似的死死抱住他的双腿,任贾六怎么踹,这个好色的大胖子就是不松手。  

你拉我扯间,纪昀一个不小心竟是把王爷屁股上的补丁给扯了一块下来。  

补丁下面却不是窟窿,也没有任何磨损,王爷的裤子完好无损,跟皇帝的新衣似的。  

“嗯?”  

纪昀内心一颤,甚是头疼滴咕一句:“王爷,你这分明是在搞形式主义啊。”  

“你懂什么,没有形式,哪来的内容!”  

贾六恼羞成怒,再次将纪昀一脚踹到边上,然后叫人拿来针线,现场脱下裤子认真缝补起来。  

伴随银针拽着金丝线一进一出,蓝色补丁被贾六认真的重新缝上,最后打个结用牙一咬。  

提起细细打量,针工不比内务府的织工差,这才心满意足重新穿上。  

扭头看跟小媳妇似委屈巴巴的纪昀,不禁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你没本事给本王编故事,本王自个认个祖宗碍你事了!”  

纪昀抬头愤而说道:“王爷纵是真要乱认祖宗,也当认明太祖啊,岂能自降身份认这兴献王。”  

“这个...”  

贾六歪头思考了下,意识到纪昀是对的,嘉靖他爹的逼格实在是太低了,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和地位。  

“那个谁,”  

贾六招手让丁庆代表他去显陵走一趟,来都来了,意思一下也是应该的。  

丁庆问:“那要不要也写个祭文?”  

“写那个东西干什么,不实惠,你多拉几车纸钱过去烧一烧就好。”  

贾六挥手让丁庆去忙,自个走到办公室内让纪昀帮他磨墨。  

之后提起一尺长的毛笔就下笔了。  

在边上伺候的纪昀好奇问道:“王爷在写什么?”  

贾六头也不回道:“广告。”  

“广告?”  

纪昀一脸无知。  

“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  

贾六提笔在宣纸上首“叭叭”写下一行大字——《告兴汉军官兵书》。  

“...尔等于政治无知,不明国内外之趋势,今以反清复明为己任,意图颠覆大清江山,岂知我大清入主中国百年有余,早已根深蒂固,上下齐心,旗汉团结...负隅顽抗之下,终必众叛亲离,招致最后灭亡之命运。”  

写完,问纪昀这个大教授写的如何。  

纪昀忙点头道:“王爷文采斐然,斐然,下官是断然写不出这等文章的!”  

“听你们马屁拍多了,搞得本王都不知道你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这是贾六目前最麻烦的事,但不影响他继续写这广告。  

凝神想了想,提笔继续写道:“我大将军王文成武德,先定金川,再定山东,京畿平叛,挥师南征,战无不胜,威名赫赫...此皆天命在清,确非偶然之现象。  

尔兴汉军纯属乌合之众,装备不及大清兵优良,兵力不及大清兵众,粮秣弹药之储存更不敷会战之用...  

厌恶战斗,斗志消沉,遂有大量来降之人,此皆人心所向,更乃大清睿亲王宽大政策,深入军心...螳臂挡车,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