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为了大清就得不要脸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为了大清就得不要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杨遇春同刘德带人去台湾后,贾六除了给出大的战略方向外,于具体战事并不过问。  

一来他晓得自己打仗不行,过往战绩虽然惊人,但内中水份太大。  

说白了,贾六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良将。  

这点自我定位,他还是有逼数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年头通话不方便,就算他有什么想法,也没法第一时间把指示发过去。  

二来也是放手让杨遇春发挥,使其能够在台湾与清军的对抗中成长起来,成为自己真正得用的大将。  

现在看来,小春子显然是打顺手,也打出经验来了,不然福建不会向朝廷再度求援,而且听老富口气这回清军在台湾败的还挺惨。  

这就属于皆大欢喜了。  

“洋人的事得让福建查清楚,万一真有西洋人干涉我大清内政,一定要通过外交途径向他们本国提出抗议,贸易方面该制裁的要制裁,实在不成可以给他们的国王写信严厉训斥...”  

贾六的建议是老成之道,同军机处梁国治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然,也没别的制裁手段。  

世界第一大国连海军都没有,还想跑到英吉利海峡架大炮不成。  

这说明贾六的事业还远远没有达到顶峰,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听了六子贤弟对洋人干涉我大清内政提出的反制措施,老富原则上同意,事实上也是这么办的。  

“至于福建求援一事,我看不如国议大会后把京营八旗的善扑营、火器营、亲军营,还有内务府的包衣营都派过去,速战速决,不然真叫那天地会反贼坐大了,恐东南半壁为之震动啊。”  

贾六出于为大清考虑的初心,善意提醒老富当年明朝那位国姓爷可是打海上直奔南京城的。  

所以,你朝廷这会不使出全力把台湾反贼荡平,万一那反贼成了气候也学那位国姓爷海船入长江,大清的钱粮重地可就瞬间糜烂噢。  

到时候,你老富弄不好就成了大清最后一位中堂大人了。  

“嗯?”  

老富幽幽的看了眼六子贤弟。  

“大哥放心,我没别的意思。要是大哥担心把兵派过去京里会生变,我可以借兵给大哥。”  

贾六一脸认真的建议。  

真是这样想的,没别的意思。  

“天不早了,酒我就不喝了,您忙。”  

老富二话不说屁股一拍走人。  

一看老富不上道,贾六急得连忙拽住他袖子,很是诚恳道:“中堂,我送送您!”  

“别介,额驸您忙!”  

兄弟二人一个死活要送一送,一个死活不让。  

大全个不知内情的出来打圆场,说不如他来送送富中堂,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贾家的最高领导嘛。  

“好,好,有劳贾翁了!”  

老富顺坡上车,根本不给贾六发飙的机会。  

无奈,贾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小子就这么熘了,气的暗骂一声:明年,最迟明年让小春子带兵入长江,看你老小子怎么扛!  

正想同毕沅谈谈卖票的事,有亲戚来了。  

是在刑部当尚书的表二大爷色克锡,就是先前在宗人府兼闲差的那位。  

色二大爷跟大全是嫡亲表兄弟,又是刑部的尚书,当然不是因为老富的通知不敢来,而是部里真的有事。  

色二大爷也是代表大哥安亲王色痕图来的,贾六这边肯定要过去接待一下,等大全把老富送走过来陪二表哥,这才脱身。  

毕沅没走,不知怎么跟和珅聊到一块去了。  

老阿和老奎这两个哼哈二将冒了出来,先前老富在的时候二人在隔壁院子陪十五阿哥和他那位朱师傅,没敢过来。  

“老东西给我张白纸当一万两使,真够损的,还说给百官打个样,这打的哪门子样!”  

贾六气乎乎的将白纸团成一团就要往嘴里塞,临了发现太大吞不了又气的扒开撕得粉碎。  

“额驸,您这回倒是真错怪了富中堂。”  

阿思哈眼珠子一转,提醒额驸赶紧加派迎宾人员,因为等会前来贾府的官员必然是车水马龙,络驿不绝。  

“什么意思?”  

贾六不太明白。  

阿思哈轻笑一声:“额驸,您想啊,连富中堂都特意来贺礼,其他官员还能不来?”  

贾六恍然大悟,原来他误会老富了,人家真是为了弥补他的损失特意给百官打了个样。  

这也是个信号,给百官释放的新信号:赶紧去送礼吧,政策松动了!  

“富贾一方,富甲一方...”  

转怒为喜的贾六恨不得亲老富几口,老家伙的名字都起的好,富贾富贾,多吉利。  

转念一想不妥,怎么能富在前贾在后呢。  

应该是贾富一方才对。  

“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派人去造谣...不对,赶紧派人散布富中堂与我和好的消息,别有的官还傻乎乎的不知道。”  

贾六行动很快,亲自跑到隔壁屋让负责收钱记账的孙承运把桌子直接摆到胡同口,又怕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又叫了几个会写字会算数的亲卫帮忙。  

省得等会人手短缺,账记不明白。  

果然,富中堂亲自去额驸府送礼的事以无线传播的速度迅速在京中传开。  

各大衙门四品以上官员纷纷请假。  

第一个到的是内线、内务府大臣金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