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少爷也认罚

第五百四十八章 少爷也认罚(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从前,贾六对这句话感触不是太深。  

但时隔三年之后再次站在前门大栅栏时,他内心的情感一下就酱爆了。  

也终是体会到这话什么意思。  

发达了不来见老相好,不在初恋面前,不在小伙伴面前,不在当年欺他少年穷的老鸨面前得瑟一下,还不如不发达!  

年少时的一幕幕过往,如电影画面般在贾六脑海中一帧帧的播放着。  

大玉儿,小桃红,四喜,大妞儿...  

幽静的前门,纯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让人心生向望,一探究竟的那种感觉。  

深深的吸了口空气,贾六确定就是那个味,并且断定眼前表面平静的各大胡同中实则暗藏杀机。  

不知有多少男儿正在赤身搏杀,不知多少女儿正在闭关锁敌...  

厮杀之激烈,以致空气中都弥漫一股石楠花的味道。  

出了一口长气,贾六脸上多了几分凝重。  

这件事他本来是不想管的,但栓柱说的对,既然遇见了不管似乎说不过去。  

毕竟,他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向来都是做好事,绝没做过一件昧良心的坏事,更没有欺负过一个百姓。  

要说这大清朝还有谁一心为国为民,除了他贾佳额驸,还有谁?  

于现实而言,王和尚从灾民处便宜贱买女娃娃,搁后世那是捅破天的事,然搁在大清这个时代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甚至,其将女娃娃转手卖入胡同,于这些女娃娃及其家人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总比饿死好吧?  

生存面前,本就没有道德可言。  

你道这女娃娃叫卖入胡同乃非人遭遇,可你道那女娃娃被投入汤锅之中就是福报了。  

卖一女活一家。  

不卖,死全家。  

当爹娘的如何选择?  

这世上,又有多少爹娘愿意骨肉分离,愿意女儿从此沦为他人玩物?  

千言万语,落在纸上,不就百姓苦三个字么。  

时代的悲剧。  

清水教乱是贾六亲自平定的,对于此次教乱及山东情况,他比谁都有发言权。  

山东这几年情况是很不好,王伦能够成功发动起义,便是得益于山东灾民遍地,人人都想有个活路。  

哪里是什么反清。  

纯粹就是求活。  

当然,山东灾情严重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山东吏治的败坏。  

山东巡抚国泰可是乾隆朝有名的贪官,在其领导下,山东官场能有几个实心为百姓的官?  

只是,这个国泰如今可以说是贾六的盟友。  

不是贾六非要和这个狗官狼狈为奸,而是他需要这种狗官。  

狗官,通常没有底线。  

利益到位,让他卖了大清,也不是不可能。  

“都来了?”  

一身便衣的贾六转身看向身后紧急赶来的护军诸将领,手一挥:“左翼负责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胡同;右翼负责石头胡同、广福胡同、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中军负责胡同以外区域,打现在开始,不许出,不许进!”  

“嗻!”  

护军诸将领情绪高昂,参加行动的官兵也个个精神抖擞,都不必总统阁下做战前动员。  

这要是连帮嫖客和龟奴也对付不了,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贾六很满意护军的反应,不忘嘱咐带队将领:“记住,悄悄的,打枪的不要,先在外围部署,不要打草惊蛇,此次扫...此次行动,是太后国丧期间我步军统领衙门对京师治安的一次雷霆行动,要有理有据有节,不可使百姓和朝廷以为我们步军统领衙门是胡乱作为。”  

“嗻!”  

众将再次轰然应声。  

很快,一队队护军官兵如一条条黑龙般,游散在前门数平方公里区域之外,悄悄的对大清帝国最豪华的娱乐场所形成了包围之势。  

贾六目视了一会,突然转身问栓柱:“罚单备好了么?”  

“少爷,都备好了,你看这样行么?”  

栓柱从筐中随手抓了一叠罚单请少爷过目。  

贾六看了下,有的罚单上面写的是罚银千两,盖九门提督大印。有的则是写罚银百两,还有五十两,十两,最少的甚至是罚十文。  

同样的罚单,同样的罪名,罚款金额却是天地之分。  

原因在于,此次执法也是要区别对待的。  

因为,前门这一块也是分档次的。  

能进胡同的都是有钱人,达官贵人那种,对这种人当然要罚的多些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保证下次国丧期间老老实实在家陪老婆孩子,别成天介的往不道德地方跑。  

可胡同以外大栅栏就没什么档次了,大小楼子、院子几百家,接待的都是普通工薪阶层。  

对工薪阶层,你开出千两罚单不是笑话么,把他全家卖了也不值这个数。  

所以,就得针对性的开单。  

罚你十文,二十文可以吧?  

毕竟,此次行动只是整肃国丧期间社会风气,罚款不是目的,而是教育。  

目的是罚款。  

贾六对罚单样式基本满意,随手将罚单丢回筐中,不放心的交待栓柱:“等会不管什么人,官也好民也好,想要出来就得认罚,一手交钱一手放人...你让侦缉队给我盯着些,不准下面徇私舞弊,报谁的名字都不行。”  

这是防范于未然,毕竟护军中有一些官兵是前巡捕营出身。  

这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