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少爷出生有异象

第五百二十三章 少爷出生有异象(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五五分?”  

老富心头一动。  

其上任领班军机大臣后可不是光顾着打拳,而是实实在在想替大清做事的。  

而大清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湖广的番贼,也不是台湾的天地会反贼,更不是八旗内部的分裂,而是巨大的财政亏空。  

老富深信,世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  

有钱,就有兵有粮,有能战的军队,有稳固的统治。  

没有钱,什么都不是。  

当初他之所以参与对乾隆的反攻倒算,除了为那拉后报仇,也是想将乾隆拉下来,要不然再任其由挥霍,大清迟早要被这个败家子皇帝败光。  

现在败家子被他控制住了,那自然就要重新整理财政。  

国库税收问题,老富同户部尚书永贵有过研究。  

现下大清的赋税收入,除各省田赋、盐税,大小官捐外,最大的收入就是来自于广东的粤海关监督。  

网址p://biquke.  

也就是六子贤弟口中的南洋一口通商。  

田赋、盐税是固定的,大小官捐虽不固定,但所得每年最多数百万两,这两项加一起国库一年财政收入在三千万余两左右。  

然而,光是负责与海外各国贸易的广东十三行,去年上缴朝廷的税银多达六百万余两。  

这笔钱加上对扬州盐商卢家的查抄,才堪堪撑住了四川、湖广用兵。  

因此,理论上若是天津也开口通商,每年能为朝廷带来的税银最少也能有五百万两。  

就是对半分,也有二百五十万两。  

这里开点源,那里挤一点,财政的亏空总能一点点抹平。  

想到这里,老富开始盘算北洋通商的可行性起来,甚至想将这个通商权力从直隶收归中央。  

五五分的不行,起码三七才行。  

贾六不担心老富不肯松口给批文,老话说的好,敌人支持的我们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要支持。  

废除多口通商的可是乾隆,如今是老富当政,还能走乾隆的老路?  

真继续照搬乾隆的政策,那兄弟二人不是白干了么。  

而且,贾六要的更多,有件事他必须点一点老富。  

“南洋通商实是巨利,每年不会少于五千万两数,然朝廷得到的税银不过是小头,大头在那十三行手中。”  

这一点贾六没有虚报,事实情况就是如此,清廷在广东的一口通商可是造就了一大批世界首富。  

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廷同西洋各国贸易都是顺差净赚,每年欧洲人辛苦在海外挣的白银大半都流到了中国。  

问题是,清廷从中仅仅拿到了一两成,属真正小利。  

大利哪去了?  

自是在那帮行商手中。  

“十三行?”  

老富想到什么,打开抽屉,从中找到一份粘竿处几个月前关于广东十三行的调查报告。  

报告主要是说十三行与洋商的交易方式。  

非常简单,即十三行组织人手从内地采购茶叶、蔬菜、陶瓷、丝绸、银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赫德签署买办协议,将大清货物指定荷兰商船往欧洲贩卖。  

报告最后提到有家同文行于乾隆三十二年收入高达1200万两,几乎是江苏、浙江、江西三省上缴朝廷年税银总和,堪比富可敌国。  

“这不是通商,这是垄断。”  

贾六从老富手中接过十三行调查报告看过后,给老富说了一个叫“垄断”的新词。  

因为他发现这会的十三行竟然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做独家生意,英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二道贩子。  

这明显,不利于竞争,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既然南洋通商是与荷兰人做生意,那咱们北洋通商就同其他洋商做生意,”  

贾六正式引进列强,对老富说只要他把批文弄下来,自己就组织人手到广东去招引外资,共同发展。  

“南洋有十三行,咱们北洋不必这么多行,由通商衙门国营...”  

贾六抛出的大饼可是相当诱人的,广东那边一家同文行年入就一千二百万两了,十三行加一起年入又有多少?  

现在北洋也开口通商,将贸易垄断权力从民间收归国有,只要硬件设施跟得上,你老富自己想一年有多少银子进项。  

老富拍板:“通商大臣与海关监督、关税督办必须由朝廷委派。”  

“你想的美。”  

贾六一口回绝,搞半天主意是他想的,港口是他开发的,外商是他引进的,货源也由他组织采办,到最后总账会计、收银员全你老富的人,那我玩个吊。  

“贤弟的为人,让我很难放心啊。”  

“没有我,大哥能有今天?”  

一番讨价还价。  

通商大臣的任命权被老富收归中央,但是允许直隶总督以护商名义于天津扩编水师。  

海关监督被贾六争得,但天津海关的账房文职人员一半必须由户部派出。  

关税督办贾六让给了老富,条件是老富必须支持他在直隶搞新政。  

什么新政?  

就是大力发展工业。  

老富压根不理解什么叫工业,只知道贾六要煤铁专营权,这一块本身就体系复杂,有的煤矿和铁厂属户部,有的属内务府,还有私人承包,贾六要整合就让他整合去。  

第三件事是贾六要直隶官员的全权任命权。  

就是“贾选”。  

凡贾六推荐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