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第五百零二章 大人,你被捕了

第五百零二章 大人,你被捕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第五百零二章大人,你被捕了!  

第五百零二章大人,你被捕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扎兰泰死后,扎木尔代表大总统阁下为其私人举办了一场秘密葬礼。  

一面满洲正黄军旗隆重的覆盖在了一等武毅谋勇公的尸身上。  

由于大总统阁下交待过,扎兰泰的阿玛兆惠是大清大大的名臣良将,紫光阁功臣绘像排第二位,比大总统阁下的排名还高了一百多,生前对于收复北疆出力甚大,因此对其后人要给予礼遇。  

毕竟,功臣之后。  

立正,敬礼,收。  

“公爷,入土为安吧,你也不希望公主整天以泪洗面吧。”  

扎木尔亲自将老婆前夫的尸体埋入挖好的土坑之中,填土完毕,插上一块写有“故定边将军子扎兰泰之墓”的木牌后,带人赶回泰东陵报信。  

参战官兵则在惟一、万朝兴、伊尔登、叶清、汪震、图灵、佛波勒等将领带领下,陆续开赴泰陵,以为皇上撑腰壮胆,震摄宗室不轨分子,让皇权再次伟大。  

得知扎兰泰及热河八旗被全歼后,隆恩殿中的贾六甚是高兴,让老阿他们同自己到泰陵向皇上报喜,并为参战将士请功。  

此时泰陵那边,一场大搜捕正在悄悄滴进行。  

泰东陵离贾六他老太爷的泰陵只有三里多地,又是晚上,因此烟花这么大的动静,泰陵那边的人只要在外面不可能看不见。  

乾隆没看见,当时他正和军机大臣袁守侗、兵部尚书蔡新、直隶总督周元理,以及户部满尚书永贵等人在御账中进行亲切交谈。  

老富不在,在隔壁不远处的帐中正在安排明天开棺的事,御帐内坐陪的是御前大臣三泰和粘竿处管理大臣锡贵。  

由于三泰和锡贵的存在,乾隆当然不敢信口开河,于那胡说八道。  

所谈除了太后国葬事项外,就是如今的湖广战事。  

对后者,乾隆尤其关心,不时出声询问,甚至于湖广总督陈辉祖、湖北巡抚郑大进这些日子上了什么条陈,有什么八百里加急,从四川进入湖广的援剿诸兵动向都要问清楚。  

“前番荆州失守,朕就严辞责切过陈、郑二员,丢了武昌朕要他们脑袋,何以二员龟缩长沙,坐视番贼壮大?...朕这些年来御下宽容,总想君臣相处和谐,然朕不是没了锐气,想当年朕处死的大学士、总督巡抚又岂止若干!”  

武昌的丢失让乾隆甚是生气。  

他如今虽被权臣挟制,然而大清还是爱新觉罗的大清,京师以外的军民还是忠于他这个皇上的,所以权臣犯上,他可以隐忍,因为过了今夜之后,富、色二贼必将伏诛!  

但湖广两省糜烂,为圣祖爷平定三藩以来最大祸事,若不能迅速镇压,乱事越演越烈,重演明末之祸,他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不知为何,想到列祖列宗时,乾隆心中突然有些空落落。  

脑海中也浮现当日在乾清宫,贾佳世凯问他的那句话:“皇上,有把握吗?”  

自己到底是不是先帝之子,经历了一连串打击的乾隆,其实并不肯定。  

否则他不会让贾佳世凯学司马懿,上演一出大清版的“高平陵之变”。  

以武力解决纷争。  

而不是以事实澄清天下。  

“皇上,”  

蔡新说起前番军机处奏请调定西将军丰升额入湖广参战的事。  

老尚书认为丰升额年纪虽轻,但能征善战,乃八旗将领翘楚之辈,定西将军处节制的军队又是大清最精锐的兵马,因此只要丰升额率大军入湖广,那兴汉番贼断难成气候。  

军机处给四川总督博清额的条陈上,要求其马上重启与大小金川方面的和谈,并允许让步甚多。  

和谈只要成功,就能解了金川大军后顾之忧,否则被大小金川一直牵制的几万雄师精兵便无法抽身进入湖广平叛。  

而眼下大清除了定西将军处的兵马,哪里还有兵用?  

乾隆认真听着,并不断点头,事实上他压根不知道丰升额带兵入湖广的事,也不知道博清额出任四川总督的事,全是富勒浑那个奸贼假冒他名义发布的伪诏。  

但这丝毫不影响乾隆对局面的关注。  

事实上对于这两个人事任命,乾隆也并不反对。  

因为丰升额同博清额都是他信重之人。  

尤其是丰升额是他极力栽培的八旗年轻将领,假以时日,必将如其父亲阿里衮般,成为大清崭新的将星。  

可惜明亮、福康安、福长安他们都死在金川,否则,乾隆可以依靠的力量还有很多。  

眼下丰升额远在四川不知皇上受难,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贾佳世凯了。  

今夜,是否有大变呢?  

乾隆不经意的抬头看了眼站在边上的三泰和锡贵,也就是此时,远处的泰东陵上空有烟花灿烂绽放。  

“眼下必须提防番贼顺江东下,”  

军机大臣袁守侗奏请行文江西、安徽二省,令地方早行兵备,于九江、安庆等地布防水陆兵马,免得那番贼在大军围剿下弃了湖广顺江东下南京城。  

众大臣口里说的是番贼,实际都是心知肚明,窜入湖广的就是金川的前明遗民,打的旗号也是反清复明。  

只是宣传和舆论上绝不能如此承认,否则怎么解释大清开国都百年了,还存在汉人反政府武装的。  

难不成大清始终不得汉人之心么!  

“皇上,臣以为,”  

御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