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关于明朝内臣体系的简要说明

关于明朝内臣体系的简要说明(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实际上也掌握在司礼监手里。平狱冤假错案和疑难案件的大审、热审、会审,都由司礼监负责主持,三法司只是牵头执行。  

地方上,镇守太监掌握最高司法权,按察使必须要服从镇守太监在司法上的领导和监察。镇守太监随时都能推翻按察使和地方州县官员的审判定谳,要求重新审理,甚至以监察之权,对地方司法官员进行停职、奏请撤职处理。  

明朝宦官政治的五大特点,表明明朝的宦官绝非只是“宦官集团”那么简单。而是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赋税、司法等领域的一整套官僚体系。  

内臣体系在政治上的含权量,不但远胜武官体系,也超越文官体系,虽然是皇权在方方面面的意志延伸,可实际上成为反过来利用皇权的一个非典型的庞大官僚集团。  

明朝的宦官数量很多,长期保持好几万人的规模,一度突破十万人。显然,皇宫不需要这么多宦官。更多的宦官是在各地任职。  

看银瓶梅、三言两拍等明朝小说,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地方上的宦官角色很多,地方官和地方豪强都怕他们。比如银瓶梅中地方任职的太监,有名字的就多达七八个之多,东门庆和地方官员都是百般巴结、谄媚。说明在明朝,宦官势力在地方上已经泛滥成灾。  

那么多太监,他们的家属族人,也是各地的统治阶层,数量绝非少数。  

从这个角度上讲,明朝其实是由内臣体系和文官体系共同管理的,并且内臣体系更加强势,戏称一句“太监和文官共天下”,似乎并不过分。  

如果仍然认为明朝是士人的天下,是不是一个历史误解呢?  

注:今天的小说章节,大概晚上八点左右更新。  

蟹蟹,求月票,书评。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