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还是你最重情义(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教训的是。”郑贵妃敛衽一礼,肃然说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虽然她神色恭敬,可心中却不以为然,对太后也没有什么敬畏。
皇上独宠自己,说自己才是他真正的娘子。有皇上在,她只要表面上拿出儿媳的样子敷衍过去,孝道上不犯大错,太后又能如何如今宫中,是她说了算。
太后也知道这个儿媳妇心口不一,对自己向来阳奉阴违。可郑氏有皇帝撑腰,她也无可奈何。横竖郑氏表面上能维持孝道,也就对付着过了。
皇帝已经亲政十年,今日不比往昔,她也无法像张居正和冯保在时那样,再动辄训斥皇帝了。
太后想到这里,心中忽然有点不自在,不禁又对皇帝说道:
“皇帝呀,祖宗创业不易,皇明二百多年的江山交到你手里,你可要多多上心!”
她指指马吊牌,“这些是妇人和清闲人玩乐的妻子,宫外坊间用来赌博,虽能怡情,终不能养性,君子都不可沉湎其中,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你若是闲来无事,倒不如练练书法,读读书,还能养养雅气。”
“唉,以老身看,皇帝的书法还不如当初,竟是退步了。大臣们见了皇帝的字,怕也觉得有些懈怠。”
太后最敬重的就是学识渊博、儒雅温良的读书相公。可是偏偏这个儿子打小就不爱读书,当了皇帝也没有多少长进,不但没有养出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反倒养出满身市侩的俗气来。
真就不如潞王啊。
说到这里,太后找到了一些当初的感觉,语气也严厉了些:
“皇帝是天子,平时还是要多见见大臣,开开经,整日待在后宫也不像样子。当年张先生的教诲,皇上如今都忘了不成”
太后提到张居正,突然也觉得不妥,眼见皇帝神色不渝,她也懒得再耳提面命了。
“好了,老身回宫了,皇帝珍重吧。”太后不再嗦了,“赦免田义的圣旨,宜早不宜迟。”
万历压抑住心中的怒意,拱手道:“母后珍重,儿臣恭送!”
送走了太后,万历非常烦躁,逆反之心再次爆发。
皇帝犹如一头困兽一般,在大殿中的廊柱间绕来绕去,他身子肥胖,腿脚又有点不灵便,很快就走的气喘吁吁。
他一边绕柱暴走,一边怒道:
“张居正视幼主,欺君罔上,专权擅政,他是奸臣!太后还要提他!朕年过三十,犹稚子乎!”
“还说朕书法退步!朕当年最爱书法,让大臣寻找名帖临摹,可是张居正怎么说他怕朕沉湎书法,不许朕练!”
“如今,又说朕的字不比当初了!谁之过谁!”
说到这里,突然一脚踢翻了马吊牌桌。
“哗啦”一声,象牙制作的马吊牌洒落在金砖地面上。
左右宫人都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乾清宫的内待谁不知道,爷爷脾气暴躁此时要是触了霉头,很可能会被拉出去杖毙!
只有郑贵妃敢上前劝解道:“陛下息怒。陛下仁孝之君,在母后面前受点委屈,也是天经地义啊。气大伤身,皇上龙体要紧。皇上的书法早有晋唐真意,哪里退步了母后那是客气话,替皇上自谦呢。”
皇帝很多时候像个孩子,喜欢赌气,也爱生气,要么当众发怒,要么生闷气,她也习惯了,早就练出了让皇帝消气的本事。
郑贵妃说完拉着皇帝的手,摩挲着他的胸口帮他顺气,一边吩咐道:“快给皇上点一杆福寿膏!”
皇帝果然没有继续暴走,却兀自怒意勃然的说道:
“朕恨不得将张居正剖棺戮尸、挫骨扬灰!他欺朕十年,一直把朕当个孩子!朕要办鳌山灯会,只要十万两银子,他都不给!这也不能,那也不可,还动不动就训斥朕,朕那十年过的什么日子!”
“所以朕抄了他的家,让他张家永世不得翻身!可是太后,还要提他!还要拿这个死了十年的人,来教训朕这个二十年的大明天子!”
皇帝怒气未消,郑贵妃已经点燃了白玉烟枪献了上来。
这位世上第一个使用烟枪的男人,立刻接过来美滋滋的抽了一口,整个眉头都舒展了。
胸中的怒气,好像也随着烟雾消散了。
在美人的温柔和福寿膏的烟雾下,皇帝的心情好了很多。
郑贵妃转移话题嫣然笑道:“田义那老狗,原来心中向着太后。这次便宜他了。老嬷嬷,你要让谁接任掌印太监”
皇帝心情好了,她对皇帝的称呼也恢复了。
皇帝一笑,露出一口被烟膏熏得焦黄的牙齿,“娘子的意思呢内臣们你都熟悉,你说让谁当掌印太监”
若是王锡爵等阁臣看见这一幕,估计会气的请辞。掌印太监是和首辅大臣搭台子唱戏的内相,总揽司礼监批红大权,这么重要的任命,你问一个后妃你是真不拿国事当回事儿啊。
郑贵妃早就习惯这种问题了,她当然也早就有人选。当下毫不犹豫的说道:
“奴家早就替相公想好了。有个老熟人,相公一定会满意的。”
“哦”皇帝抽了一口烟,喷在娘子娇花般的脸上,“娘子说的人选,莫不是张鲸那奴才吧”
“咯咯!”郑贵妃轻掩檀口的娇笑,“相公真是圣明天子,一猜便知,可不就是张鲸那奴才么!奴家和相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和其他后妃不同,郑贵妃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家”,而不是臣妾。对皇帝的称
虽然她神色恭敬,可心中却不以为然,对太后也没有什么敬畏。
皇上独宠自己,说自己才是他真正的娘子。有皇上在,她只要表面上拿出儿媳的样子敷衍过去,孝道上不犯大错,太后又能如何如今宫中,是她说了算。
太后也知道这个儿媳妇心口不一,对自己向来阳奉阴违。可郑氏有皇帝撑腰,她也无可奈何。横竖郑氏表面上能维持孝道,也就对付着过了。
皇帝已经亲政十年,今日不比往昔,她也无法像张居正和冯保在时那样,再动辄训斥皇帝了。
太后想到这里,心中忽然有点不自在,不禁又对皇帝说道:
“皇帝呀,祖宗创业不易,皇明二百多年的江山交到你手里,你可要多多上心!”
她指指马吊牌,“这些是妇人和清闲人玩乐的妻子,宫外坊间用来赌博,虽能怡情,终不能养性,君子都不可沉湎其中,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你若是闲来无事,倒不如练练书法,读读书,还能养养雅气。”
“唉,以老身看,皇帝的书法还不如当初,竟是退步了。大臣们见了皇帝的字,怕也觉得有些懈怠。”
太后最敬重的就是学识渊博、儒雅温良的读书相公。可是偏偏这个儿子打小就不爱读书,当了皇帝也没有多少长进,不但没有养出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反倒养出满身市侩的俗气来。
真就不如潞王啊。
说到这里,太后找到了一些当初的感觉,语气也严厉了些:
“皇帝是天子,平时还是要多见见大臣,开开经,整日待在后宫也不像样子。当年张先生的教诲,皇上如今都忘了不成”
太后提到张居正,突然也觉得不妥,眼见皇帝神色不渝,她也懒得再耳提面命了。
“好了,老身回宫了,皇帝珍重吧。”太后不再嗦了,“赦免田义的圣旨,宜早不宜迟。”
万历压抑住心中的怒意,拱手道:“母后珍重,儿臣恭送!”
送走了太后,万历非常烦躁,逆反之心再次爆发。
皇帝犹如一头困兽一般,在大殿中的廊柱间绕来绕去,他身子肥胖,腿脚又有点不灵便,很快就走的气喘吁吁。
他一边绕柱暴走,一边怒道:
“张居正视幼主,欺君罔上,专权擅政,他是奸臣!太后还要提他!朕年过三十,犹稚子乎!”
“还说朕书法退步!朕当年最爱书法,让大臣寻找名帖临摹,可是张居正怎么说他怕朕沉湎书法,不许朕练!”
“如今,又说朕的字不比当初了!谁之过谁!”
说到这里,突然一脚踢翻了马吊牌桌。
“哗啦”一声,象牙制作的马吊牌洒落在金砖地面上。
左右宫人都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乾清宫的内待谁不知道,爷爷脾气暴躁此时要是触了霉头,很可能会被拉出去杖毙!
只有郑贵妃敢上前劝解道:“陛下息怒。陛下仁孝之君,在母后面前受点委屈,也是天经地义啊。气大伤身,皇上龙体要紧。皇上的书法早有晋唐真意,哪里退步了母后那是客气话,替皇上自谦呢。”
皇帝很多时候像个孩子,喜欢赌气,也爱生气,要么当众发怒,要么生闷气,她也习惯了,早就练出了让皇帝消气的本事。
郑贵妃说完拉着皇帝的手,摩挲着他的胸口帮他顺气,一边吩咐道:“快给皇上点一杆福寿膏!”
皇帝果然没有继续暴走,却兀自怒意勃然的说道:
“朕恨不得将张居正剖棺戮尸、挫骨扬灰!他欺朕十年,一直把朕当个孩子!朕要办鳌山灯会,只要十万两银子,他都不给!这也不能,那也不可,还动不动就训斥朕,朕那十年过的什么日子!”
“所以朕抄了他的家,让他张家永世不得翻身!可是太后,还要提他!还要拿这个死了十年的人,来教训朕这个二十年的大明天子!”
皇帝怒气未消,郑贵妃已经点燃了白玉烟枪献了上来。
这位世上第一个使用烟枪的男人,立刻接过来美滋滋的抽了一口,整个眉头都舒展了。
胸中的怒气,好像也随着烟雾消散了。
在美人的温柔和福寿膏的烟雾下,皇帝的心情好了很多。
郑贵妃转移话题嫣然笑道:“田义那老狗,原来心中向着太后。这次便宜他了。老嬷嬷,你要让谁接任掌印太监”
皇帝心情好了,她对皇帝的称呼也恢复了。
皇帝一笑,露出一口被烟膏熏得焦黄的牙齿,“娘子的意思呢内臣们你都熟悉,你说让谁当掌印太监”
若是王锡爵等阁臣看见这一幕,估计会气的请辞。掌印太监是和首辅大臣搭台子唱戏的内相,总揽司礼监批红大权,这么重要的任命,你问一个后妃你是真不拿国事当回事儿啊。
郑贵妃早就习惯这种问题了,她当然也早就有人选。当下毫不犹豫的说道:
“奴家早就替相公想好了。有个老熟人,相公一定会满意的。”
“哦”皇帝抽了一口烟,喷在娘子娇花般的脸上,“娘子说的人选,莫不是张鲸那奴才吧”
“咯咯!”郑贵妃轻掩檀口的娇笑,“相公真是圣明天子,一猜便知,可不就是张鲸那奴才么!奴家和相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和其他后妃不同,郑贵妃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家”,而不是臣妾。对皇帝的称